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端午节竞渡起源,还有一个广为流传于江南吴越之地的传说,认为是和战国时代吴国伍子胥有关。据《荆楚岁时记》载:“是日竞渡 ……斯又东吴之俗,事在子胥,不关屈平也。”
伍子胥也是楚国人,因父兄均为楚王所杀,伍子胥投奔吴国,助公子光继位当上了吴王,并攻破楚国之都,报了杀父之仇。吴王阖闾在与越王勾践大战之中,中箭伤重不治,死前封伍子胥相国公,辅佐少主夫差。夫差继位大败越王勾践,后来勾践请和,夫差应许了。但伍子胥主战,却为奸臣所害,被夫差赐死。伍子胥死前留下遗言:“我死后,将我眼睛挖出悬挂在吴京之东门上,以看越国军队入城灭吴。”夫差闻言大怒,于五月初五将伍子胥尸体投入钱塘江中。 后来吴国果然被越王勾践所灭,人们感于伍子胥之忠义,于每年五月五日他的忌辰在波涛中赛舟竞渡纪念他。
包粽子 吃粽子
据载,早在春秋时期,人们就用菰叶(筊白笋叶)包黍米成牛角状称“角黍”;用竹筒装米密封烤熟,称“筒粽”。《荆楚岁时记第二部佚文辑录》记载:“荆楚之俗,五月五日,民并断竹笋为筒粽。”
《续齐谐记》纪录了端午吃粽子源自楚人祭屈原之殇:“屈原五月五日投汨罗而死,楚人哀之,每至此日竹筒贮米投水祭之。”到了汉代,筒粽盖上了楝树叶并缚上五色丝绳,据说是来自屈原的托梦,苦于粽子为水中蛟龙所窃,《续齐谐记》曰:“汉建武中长沙欧回,白日忽见一人自称三闾大夫,谓曰君当见祭甚善,但常所遗苦为蛟龙所窃,今若有惠可以楝树叶塞其上以五彩丝缚之,此二物蛟龙所惮也,回依其言。世人作粽并带五色丝及楝叶皆汨罗之遗风也。”
端午节是为了纪念伟大爱国诗人屈原。所流传下来的传统节日。主要的风俗习惯是划龙舟。在家里布置艾草。吃粽子。
北方人吃菜角,南方人吃粽子。划龙舟。准备黄酒艾草。驱虫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