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预判,但是不可确定性因素太多,往往会使得这种预判不在某个具体点上实现,也可能超前实现,也可能推迟实现,或者根本实现不了。
超长时间的预判,有点“玄”,也就是说预测的结果不一定准。
理论上,有二点可以支持预判未来更长时间的发展形态的。
一是那就是社会发展体制下确定的社会目标。它以政治经济理论形式存在,如百年目标,如经过五十年、一百年,我们将建立一个什么样的社会这样的目标。
二是基于技术性的操作路线预判未来五十年的结果。但要深入到非常具体的领域。比如基于智能机器人技术,推测未来可能性的智能芯片人体植入技术。
可以尝试从经济、金融、科学技术,做一个简单预判:
一、美国
1、经济发展层面
在经历次贷危机后,美国经济复苏一直是世界比较关注的话题,从预测的角度来讲,美国经济将长期运行在高成本、低增长的轨道上。
理由一:高成本体现在人口红利上,历史上,美国的去工业化运动证明了,美国的经济发展的人口红利成本已经消失殆尽。虽然美国可能通过打压工会、提高劳动生产效率类来为经济发展提供红利,但这只是短期性质的刺激性政策。
理由二:需求层面,全球经济的迅速发展,原来落后地区的经济发展,如制造业和服务业的完善将给美国经济带来竞争性因素,美国经济发展外向型动力会逐渐缩小。
近年来,美国通过一些列政策,降成本红利期望引导制造业回流,美国经济短期提振效果显著。2015年,美联储加息说明美国经济复苏状态相对较好。2016年美联储加息预期已经不像以前那么激烈,说明市场对美国经济复苏的预期回归于理性。
上述情况说明,美国经济走势,美国经济最终形态是短期复苏和长期低迷的状态,它的经济发展决策比如货币政策也体现短期紧长期宽松的状态。
但美国经济发展起点高,所以,他依然是全球经济发展中的一级。
2、金融层面
前边提到过,美国的金融体现在其货币价值层面也体现在货币政策层面。货币政策简单说就是短期紧缩长期宽松。而在全球货币体系中,美元霸主地位将会逐渐被削弱。
货币国际化是每个国家都孜孜以求的事情,所以未来美元在未来五十年将依然受到挑战,虽然美国有很多手段来维持它的地位,但是欧洲欧元区,中俄贸易合作、中国主导的人民币国际化、英国退欧后再次主导其英镑强势地位的可能性都会为未来国际金融市场带来不确定性。
即美元在国际交换体系中的地位将会受到挑战。
3、技术层面
总所周知,美国是一直处于创兴领导者的地位,那么其创新依然会走在前列,但技术创新优势可能不会再存在。
理由一、技术同质化的现象将越来越严重。
理由二、技术创新被全球其他国家重视,并被作为国家发展的支柱。
二、中国
1、经济发展
从历史发展管的角度,中国经济会从制造业大国走向制造业和服务业大国,并向服务业大国迈进。这一过程伴随制造业的信息化、自动化、智能化和可视化发展走向绿色、高效和集约。
经济发展增速层面,会伴随经济结构的深化调整,传统产业和互联网的深度融合,走向一个新的高度。
也许未来五十年,你会发现经济发展的方式不一样了。
2、金融层面
这里不提金融政策层面,它和经济发展增速相挂钩,其存在的状态跟美国差不多,不论是紧缩的货币政策还是扩张性的货币政策都是刺激经济发展的手段。它会跟经济发展的周期表相出相同的周期性特征。
从人民币的国家化角度,伴随利率和汇率市场化,以及中国主导的全球区域经济协同发展,人民币加入SDR,纳入全球货币提款蓝体系,国际上对人民币的需求将进一步增长,人民币全球话语权逐步增长。
3、技术层面
创新,以级伴之而起的高端装备制造业,让中国的有望成为技术、资本和管理的输出国。也就是未来五十年,中国的技术创新在剔除泡沫因素后会走向合理,并逐渐向超前靠近。
等等,上述研判也只是在现有局面,结合历史观的角度对未来发展做的一个简单的预判。就像前边提到过的,有很多不确定性因素从在,长周期,尤其是五十年这样的,其不稳定性因素更多,比如不可抗力自然灾害、政治形势等。
也从另外一个层面证明,研判是近中期研判相对来说较准确并用于指导实践。
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美国和中国会在全球经济博弈中,合作共赢。即有博弈也有合作。
国内90%国企都被美资控制了,而民企业又一个个被收购。
最近华尔街的资金又要进入中国的股指期货,这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中国将要重走日本,菲律宾的老路,更高的房价,更高的物价,还有
可能要成为典型的工人社会国家,就像菲律宾女佣一样。
中国为什么总这么烂?
