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思想品德课教学生活化的涵义
思想品德课生活化教学就是将思想品德课教学活动根植于生活,将教学与生活融合在一起,引导学生在生活的背景、事件、经历和问题中自主探究、自主建构,使学生在观察生活、感受生活、体验生活的探究活动过程中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明白“生活教育是以生活为中心之教育。生活与教育是一个东西,不是两个东西”。从而实现思想品德课教学向学生的内在需要的转化,使学生构建起面向生活的潜在性或现实性能力。具体说,就是要求思想品德课老师要开放课堂,课堂教学贴近社会现实,贴近学生现实,与社会和学生的生活有机地融为一体,从而使学生通过课堂教学了解社会、认识社会、理解社会、把握社会,并通过社会生活验证思想品德课所传授的理论、倡导的观念和思想,最终达到塑造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目的,使学生成为一个负责任的公民,过积极健康的生活。
二、思想品德课教学生活化的依据
(一)建构主义理论的要求
建构主义也译作结构主义,其最早提出者可追溯至瑞士的皮亚杰,源自于儿童认知发展的理论。当今的建构主义者主张,世界是客观存在的,但是对于世界的理解和赋予意义却是由每个人自己决定的,每个人都以自己的经验为基础来建构事实,或者至少说是在解释事实。因此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不应该被看成是对于教师授予知识的被动接受,而是学习者以自身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主动的建构活动”。也就是说,学生学习过程是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下,借助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主动探索,积极交流,从而建立新的认知结构的过程。它主张学习是学习者主动建构自己知识经验的过程,是通过新经验与原有知识经验的相互作用而不断充实、丰富和改造自己已有知识经验的过程。它强调学习的主动性、实践性、创造性、社会性和生活性。
(二)课标的要求
“本课程将正确的价值引导蕴涵在鲜活的生活主题之中,注重课内课外相结合,鼓励学生在实践的矛盾冲突中积极探究和体验,通过道德践行促进思想品德的形成与发展”、“在教学中,要面向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开发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选取学生关注的话题,围绕学生在生活实际中存在的问题,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社会生活的要求和规范,提高社会适应能力。”新课程标准非常明确地指出了思想品德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关注学生的生活,要联系实际,使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享受生活。
(三)现实的需要
中小学思想品德课的落脚点,就是让每个学生通过学习由“自然人”转化为“社会人”,帮助学生学习做负责任的公民,正确处理个人与社会、家庭、国家、他人相互关系,适应社会,并学会过积极的健康生活。由于受社会竞争和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部分家长让孩子到学校读书只强调学习成绩,书本知识、分数是家长、学生主要的甚至是唯一的追求目标,“闭门苦读圣贤书,两耳不闻窗外事”的现象比较普遍,由于缺少对生活的学习和实践,学生满腹的书本知识,但生活不能自理以及对社会生活中面临的困难和问题束手无策的状况并不少见。生活是千变万化的,生活是纷繁复杂的,风霜雨雪都是锻炼,酸甜苦辣都有营养,生活中的滋味不是在书本中、在课堂教学中所能完全体验到的,正如要在游泳中学会游泳一样,学生也应该在生活中学会生活,思想品德课只有回归生活,让学生体验生活,才能更好理解我们所教的生活道理,才能真正掌握生活的技能,才能真正学会生活。
三、思想品德课教学生活化的策略
(一)贴近实际——展现生活
人的生活是人类社会一切实践活动的根基。教育以人为对象,意味着以人的生活为根基,从而满足个体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传统的思想品德课过于注重未来生活,而“说教”不仅使学习活动与学生的生活实际隔离,也与学生本来的发展相去甚远。教育不可能在真空中来建构人的生活,人的现实生活空间为教育提供了范例。因此,思想品德课“生活化”就应当使课程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关联,缩小与学生的距离,为知行搭起一座桥梁,使它们得以沟通。据此,教学内容不应该囿于教材。教师一方面要对现行教材进行“二次”创造,包括对教学内容的改造、充实和重组;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和挖掘教材外的教学资源,由远离学生生活的理想化的内容向贴近学生生活的“生活化”的内容转变。如九年级思想品德——《计划生育和环境保护的基本国策》一框中,当我讲授到“节水宝典”时无非都是些老套路:循环使用;及时关上水龙头等等,而同学们则提出洗澡关上水龙头,刷牙关上水龙头,不弄脏水就是节约水等等。例如《通向理想之路》中的“坚持不懈,决不放弃”的道路,我就选取了残奥会运动员平时刻苦训练的视频材料,这样,更注意从学生生活周围选取事例,学生也易于接受。
