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很稠是什么原因?

2025-02-12 07:56:58
推荐回答(2个)
回答1:

血稠医学上叫高黏稠血症,中老年人易患!
有形成分是血液黏稠度的物质基础。能使血液变稠的有形成分有血液中的红血球、蛋白质等。红血球数量越多,血液黏稠度就越高;血浆中蛋白质、脂肪、糖分越多,血液越黏稠;血液中纤维蛋白原的含量对血液黏稠度的影响不容忽视,当纤维蛋白原升高时,血液黏稠度会明显升高。血中的球蛋白、纤维蛋白原等蛋白质成分增多,与红血球一起黏合形成网络,致使血液流动的阻力增大;红血球与血小板的结构改变,互相凝结成块,阻塞了血管;红血球等血中细胞的变形能力减弱,不能顺利通过小血管,从而增加了血液的黏稠度。
也存在使血液变稠的非血液因素。在同样条件下,有些环境因素也累及血液的黏稠度,如夏季血黏度增高,冬季低;清晨与上午高,傍晚与下午低;阴雨、闷热、低气压时高,风和日丽时低;厚味饮食后高,清淡饮食后低;腹泻、出汗后高,足量饮水后低。上述因素中,有些与水平衡有关,有的与血液有形成分增加有关,有的则与人体生物钟有关。了解了这些规律,有利于防止血液黏稠,预防相关疾患发生。

回答2:

血稠的原因有两方面。一。血液毒素较多,二循环系统不畅。一般体内宿便较多、饮食机构失宜、没有充足的睡眠及不能很好的情绪控制力会导致血液毒素增多。加上平时没有很好的避免寒气入侵体内和适量的运动导致气血不畅等结合在一起就形成了血稠。去除必须要调整饮食、运动机构。另外在下午三点到五点膀胱经开放的时候多喝水降血热。坚持三个月会大有裨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