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外界天气炎热,而房间因使用空调,温度变得较低,使环境的温差变大。而温度改变对关节周围组织影响很大,可使血管扩张,关节囊充血、关节神经的敏感性增强。寒冷时血流缓慢、血中或关节滑液中的纤维蛋白原增多及血内肾上腺素含量升高、球蛋白凝集等,使滑液的粘度增高,加大了关节活动时阻力,使关节疼痛加重。温差变化较大时,可使关节组织间隙液体积聚,导致细胞内压力升高,出现关节疼痛剧烈和肿胀。
中医着重培补人体先后天之精气,调整人体阴阳平衡,能较好地改善病者的体质,增加抗病能力,有助于风湿疾病病情的缓解。中药既有抗炎、镇痛的作用,又具备免疫抑制及免疫调节效应,表现出整体调节的作用,并且毒副作用较小,易长期坚持治疗。除内服药物外,常用的中医疗法还有中药外敷、熏蒸、针灸、洗浴、埋针、理疗等。
夏季预防风湿疼痛要点
对于风湿病人以及出现这类风湿疼痛症状的人来说,夏季要注意几个要点:
减少空调的使用,避免室内和室外的温差过大。
不要贪凉,提倡洗温水澡,不可在室外潮湿阴冷之处露宿,或坐冷石、冷地,不可在过道、风口处乘凉,以免风寒湿邪乘虚侵袭。
宜在清晨或傍晚较凉爽时,进行体育锻炼,但不宜做剧烈运动,以免汗多损伤阳气。也不要在运动后用冷水沐浴、洗头,以免引起寒湿痹证。平日应该做到劳逸结合,睡眠充足,饮食卫生。
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应减少手指运动,用指过多可加重病情。骨性关节炎患者减少上、下楼运动,尽量减少对负重关节如髋、膝、踝关节和脊柱的压力,跳绳、举重这样的活动应尽量避免。
如果病人正处于疾病的活动期,关节肿胀明显,请不要采用按摩或热敷。阴雨或天气寒冷时,不应采取户外活动,可以多穿衣服防寒。在日常生活中应选用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
非甾类抗炎药(NSAIDs):此类药物的作用,主要为解热,消炎和镇痛,而达到减轻炎症反应和目的。最早为阿司匹林(乙酰水杨酸)至今仍为治疗急性风湿热及风湿性关节炎的有效药物。后来生产出各种水杨酸类药物,常用的有布洛芬,双氯芬酸,吲哚美辛,吡罗昔康,萘普生等,但各种药物的药代动力学及不良反应各不相同,主要对胃肠,肾,肝和血液系统,使用时一定要注意剂量,用法,副作用等。
肾上腺皮质激素:主要是指糖皮质激素,因为这类药物有抗炎和免疫抑制作用,有较强和快速的消除炎症及炎症反应带来的各种症状,如发热,关节肿胀和疼痛。所以对各种风湿性疾病,常被用为第一线药物。临床上应用的有短效,中效和长效等制剂。用法有口服,肌肉或关节腔内注射,静脉注射,可根据病种,病情作不同的选择。但由于其并非根治药物,长期大量使用可诱发感染,骨质疏松,股骨头坏死,糖尿病,消化性溃疡,高血压,精神异常等;且如停药过快易产生病情反跳现象,故应注意根据病种和病情,调节使用药物的种类和剂量。除重症患者外,原则上以小剂量,短疗程为宜。
改善病情的抗风湿药物(DMARDs)又称为慢作用抗风湿药物。此类药物包括许多种类结构不同,作用各异的药物。它们的共性是起效比较慢,有一定蓄积作用,故停药后,作用消失也较慢,仍可维持一段时间。它们并无直接消炎止痛作用,但通过不同的机制可以起到抗炎及免疫或免疫抑制作用。因而,也可以改善关节肿胀,疼痛,僵直和减轻系统性症状,降低急性期反应蛋白,血沉。如使用时间较长,也可改善其他免疫指标,如RF,ANA等。有的尚可使放射影像得到改善。DMARDs类的药物包括有抗疟药-氯喹、羟氯喹,柳氮磺胺吡啶,甲氨蝶呤,硫唑嘌呤,环磷酰氨,青霉胺,金制剂,环孢素A及来氟米特。以上各种药物对人体重要的脏器(肝,肾,膀胱,肺,胃肠,生殖腺)和组织(骨髓)各有不同的毒性作用,应注意适应症的选择。
其它:其它治疗包括雷公藤多甙、帕夫林、云克等。(1) 云克:抑制前列腺素合成,抑制胶原酶的活性,防止软骨分解和破坏,抑制破骨细胞。可消炎,镇痛。(2) 雷公藤总甙:抑制T、B细胞增殖,抑制T-细胞产生IL-2及B-细胞产生免疫球蛋白。抑制前列腺素产生。有较强的抗炎和免疫抑制作用。
一是室内温度不要调的太低,二是避免直接吹到人体,三是注意关节保暖,四是马上就医治疗。
运动、蒸桑拿。。。。。。出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