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
莫言,2012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获奖理由是:通过幻觉现实主义将民间故事、历史与当代社会融合在一起。
据不完全统计,莫言的作品至少已经被翻译成40种语言。
莫言,男,原名管谟业。1955年2月17日出生于山东高密,第一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籍作家。
1981年开始发表作品《春夜雨霏霏》1984年因《透明的红萝卜》而一举成名。一系列乡土作品充满“怀乡”“怨乡”的复杂情感,被称为“寻根文学”作家。
2011年莫言凭借小说《蛙》荣获茅盾文学奖。
▪ 2012 诺贝尔文学奖 (获奖)
▪ 2011 第八届茅盾文学奖[22] 《蛙》 (获奖)
▪ 2011 韩国万海文学奖 (获奖)
▪ 2008 第二届 红楼梦奖 《生死疲劳》 (获奖)
▪ 2008 第一届 美国纽曼华语文学奖 《生死疲劳》 (获奖)
▪ 2006 日本福冈亚洲文化奖 (获奖)
▪ 2005 意大利诺尼诺国际文学奖 (获奖)
▪ 2005 第一届[23] 蒲松龄短篇小说奖[23] 《月光斩》[23] (获奖)
▪ 2004 第二届 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年度杰出成就奖 《四十一炮》 (获奖)
▪ 2004 第五届[24] 茅台杯·人民文学奖[24] 《月光斩》[24] (获奖)
▪ 2003 第一届 鼎钧双年文学奖 《檀香刑》 (获奖)
▪ 2001 第二届 冯牧文学奖 (获奖)
▪ 2001 法国儒尔·巴泰庸外国文学奖 《酒国》 (获奖)
▪ 2000 第八届《小说月报》百花奖 《牛》 (获奖)
▪ 1997 大家·红河文学奖 《丰乳肥臀》 (获奖)
▪ 1988 台湾联合报文学奖 《白狗秋千架》 (获奖)
▪ 1987 第四届全国中篇小说奖 《红高粱》 (获奖)
提名荣誉
▪ 2014 美国最佳翻译图书奖 《檀香刑》 (提名)
▪ 2008 第七届 茅盾文学奖 《四十一炮》 (提名)
▪ 2007 第一届 英仕曼亚洲文学奖 《生死疲劳》 (提名)
▪ 2005 第六届 茅盾文学奖 《檀香刑》 (提名)
▪ 1998 纽斯塔特国际文学奖 (提名)
希望对你有帮助。
一、莫言是在1912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
二、莫言简介:
莫言(本名管谟业,1955年2月17日—),出生于山东省高密市,中国当代著名作家。80年代中期以乡土作品崛起,充满着“怀乡”以及“怨乡”的复杂情感,被归类为“寻根文学”作家。
2000年,莫言的《红高粱》入选《亚洲周刊》评选的“20世纪中文小说100强”。2005年莫言的《檀香刑》全票入围茅盾文学奖初选。2011年莫言凭借作品《蛙》获得茅盾文学奖。瑞典文学院2012年10月11日宣布,将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授予中国作家莫言,认为中国作家莫言的“魔幻现实主义融合了民间故事、历史与当代社会”。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将会进一步把中国文学介绍给世界。
一、2012年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12月6日,莫言获颁授澳门大学荣誉文学博士学位。
二、人物简介:
莫言,原名管谟业,1955年2月17日生,祖籍山东高密,是第一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籍作家。他自1980年代以一系列乡土作品崛起,充满着“怀乡”以及“怨乡”的复杂情感,被归类为“寻根文学”作家。
2000年,莫言的《红高粱》入选《亚洲周刊》评选的“20世纪中文小说100强”。2005年《檀香刑》全票入围茅盾文学奖初选。
莫言,男,原名管谟业,1955年2月17日出生于山东高密,第一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籍作家。[1] 他从1981年开始发表作品《春夜雨霏霏》,[2] 1984年因《透明的红萝卜》而一举成名。[3] 一系列乡土作品充满“怀乡”“怨乡”的复杂情感,被称为“寻根文学”作家。[3] 2011年莫言凭借小说《蛙》荣获茅盾文学奖。2012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4] 获奖理由是:通过幻觉现实主义将民间故事、历史与当代社会融合在一起。[5] 据不完全统计,莫言的作品至少已经被翻译成40种语言。
2012年10月11日,瑞典文学院宣布中国作家莫言获得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是通过幻觉现实主义将民间故事、历史与当代社会融合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