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手注意:1.进棚前,一定要把歌练熟了,情绪感觉要到位,并发挥自己的特点. 2.录音过程中保持和麦克的距离从头到尾都一致,补录时一定要跟着多给出的部分唱,以保证情绪的一致,否则就会听出不是一遍唱的了. 3.音量大小和随段落变情绪化,尽量一致,感觉要统一,发声位置也同样.多注意长音尾音的咬字归韵和音准,这也是大部分歌手容易出现的问题! 录音后期注意:1.录的过程一定记住歌手声音特点的频段位置,记住歌手整体容易出现的问题. 2.多遍补录的要每遍都细听,尽量选出最好的,千万别唬弄他们,录音过程中多点耐心,别伤人,给他缩出好的作品是种鼓励,反之因为你不细处理可能会令他对唱歌都可能没有信心! 3.音准一定要给歌手调,其实很多再专业的也都难免会走调,有很多尾音部分可能会是一点点,我一般是把颤音切开,然后把那一点点调准,这本身就是很细的活儿决不能偷懒. 4.节奏一般稍专业点的,大体都没问题,反复多听把个别不对的地方切开调整. 5.声音润色要亮而不刺耳,也别太空了,声场混响延时定位一定要和伴奏相容,千万别听着两层皮. 总之吧,录音永远是个遗憾的事,歌手永远会感觉我还能唱的更好,再录一遍吧,再录一遍吧...,所以和录音师要相互理解,尽量达到完美满意的效果! 好多专业的歌手非常轻信于大棚子,可花了高价,却处理的不细,或考虑棚费时间问题,刚找到感觉开了声,录音师就说可以了或时间到了,其实你就是被那些闪闪发亮的灯,一大堆却未必用的上的设备给欺骗了.建议歌手要了解棚子做出的作品,确准满意后再动工. 有什么说的不对之处还请歌手朋友和同行们多包涵,每个人的理解和方法都不同,但目标是相同的,作出满意的作品.好了,有空欢迎大家多交流,祝你们都成大歌星哈呵呵结语我的设备其实远远不如大棚几百万的,但是我用我的细心和耐心征服了凡事来我这做东西的人,有时录音录好多遍,我会玩笑的开导和建议他怎样唱好,给歌手一轻松的心情发挥.后期我会用五个至十个以上的小时来处理:挑句-调音准-卡节奏-强弱统一-润色-声场等等.所以设备好坏是首要的,但最重要的是后期的细节处理!好了就啰嗦这么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