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该是在三国吧~~
康僧会,主籍康居(传说他是西域康居国大丞相的大儿子,单名叫会),世居天竺。他的父亲因经商而移于交趾(今越南河内)。康僧会十余岁时,父母双亡,他在“守孝”期满之后,不恋富贵,看破红尘,立志出家当了和尚。他不仅精通佛典,而且“天文图纬,多所贯涉”。 并曾跟从南阳韩林、颍川皮业、会稽陈慧学道。他于公元247年来到三国时的东吴。他在建业(当时东吴的都城)建立寺庙,供奉佛像弘扬佛法。不久受到孙权的信敬,并为他建佛塔,造佛寺。是继支谦之后在江南传教的人,他边传教边翻译、注释佛经。在《安般守意经序》文中对数、随、止、观、还、净六妙门,解释得既深且透,清楚地说明了他对禅观的重视和修禅的体会,对后世修习禅观者的影响是非常之大的。
康僧会在江南译经传法40余年,吴天纪四年(280年)九月,亦即晋太康元年,因病去世,世寿不详。
康僧会是中国佛教史上最早有佛,道,儒三家思想的僧人。这一点可以在他所注释的佛经上见到。
康僧会翻译的佛经很多。有关康僧会在东吴的译经活动主要记载在《高僧传》中:“会(康僧会)于建初寺译出众经,所谓《阿难念弥》、《镜面王》、《察微王》、《梵皇经》等,又出《小品》及《六度集》、《杂譬喻》等,并妙得经体,文义允正。又传泥洹呗声,清糜哀亮,一代模式。又注《安般守意》、《法镜》、《道树》等三经,并制经序,辞趣雅便,义旨微密,并见于世。”从此段记载来看,康僧会不但译经,而且注经并为经典写序。
康僧会翻译的佛教经典有《阿难念弥经》、《镜面王经》、《察微王经》、《梵皇经》、《小品》及《六度集经》、《杂譬喻经》等,共计七部20卷。康僧会与支谦成长的环境有相似之处,祖上虽系西域人士,但生于中土,深受汉文化的熏陶,都是深通汉言的胡僧。康僧会如经传所说,所译经典“妙得经体,文义允正”,崇尚文雅,重视文辞藻饰,经常使用中华的名言警句和理论。康僧会的译经一反汉时崇尚直译之风,重视意译,质文并重,可视为中国佛典翻译的一大进步。翻译风格的变化,究其原因,与其自身的文化修养密不可分。《高僧传》又载其“传泥洹呗声,清糜哀亮,一代模式”,说明了康僧会译经还给江南的诗歌文学引进了新的血液。
除了从事译经活动外,康僧会在佛典方面的重要贡献还在于其为经典做注和撰写经序。其有三部注经,即:《安般守意经》、《法镜经》、《道树经》。这为江南佛教的进一步传播埋下了种子。在佛教传华初期,译经者大多只通晓梵语、胡语或者是汉语中的一种,即使兼善两种语言,也是非常粗浅的,这为“转胡为汉”,“改梵为秦”带来了很多的困难,所以佛教传入初期汉译佛经多有“胡音”,大大地影响了汉地信教群众对佛经本旨的理解。康僧会生于中国,深悉华文,在对佛经的理解方面更胜一筹。于是对佛经进行注释,以便其更好的流通。其所注经典有《安般守意经》、《法镜经》、《道树经》等。康僧会对佛经作注,从另一个角度说明了当时的汉土僧人,开始用中国固有的语言和思维习惯去融合佛经的思想,将西域的宗教思想为自己所用。这种注经活动也为佛教在普通民众之间传播起到了很好的桥梁作用。
相传在三国时期,康僧会东游于上海、苏州一带。一日,来到龙华荡,见这里水天一色,尘辙不染,认为是块修行宝地,就在这里结庐而居。他不知道,这里之所以景致幽静不凡,是因为广泽龙王在这兴建了龙宫。广泽龙王见来了个和尚居住,心中很不高兴。一时起了恶念,要兴风起雾,掀翻和尚的草庐,把和尚吓走。可是龙王突然发现草庐上放射出一道毫光,上有五色祥云,龙王吃了一惊,他挨近一看,见康僧会神色端详,正在打座诵经。龙王听了一会儿,被和尚所诵的佛旨所感动,他不仅打消了原来的恶念,还走上前对康僧会说:自己愿回东海去住,把龙王宫让给康僧会,用来兴建梵宇。康僧会接受了龙王的一番好意,他就把龙宫改建成龙华寺,还专程赶到南京拜会吴国君主孙权,请他帮助建造佛塔,好安置自己所请到的佛舍利。就这样,在龙华寺中又建了13座佛塔,安放13颗佛舍利。
在民间传说中,这位“康僧会”还做过一件至今对上海乃至周边地区影响深远的事,那就是他曾在龙华寺附近设立“沪生堂”,传授自印度流传过来的制糖之法,造福当地百姓。后来虽然上海地区由于气候变化及经济发展等原因,不再种植甘蔗熬红糖(但在上海周边地区(例如浙江义乌等地)至今仍保持着种蔗熬糖的习俗)。但上海及周边地区的人们在饮食中都要加一些糖的生活习惯却保留至今,并有“不可一餐无糖”的说法,从而形成上海独特的饮食文化。
从无始劫以前佛教就出现了,2500年前只不过是释迦摩尼佛第几千次来到人间而已
最早在秦朝时已有西域高僧来华传教,甚至还带来了舍利子,但是被秦王囚禁了起来,未获成功。
历史学家的结论是东汉!
我个人的理解是春秋!因为佛涅盘是在东周(周襄王),印度阿育王向世界各地送阿育王塔应该是在战国时期!
应该在中印有交往就传入了中国
至于传入上流社会或历史记载那就看文献了
可以肯定的是佛教的传入是一个过程
非哪一日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