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防教育的基本原则是:
一是经常教育与集中教育相结合。从教育形式看,经常教育和集中教育是国防教育的两种基本形式。
二是普及教育与重点教育相结合。从教育对象看,国防教育可以分为普及教育和重点教育两种类型。
三是理论教育和行为教育相结合。就教育内容和方法看,国防教育包括理论教育和行为教育两个方面。
国防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弘扬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普及国防知识,使全体公民提高国防观念,增强保卫国家安全的意志、技能和体魄。
扩展资料:
国防教育是对全体公民进行的一项基本教育,涉及到各个方面,内容丰富,范围广泛。国防建设的整体性决定国防教育内容,现代国防不仅仅是指军队建设和武器装备及战场和战略要地的建设,而且同国家的经济实力、政治状况、民族心理、文化水平和人口素质等因素息息相关。
国防教育是国家为防备和抵抗侵略,制止武装颠覆,保卫国家的主权、统一和领土完整,对全体公民进行具有特定目的和内容的普及性教育活动。国防教育是国防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且在小学、中学、大学附上国防教育。
重要地位:
1、国防教育是建设和巩固国防的基础,具有提高全民素质的重要作用。
2、国防教育是关系到国家生死存亡的社会工程,国防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增强全民的国防意识和国防精神。
3、国防教育是国防建设的重要措施,是增强民族凝聚力的重要途径。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国防教育
一是经常教育与集中教育相结合。从教育形式看,经常教育和集中教育是国防教育的两种基本形式。经常教育就是通过广播、电影、电视、报刊等大众传媒的国防教育节目、栏目和学校中列入教学安排的国防教育课程,以及结合思想工作、业务工作等所进行的国防教育,使人们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受到熏陶,通过潜移默化、点滴积累,增强人们的国防观念。集中教育通常是结合重大的国家和国防纪念活动、部队和民兵训练、征兵、学生军训、举办国防教育学习以及战争动员等时机所进行的系统的国防理论和国防知识教育。经常教育和集中教育是相辅相成、有机统一的整体。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后者是前者的深化和提高。只有将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使国防教育更好地为国防现代化建设和战争胜利服务。
二是普及教育与重点教育相结合。从教育对象看,国防教育可以分为普及教育和重点教育两种类型。普及教育是对全体公民进行的普遍教育,主要是进行国防建设和战争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教育,如爱国主义教育、国防法规教育、“三防”知识教育等。重点教育是对重点团体、重点单位和重点地区的教育对象,进行较系统的国防建设和战争的专门理论知识及技能教育,如各级国家机关工作人员、领导干部、民兵预备役人员、大中学生以及人民解放军、武警部队官兵、从事国防军工科研和生产的单位的干部职工等就是重点教育的对象。普及教育和重点教育是个有机整体。普及教育是基础教育、共性教育、长期教育,是全体公民必须接受的教育。没有普及教育,国防教育就没有坚实的基础,国防观念、国防意识就不可能深入到每个公民的心中。重点教育是在普及教育基础上的提高教育,不抓好重点教育,那些担负特殊任务的团体和人员,那些作为国家和社会后续发展的重要力量,就不可能得到应有的提高,就不能胜任自己所担负的建设国防、保卫国防的任务。只有把两者结合起来,国防教育才能深入地进行下去,适应国防建设的需要。
三是理论教育和行为教育相结合。就教育内容和方法看,国防教育包括理论教育和行为教育两个方面。理论教育包括国防建设理论、国防知识、国防法规、战争理论和军事理论等教育;行为教育包括参加和支持国防建设教育、参军参战和支前教育、爱护和保护国防设施教育以及军事训练、实际操作、战备演习等。理论教育和行为教育的作用虽然各不相同,但两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只有将两者紧密结合起来,才能使受教育者提高国防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保持国防教育的正确方向,有效地增强教育效果。
以四项基本原则为指导,以爱国主义为核心,以普及国防知识为主要内容,教育公民自觉履行保卫祖国、保卫人民和平劳动和其他国防义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