因为河蟹垄断了教育资源,发明出应试教育
并生产了无数没有创造力的傻子,然后继续垄断
企业发展的资源,这样还能有民企精英发展的空间吗?
有能力的精英都逃出去了。这样导致了一个有趣的现象,
没有创新能力的国企和没有资源的民企逐个扎堆,大笔财富全部垄断在外企和河蟹国企的手上,导致民间资本无法孕育出土生土长的创新技术的产业公司,而一些半死不活的民企还要受国民的冷视,负责最高的税收,慢慢等待美资来收购你。这些民间资本去哪呢了?炒地皮,炒大蒜,根本无法累计金融业的经验,当国外资本进来,就这几个破国企能挡住吗?一回合就能把你KO了。。。。。问原罪,这就是河蟹自己干的好事,发展都是不断的自我对抗而累计的出来的,没见过这样不思进取的发展,现在好了,轮到外国人来对抗我们了,甚至是狠狠的教训一番。
河蟹的体制结构本身就是病态的,这谁都知道,但我们深入检讨后发现,发现这也是中国文化甚至是亚洲文化的悲哀,它已经正在走向低端没落,中文和中华文化对思维拓展没有任何好处。。。。。
我们要作出选择,不仅是政治信仰,甚至是文化以及语言的选择,
我们该选择什么?变革,颠覆性的变革,你是想成为这个民族的保护者,还是这片土地上人们的权益的守卫者?我会选择后者。。。
也许有些人会选择懦弱的接受,到20年后成为人口少数的国家——但这有什么意义呢?是等待虚无缥缈的GDP强大?USA的强大是他们不断冒险创新的文化思想,他们敢颠覆很多东西,他们的团队纪律,分工的科学性你难以想象,他们随时随地都处在产业链最高的研发层,产业链条的管理层,他们会花很多时间去记录数据,肯出血去科研。。。而我们呢?继续以我们这种语言文化为基础的思想发展下去?继续背负这些所谓的高深的文化遗产,天天背诵那些无聊没有意义古文,以和为贵,崇拜悲剧英雄;我们的科研教育就是一天到晚解些不知道有什么意义的数理题,能够产生什么创新思维,别给我扯大学去政治化,有高考在,中国的领导英雄,企业英雄,科学英雄全部不会出现,人才是一个很可悲哀的想法,为什么要有人才这种想法?每个人难道不能成为潮流引领者吗?
继续以这种死沉的文化方式,没有生气的教育方式发展下去,那中国将永远是工人奴隶,就像日本韩国新加坡一样靠效率生活,被美国资金产业链控制,永远在最底层。也许你说中国如果玩民主会成为菲律宾,我不这么认为;菲律宾面临经济侵略时,没有选择Fight Back,而我们能像美国一样面对英国的经济侵略和战争侵略时选择Fight Back吗?我可以确定有一部分人不敢,他们只注重眼前的这点小利益,只有精细,不往长远看,未来他们的的子女只会骂他们这些丢失自己权益的软蛋,而不是歌功颂德——而你会不会是这部分人呢?
美国刚独立之初比我们还差劲,政治黑暗的让你感到窒息,全世界都嘲笑美国这个野蛮原始的国家,他们粗俗原始没有文化压力,可以迸发出无数颠覆性的东西,这是一段漫长的时期,他们成功了,我们们也有这样一段漫长的时期,但我还没有看到这段漫长时期的起点。
如果你真的想看到希望,请让你身边的孩子别再走进那些狗屁学校,保留他的创新能力,只需要一点基础,和冒险精神,我相信他们会成为领导我们变革的英雄。
当你看到一所靠民间捐助成功的私立大学,看到一大群有着冒险精神和不一样文化观念的科研者,希望就离这土地不远了。
虽然,我们可能看不到,甚至只能到晚年只能看到一点征兆,但我们可以为之努力
第一、中国的GDP将达到美国的两倍左右,人均GDP达到美国的一半强。
第二、美国驻军将退出日韩。
第三、中美关系将优于美欧关系
未来50年
中国将继续靠引进和购买,发展和繁荣自己的社会,改革开放政策不会改变;
美国则很难预测,因为美国的发展方向,和科技上是否出现重大突破有关,如果50年内美国研发出清洁的替代能源,美国有可能实现摆脱对石油的依赖梦想;
可以说,美国未来的发展方向,和未来科技的突破程度有直接关系,因此,运气成分很大,不象中国社会那么明确;
未来,两国将会成为一个国家,不过究竟是谁替代了谁?那个问问人民也许知道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