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估计过高,一意孤行。有的考生考了高分,所以填志愿时只填第一批并列志愿,甚至只填一个学校,还有的提前批考生,不填后面批次的志愿。
2.盲目从众、攀比。在填报志愿过程中,常出现这样一些偏向:有的考生听说哪所学校好,哪个专业“热”,就跟着填。有的考生见别人填的学校层次高,感到自己填低了没面子,也就跟着“摸高”。
3.单纯以收费标准高低判断学校和专业的好坏。现在很多人以为,收费高的专业一定走俏,收费低的不行。其实这样看问题是不可靠的。
4.过分依赖长辈,甚至由父母包办。考生的家长、老师,凭着人生阅历及对社会的理解,在考生选择志愿时正确加以帮助引导,是很有必要的。但万事不可过头。
5.地域不离“两线”(两线-京广线、沿海线)。很多考生都想到北京、上海、天津地区的这些学校,或者其他一些沿海地方上学。这样造成扎堆。
6.对学校专业望“名”生义,或心存偏见。不少考生和家长作这样的感性判断:“信息 化”就是学计算机,“新闻学”就是当记者等,但一些高校为吸引生源,刻意把专业与贸易、信息、自动化等联系起来,如把石油勘探专业改为能源工程专业。
7.一心扑向热门专业。“热门”与“冷门”是相对而言、因时而变的,也许眼下的热门几年后就是冷门。
8.慎重追“新”。去年新增专业中增设院校最多的本科专业依次是公共事业管理、物流、艺术设计、财务管理、信息与计算科学等专业,对新增专业应慎重填报。
9.慎重考虑服从专业调剂。服从的话有可能被录取到不喜欢的专业,因此,是否服从专业调剂必须明确表态,凡空白者,均作为不服从对待。
10.考不好就复读,志愿填报无所谓。其实就算打定主意复读,也应把握好这次机会,为明年积累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