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乐
世上有三种快乐是真的快乐。一是人间天伦之乐,二是心地的快乐,三是教育的快乐。孟子说:“父母都在世,兄弟也都很好,这是一大快乐。”这说的就是人间天伦之乐;“抬头仰望无愧于苍天,低下头来无愧于人,这是第二个快乐。”这就是心地的快乐;“得到天下的英才来教育他们,是第三个快乐。”这就是教育的快乐。人间天伦之乐,除了父母兄弟之外,想要妻子和自己同甘共苦,想要子孙尊师重教,想要家族和睦,想要嫁出去的女儿有所归依,从天伦之乐而推想开去,有一点让人败兴的就不算是快乐了。心地的快乐又岂止是上无愧于天,下无愧于人而已呢?他的道德必须与圣贤的人相合、与天地一样才行。道德水平不能和圣贤一样,也不能和田地相同,那就不可以得到心地的快乐。教育的快乐又何止于教导俊才之士呢?凡有学问品德胜过了我的,我就要向他学习,即使是受别人的教育也是快乐的。这三点,才是天下真正的快乐。不因为这些而快乐,却因为外在事物而快乐,那么快乐还没有得到一二成,忧患就有八九成了。世俗间认为快乐的东西,有见识的人是不会拿它当宝贝的。
颜子之乐
颜子(颜渊)“只用粗鄙的用具吃饭,用瓢喝水,居住在简陋的小巷里,别人都不能忍受那种生活的忧患,他却不改变自己的乐趣。”人人都喜爱富贵,颜子却不爱,也不追求,而安乐与贫困,这是什么心态呢?是因为天地间有和那不一样的、最珍贵、最心爱的东西可以去追求,见到了大的目标就忘记了小的了。见到更大的目标,心神就安泰,心神安泰就没有什么不满足的了;没有不满足的,那么富贵和贫贱就能一视同仁地对待了。能一视同仁的对待,就能在心中把富贵和贫贱看成一样的,所以颜子是亚圣。
三乐
世有三乐,真乐也。一曰人伦之乐,二曰心地之乐,三曰讲习之乐。孟子曰:“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此人伦之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此心地之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此讲习之乐也。人伦之乐自父母兄弟之外,妻室欲其同甘苦,子孙欲其师教,宗族欲其和睦,女之适人者欲其得所归结,自人伦而推之,有一败人意则非乐也。心地之乐岂止俯仰无愧怍而已,其道德必与圣贤合、与天地并,可也;道德未同乎圣贤、未同乎天地,不可以已也。讲习之乐何止于得英才而教育,凡学问德行之有胜乎吾者,吾方且师之,虽受人之教育亦乐矣。此三者,天下之真乐。不此之乐,而以外物为乐,乐未一二,而忧已八九。世俗以为乐,识者不贵也。
颜子之乐
宋代著名学者周敦颐在其《通书》中说:
“颜子‘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而不改其乐’。富贵者,人所爱也;
颜子不爱不求,而乐乎贫者,独何心哉?天地间有至贵至爱可求而异乎彼者,见
其大而忘其小焉尔。见其大则心泰,心泰则无不足;无不足,则富贵贫贱处之一
也。处之一,则化而能齐,故颜子亚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