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关系由于受诸多因素的制约而复杂多变,在子女个体发展的不同阶段有不同特点,容易出现的问题也有所不同,总的趋向是子女逐渐减少对父母全面的依赖性,最后实现完全独立。处理少年期的亲子关系,父母必须根据少年时期亲子关系发展变化、特点及问题,建立正常的、理想的亲子关系,避免和矫正不良的亲子关系。
少年期即青春发育期的孩子,一般都上了中学。这一时期,伴随着孩子青春期生理、心理的发展,亲子关系也面临着一次重大考验。一是父母和孩子之间出现了心理隔阂,父母难以知道和理解孩子的真实想法,难以走近孩子的内心世界;二是父母的权威受到了挑战,孩子不再像小时候那样父母说什么就是什么,他们有了自己独立的见解,尝试着用自己的价值标准去看待周围的一切,父母在孩子心目中的威信开始动摇;三是孩子对父母的管教产生逆反心理和对抗行为的现象日趋增多,有时即使是父母出于善意的做法也回遭到孩子的拒斥。导致少年期亲子关系大幅度变化,产生矛盾乃至发生冲突,有多方面因素。
根据我国学者的研究,其主要原因是少年的成人感、独立意向与父母仍然把他们当儿童看待的管教态度的矛盾;由于年龄差异和社会历史条件等的差异而形成的亲子间的代际差异;我国传统文化特别是传统的封建家长制、传统的教育观念对少年身心发展的束缚;少年身心发展的局限。因此,这一时期保持良好的亲子关系,必须从多方面着手,主要是: 第一、正确对待子女的第二反抗期。
与第一反抗期相对应的第二反抗期,是孩子在青春发育期青春自我意识萌动时出现的反抗。这一时期反抗的特点是:对父母、老师等所说的话已不再盲从,总要自己检验一下是否真有道理;有心事或遇到困难时不找父母或老师,而喜欢向同龄伙伴倾诉。在这样的反抗过程中,他们逐渐清理了自己心中的矛盾、混乱,并逐渐摆脱父母思维方式的束缚,学会独立思考,实现精神上的断乳。这是主动性正在获得发展的孩子的自我觉醒过程。父母应把子女出现反抗视为正常现象,持愉快、期待态度。对孩子,一方面要有更高更严格的要求,体现出父母对他们的殷切期望;另一方面要多一些沟通、理解与尊重。
要了解孩子在想些什么,做些什么,合理的给予肯定、支持,不合理的平心静气的说服,与其讨论。要尊重孩子的意见,鼓励他们参与家庭决策,承担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帮助父母排忧解难,以主人翁态度与父母共同建设家庭。尤其重要的是要尊重孩子的人格,把孩子放在与自己平等的地位上,象对待成人那样,给予应有的尊重、信任,同时关注孩子的精神世界,给予适时的指导。即使出现早恋倾向,也要冷静地以朋友的身份去理解、体谅、倾听,然后循循善诱,帮助其走出情感的迷茫期。父母态度若是理智、开明,孩子反抗的程度将会轻一些,反抗的时间也会短一些,而且还可能会采用一些自认为适当、父母可以接受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愿望、看法、意见。相反,如果父母无视子女心理上的变化与需要,保持着十几年一贯的教养方式,关心照料过度,或者一味压制、埋怨、打骂,使孩子感受不到父母爱的温暖,心灵没有依托之处,孩子同父母的距离必然会逐渐拉大,逆反心理必然会不断膨胀,以至爆发出急风暴雨式的反抗,甚至出现离家出走的家庭悲剧。 第二、全面认识亲子的代际差异。
父母与子女之间,由于年龄不同,各自社会化关键期社会经济、政治、文化背景和所受教育不同,他们在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生活方式、社会角色扮演和对社会关系、社会现象的感受等方面,甚至兴趣爱好、社交方式等等,都不可避免地会存在着差异。在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急速发展与转变时期,尤其是这样。
具体解决代差问题的做法:一是角色置换。父母和子女都设身处地为对方着想,做到将心比心,使双方理解各自的心理需求和行为动因,消除彼此间的隔阂。二是相互理解。父母要更新观念,破除封建家长制思想,对子女不过多干涉或采取保姆式的监护和管教,子女也应知道父母的观念和态度是长期生活经历的结果,对自己的严格管教完全是出于爱护之情和培养之心,彼此体谅。三是相互尊重。人不仅需要自尊而且需要尊重他人,父母尊重子女,子女孝敬父母,代差亦随之消解。四是相互接纳。相互接纳对方的态度和意见,这种接纳不是被动的强加,而是在真正弄清对方的态度和意见的合理性后,心悦诚服地放弃自己的见解而接纳,取长补短,融合成一个合理的意见。五是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共同发展。 第三、积极面对孩子的叛逆行为。
孩子的叛逆行为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在这过程中,父母往往有意无意地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美国心理学家帕里特夏·赫斯指出,以下一些情况容易使孩子产生叛逆心理:(1)家长和孩子相处发生偏差;(2)孩子不满父母偏心;(3)父母无原则地让步;(4)父母专制管教;(5)家庭出现问题;(6)孩子受朋友的影响;(7)孩子自以为是。孩子有了不满,就有可能产生叛逆心理,它是孩子成长过程中所不可避免的。
当孩子产生叛逆心理的时候,父母应如何面对呢?父母要在信任和尊重孩子的前提下,做到小事不苟求,大事不马虎,宽严要适当,适可而止。教育方法应该先动之以情,然后晓之以理,做到通情达理。一是保持冷静,广泛寻求意见。当孩子有叛逆行为时,提醒自己保持冷静,同时也对孩子冷静,然后再去和孩子进行沟通。二是从第三者的角度看待孩子的反叛,即超越自己的角色,放弃自己的执着给孩子一定限度的迁就,而不会认为孩子叛逆伤了父母的尊严,对孩子采取高压手段。三是冷静帮助孩子分析,但注意对孩子的某种错误行为具体说出,不对孩子的人格进行指责;告诉孩子自己担心的事情,不带批评的语气;以耐心的语气交谈,不武断;坚持原则,不一味迁就。
总之,父母以朋友身份进入孩子的内心世界,了解孩子的所思所想,就能够与孩子相处融洽,孩子也就不会反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