(二)联系时政热点——关注生活
时政新闻是对新近或正在发生的事实的报道。我们生活的世界上每时每刻都在发生着新的变化,都有新闻的产生,假如我们把新闻带入课堂,那我们的课堂就会鲜活的,具有生活气息,充满时代气息。在充满各种信息的社会里,这也正是充满朝气、充满求知欲的初中学生所期盼的。而叶圣陶老先生也早就说过“课文无非是例子”的话,这也鼓励我们老师在教学中,在以教材为蓝本的基础上,可以整合教学内容,及时地添加、删减、更换社会生活内容,而链接时政新闻是践行“小课堂、大社会”教学改革的主渠道之一。
如九年级的课本的“一国两制与统一大业”这一框内容,在讲台湾问题时,我及时地添加了“连战大陆行、宋楚瑜大陆行”的新闻报道,让学生明白了这次“破冰之旅”,缓和了两岸关系,实现祖国统一是大势所趋;这些新近的鲜活的时政新闻很好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从而促进目标的有效达成。同时理性的分析也与教材中余光中先生的充满感情色彩的《乡愁》一诗形成互补。选取学生听得到、看得见的时政新闻,就不会使学生产生一种“虚幻”的感觉,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真实性”和可信度。
(三)各抒己见——评判生活
生活世界多姿多彩,人们对生活的评判也因人而异。教师结合教材内容,选取生活中的两难问题,使学生产生认知冲突,引导学生各抒己见,大胆评判,情感态度的培养与价值观的导引也便落到了实处。我们可以选取一些生活中的道德两难情节,让学生进行讨论、辩论。如早上上学时,要迟到了,可前面的红灯亮了,“闯”还是“不闯”?发现好朋友在抄作业,告诉老师还是不告诉老师?去市场退不合适的衣服,老板不承认是他的货,态度恶劣,在公众舆论压力下,好不容易才退掉,结果发现老板多给了钱,要不要还给她?等等这些生活中可能碰上的两难问题,抛给学生,让学生去对话,去碰撞,去寻找真知灼见,去建构认识,久而久之,富有辨别能力、判断力和洞察力的思辨能力,和价值观、道德理性就逐渐培养起来了,就激荡生发出来了,学生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在生活情境中深化了认识,提高了能力。
(四)组织参与——探究生活
新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在探究中成长,使学习成为在教师指导下主动的、富有个性的过程。从学科教学的特殊性来看,思想品德的形成与发展,需要学生的独立思考和生活探究,社会规范也只有通过学生的实践活动才能真正内化。
如在《丰富多样的情绪》一课中,我设计了“情绪天气图”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就近期感受最深的情绪和当时的情景,画一画脸谱,写一写情绪词语,说一说对自己的影响,体会情绪对人的影响。一系列的教学活动,使情绪不再是不可捉摸的、抽象的概念,而变成了一张张鲜活的情绪脸谱和一个个熟谙的情绪词语,学生对情绪的认识大大感性化,情绪对人的影响也便了然于心。
思想品德课“生活化”是立足于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的主体性思想;立足于课内外结合,课堂与生活联系,促进知情意行统一的整体性思想;立足于学生社会活动的实践性思想的合理教学思路,是力求教学目标、教育内容的选择与组织实施符合学生的生活逻辑、建立在学生生活经验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的内在规律安排思想品德教育影响活动的开放性教学。当然,强调生活的教育意义,并不意味着可以完全用生活来取代教育,因为生活具有零散性、直接性、具体性等特点,生活之中还包括各种消极的成分。因此,思想品德课教学生活化所涉及的内容既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或社会热点问题,又要符合课标的要求。思想品德课教学生活化固然重要,但其目的是为了学生通过思考、讨论、探究来获取应该掌握的知识。同时所创设的生活情境必须体现课程的教育性,必须要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以体现思想品德课的特点。
陶行知先生说:“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没有生活做中心的学校是死学校,没有生活做中心的书本是死书本。”要让我们的思想品德课教学不成为“死教学”,要“清如许”,必须“为有源头活水来”,这个源头就是生活!课堂小天地,社会大课堂,让生活回到我们的思想品德课堂,激活我们的课堂;让思想品德课堂服务于生活,教会我们师生如何品味生活,如何适应生活,在新课程改革中,实现教育与生活的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