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期是人生智力发展的关键期,抓紧早期教育,可以提高学习效果。例如有人认为,幼儿在2-3岁期间是学习口头语言的最佳年龄;外语学习最迟也不能超过4-5岁,因为在这时幼儿学习外语不会与本国语言相混淆;5-5岁半则是掌握数概念的最佳年龄;6岁是发展大小、方位知觉最佳年龄。美国芝加哥大学著名心理学家布鲁姆1964年出版了《人类特性的稳定与变化》一书,提出了有名的智力发展的假设:5岁前是儿童智力发展最迅速的时期。我国著名心理专家郝滨老师曾说过:“幼儿教育是人生整个教育的起点,其教育目标应是保证孩子身心健康地发展,为接受进一步教育打好基础“。为此,在早教行业里默认为早教的最佳时期为0-6岁。人的智力或心理是遗传与环境交互作用的结果。日本学者木村久一认为,儿童的潜在能力遵循着一种递减规律,即生下来具有100分潜在能力的儿童如果一出生就进行理想的教育,就可以成为具有100分能力的人;若从5岁开始教育,教育,也只能成为具有80分能力的人,若从10岁开始教育,就只能成为具有60分能力的人。早期教育能促进大脑的发育。一些家长担心,对孩子实施早期教育,会累坏孩子的大脑,其实这种担心是不必要的。一些研究者曾经用动物的大脑和生化的变化;事实说明,早期丰富的环境刺激与学习机会不但不会伤害大脑的发育,而且还会促进大脑的发育。
学前教育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于孩子性格、生活习惯、学习习惯等的养成都有着深刻影响,因此作为父母都十分重视孩子们的学前教育。
实际上学前教育归根结底就是为了让孩子能学到知识的同时,又能建立正确是非观,但这不仅仅依靠幼儿园就能完成,而是要与家庭和成长环境同步辅助才能实现的。一般学前教育分为三种形式,家庭教育、幼儿园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
家庭教育可谓是孩子成长路上的基石,因为家庭是孩子最早接受教育的场所,父母是孩子最早接受教育的老师,可以说家庭是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阶段。
如果说家庭教育是孩子成长路上的基石,那幼儿园和学校教育,则是助力孩子走得更长更远的航帆。孩子在学校接受老师们传递的观念、学习新知识,从而建立一个基础的价值观念模块,又在与同龄伙伴玩乐的过程中不断去验证和认知这些观念的优劣,从而构建和完善自己的价值观。
最后的社会教育,则是将自己的观念与别人的观念相碰撞、相融合的一个过程。近年人们对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越来越关注和重视,尤其是对家庭教育的议论,由此可见家庭在我们心中所占据的地位和影响。
现今社会,大多家长把家庭教育的中心放在“教”和“育”上,就如指导孩子做作业,告诉孩子一件事的对与错,但大多局限于此,没有更加深刻或直接的认知,并且在学习新知识、课文等方面没办法给孩子提供更多帮助,而早教机器人的出现就在很大程度上替家长们解决了这一难题。
专为学前教育打造的早教机器人蛋壳当家,内含丰富的学前教育资源,小学1~6年级同步教材级课堂知识,同时涉及儿童儿歌、故事诗词、国学、英语四大板块精选启蒙优质教育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