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475年,周元王即位。按照中国传统思想,周天子当时依旧是天下共主(虽然已经有名无实),为了记录方便,传统史学家基本以这年作为分界。
《战国策·燕策一》载苏秦的弟弟苏代说:“凡天下之战国七,而燕处弱焉。”可见当时七大诸侯国都有战国的称呼。到西汉初年,“战国”这个名词的含义还没有变化。
到西汉末年刘向编辑《战国策》一书时,才开始把“战国”作为特定的历史时期的名称。战国时期开始于公元前475年(周元王元年)《史记》的《六国年表》开始的一年,止于公元前221年(秦王政二十六年)秦灭齐统一六国的。
扩展资料:
东周初年,春秋时期是我国奴隶社会的瓦解时期,这是一个伟大的变革时代。当时,封建生产关系正大孕育,政治上表现为周王室衰微,“礼崩乐坏”。
东周后期,“春秋五霸”转变为“战国七雄”标志着一个新的格局,各地诸侯不再听从周天子的命令,相互战斗,战乱连连,因此谓之战国。
战国时期为我国封建社会的开端。经过春秋时期激烈的兼并,数百个诸侯国被吞并,周王室的势力更趋衰落,至战国初年,主要有齐、楚、燕、韩、赵、魏、秦七国,史称战国七雄。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春秋战国
公元前475年并无特殊标志,以这一年为战国开始是史学家的约定俗成,这一年周元王正式继任为周王,因为在周元王即位之前发生了“三家分晋”,在此之后又发生了“田氏代齐”等等重大历史事件,形成了较强大的七大诸侯国,这些诸侯多半不是过去周武王、周成王所封的诸侯了,而是被新兴的贵族代替了。史学家为了便于区分“春秋”与“战国”,就以周元王即位这一年即公元前475年作为战国的开始。这样区分便于记载,容易区分,并无特定含义。
春秋战国时期,旧制度、旧统治秩序被破坏,新制度、新统治秩序在确立,新的阶级力量在壮大。隐藏在这一过程中并构成这一社会变革的根源则是以铁器为特征的生产力的革命。生产力的发展最终导致各国的变革运动和封建制度的确立,也导致思想文化的繁荣。
公元前481年(此年发生田氏代齐事件,标志了春秋已进入另一个阶段),中国进入战国时期。战国时期各国变法,建立地主阶级统治,新的封建制度在各诸侯国确立起来。较为突出的有秦国的商鞅变法。商鞅变法是分两次进行的。第一次开始于公元前356年,第二次开始于公元前350年。商鞅对政治的改革是以彻底废除旧的"世卿世禄"制、建立斩的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为重点;对经济的改革是以废除"井田制"、实行土地私有制为重点。社会方面的改革主要推行小家庭政策,以利于增殖人口、征发徭役和户口税等。
史学家一般是根据《史记·六国年表》关于春秋战国起始时间的记载而这样划分的.前475年,周元王即位.按照中国传统思想,周天子当时依旧是天下共主(虽然已经有名无实),为了记录方便,传统史学家基本以这年作为分界.
前481年田氏代齐,前453年三家分晋等等,都是春秋时期奴隶主阶级趋于崩溃政治上的体现
因为,在此之前,三家分晋、田氏代齐,旧的统治与制度已经彻底崩坏,战国七雄初现,周王室名存实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