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关系:
Es=(1+e1)/a
e1: 初始孔隙比
a: 土的压缩系数(参见土的压缩系数词条)
此公式在工程中应用很广。其推导过程,参见陈希哲编著的《土力学地基基础》76页。
公式:
1、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可由载荷试验或其它原位测试、公式计算、并结合工程实践经验等方法综合确定。
2、当基础宽度大于3m或埋置深度大于0.5m时,从载荷试验或其它原位测试、经验值等方法确定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尚应按下式修正:
式中
--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ηb、ηd--基础宽度和埋深的地基承载力修正系数
γ--基础底面以下土的重度,地下水位以下取浮重度;
b--基础底面宽度(m),当基宽小于3m按3m取值,大于6m按6m取值;
γm--基础底面以上土的加权平均重度,地下水位以下取浮重度;
d--基础埋置深度(m),一般自室外地面标高算起。在填方整平地区,可自填土地面标高算起,但填土在上部结构施工后完成时,应从天然地面标高算起。对于地下室,如采用箱形基础或筏基时,基础埋置深度自室外地面标高算起;当采用独立基础或条形基础时,应从室内地面标高算起。
你应说明300g的概念,碳纤维的规格、直径、自身的抗拉强度、丝束多少、缠绕方法、用何种树脂等都有很大的影响。还有建筑表面也要处理。这方面科学国内60年代末期开始发展到今天的碳纤维复合材料专家很多,各研究所、大专院校都有这样的人才。你应该去拜访。
顶,
算是要钱的哥们,呵呵
找个结构工程师帮你算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