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科目分类是为了正确地掌握运用会计科目,了解会计科目的内容、用途和结构,就要根据一定的标准进行合理的分类,通常是按照下列两个标准分类:按经济内容分类。
什么是会计科目分类
会计科目分类
这些科目要考虑到两个方面: 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
按照关联观点(the articulated views), 可以把资产负债表要素作为业绩报表要素定义的基础, 也可以将业绩报表要素作为资产负债表要素定义的基础。 前者称为‘资产-负债观’, 这观点认为:业绩报表中的收入和费用均来自于资产和负债的变化。 收入是净资产的增加, 费用是净资产的减少。 后者称为‘收入-费用观’其观点认为收入和费用来自于配比的需要。 收益仅仅是一定时期内的收入与取得这些收入的费用之间的差额。
如果考虑会计程序基本上是将交易和其他事项的影响在不同的会计期间作出分配, 因此采用‘收入-费用观’似乎更为合理, 但是一些学术研究对业绩报表要素的定义有很大的分歧, 业绩报表几乎还不存在精确可靠的定义, 而资产负债表的定义相对比较统一,所以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概念框架在对财务报表的要素定义时都采用了‘资产-负债观’即先定义资产负债表的要素, 然后再定义业绩报表的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