我们也都知道戊戌变法是一场具有爱国救亡意义的运动,但最终以失败告终了。当时戊戌六君子的名声也是风靡一时的,谭嗣同便是这戊戌六君子之一。由于戊戌变法的失败,谭嗣同也命悬一线。谭嗣同的父亲身居于高位,为何看到儿子的如此情形只是无动于衷,并没有采取措施去救儿子呢?
其实,谭嗣同当时是完全有机会像康有为等人一样,逃往国外,保住自己的性命。然而,谭嗣同却放弃了逃亡,他曾经也说过:"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开始。"戊戌变法的失败,是谭嗣同看清楚了,变法是不能让满清统治的中国变得强盛的现状。他想自己通过以死来唤醒沉睡的国人和统治者。
谭嗣同这样勇敢的面对死亡,以身示法的行为也是被父亲所理解的。父亲虽然身居湖光总督的这一高位,却深深理解儿子的爱国之心。同样,父亲也同意儿子以死救国的做法。毕竟当时国家的处境,能用一人之死,拯救整个国家,也是可以值得的。
从另一方面说,戊戌变法也触犯了当时以慈禧太后为首的统治阶级的利益,这个掌握实权的人怎么能够允许一个侵犯他的人存活呢?而且这是一场政治性的斗争,绝不是普通的人情往来。所以并不是求情就能解决的事情。就算谭父身居高位,也免不了谭嗣同的一死啊!
就出来,怎么救呢,当时得罪的是慈禧,慈禧怎么可能放过谭嗣同,没有牵连到他老爹已经很不错了。
古代人都很讲究忠心二字,如果是他们犯了错误,作为父亲在大义面前是不会包庇的,就算不舍也不会求情的。
湖广总督的老爸再大胆子也不敢去求情,这种罪是很大的,即使他再厉害也没办法救出来的。
因为谭嗣同干的是谋反的大事,不连累他们一家诛九族就算不错了,他老爸要是敢求情他们一家都得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