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名家的著名散文

10篇吧!要有内容梗概
2024-12-26 18:23:58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1、《荷塘月色》是现代抒情散文的名篇。文章写了荷塘月色美丽的景象,含蓄而又委婉地抒发了朱自清先生不满现实,渴望自由,想超脱现实而又不能的复杂的思想感情,为后人留下了旧中国正直知识分子在苦难中徘徊前进的足迹。寄托了作者一种向往于未来的政治思想。揭露了当时蒋介石社会的统治黑暗和一心救国的爱国热情。

2、《藤野先生》本篇由东京写起,觉得“东京也无非是这样”,接着以讽刺的笔触描写了 “清国留学生”庸俗不堪的生活,反衬出作者寻求革命真理的热切心情。描写作者回忆起“日暮里”和“水户”这两个地名,表现了作者忧国忧民的思想。描写藤野先生的可贵品质,同时交织着对自己的责备和对老师感激心情,巧妙地突出了作者为祖国而刻苦学习的精神。描写看电影受到刺激,决定“弃医从文”,目的就是为寻找救国的道路。总之,鲁迅与藤野先生相见、相处、相别的过程,也正是他的爱国主义思想不断发展的过程。他只身到仙台学医是出于爱国主义激情,后来也正是由于作者怀着炽烈的爱国主义,才与藤野先生结成深厚的友谊,最后也正是由于爱国主义思想的发展,他毅然离开了藤野先生。
3、《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作者先从百草园生活写起,点出那里曾经是“我的乐园”。慢慢地,“我”长大了,家里人要送“我”去读书,“我”不得不离开“我的乐园”了。文章接着写在三味书屋的读书生活。鲁迅曾经在三味书屋生活了7年,他对当年三味书屋的陈设记忆犹新,对老师的“和蔼”、自己的“恭敬”历历在目,从中不难体会到他对这段生活的深情。 通过对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回忆,表现作者儿童时代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知识的追求,以及天真、幼稚、欢乐的心理。同时对封建教育束缚儿童身心发展做出了批判。
4、《白杨礼赞》写于1941年3月,是茅盾根据自己1940年从新疆归来赴延安途中的见闻和感受写的一篇散文。当时,伟大的抗日战争正处于艰苦的相持阶段,日本帝国主义正加紧对国民党的诱降。国民党反动政府阴谋制造了“皖南事变”,进犯抗日根据地;日寇也因此肆无忌惮地向我敌后抗日根据地进行疯狂扫荡。面对这种严酷的现实,全国人民,特别是抗日根据地军民在中国共产党与毛泽东的领导下,毫不妥协,坚持抗战。这篇散文就是作者以昂扬的革命激情,通过对白杨树的赞美,歌颂了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持抗战的北方农民,及其所代表的我们民族的质朴、坚强、力求上进的精神。茅盾的作品大部分是着力暴露旧社会黑暗的,正面歌颂党领导的革命斗争的作品并不多,这与作者的生活经历有关。但是,当他一踏上解放区的土地,便深深地被那里的一切所感动。于是,他不顾国民党反动派的白色恐怖,把解放区的新鲜空气带给了国统区的广大人民,用笔表示了他对共产党、对根据地军民的衷心赞美,写下了《白杨礼赞》这样热情洋溢的赞歌。
5、《风景谈》中一幅幅散发出活力的生活图景,它反映出延安人民革命生活的风貌,它不仅是对黄土高原雄伟壮观的景物的抒写,而且是对一种新生活的向往和赞美,是对延安精神的崇高景仰。作品正是以谈风景为名,讴歌了延安战士博大的革命胸怀,赞颂了西北抗日根据地军民为民族解放而生活、战斗的崇高精神世界和生气勃勃、充实而有意义的新生活。作品名为风景谈,确也是一种深刻有意义的“风景”理论。
6、《卖豆腐的哨子》
第一不是乡愁。“像我这样的outcast,没有了故乡,也没有了祖国,所谓‘乡愁’之类的优雅的情绪,轻易不会兜上我的心头”。茅盾先生早年曾在上海商务印书馆以修改英文函授生课卷为工作,所以文中常夹有英文,“outcast”指被抛弃的人。时值大革命失败,身为中国最早的共产党员之一的作者和党组织失去联系,自身遭到国民党政府的通缉,饱尝异党杀伐的白色恐怖。远走异国他乡的他宣称自己没有故乡,也没有祖国,这种愤世嫉俗之情,自然有别于“如一支清远的笛,总在有月亮的夜晚响起”的“优雅”的乡愁。
第二不是理想之愁。“烟云似的过去”,“只留下淡淡的一道痕,早已为现实的严肃和未来的闪光所掩煞所销毁”。我们从茅盾赴日前写的名著《蚀》三部曲中可以看到:太多的流血牺牲、背叛欺骗,使茅盾先生对革命斗争的残酷产生了清醒的认识,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渺茫的,少年时的单纯轻狂、乐观幻想,已被现实中的风雨礁石打磨成失望与迷惘。这种深积在心底的伤痛大概的确不是能被每天“卖豆腐的哨子”所唤醒的。
流落异乡者惯有的两种情愫被排除后,又剩下什么呢?又还有什么忧愁怅惘总在作者胸中“回荡起伏”呢?接下去,作者给了我们一个提示:“昨夜我在夜市上,也感到了同样酸辣的滋味。”作者在夜市看到的是条件艰苦、衣衫褴褛、为生活而挣扎的小商贩。当我们的猜测渐趋明朗时,作者却又继续为我们排除。
第三不是怜悯。“我知道怜悯是亵渎的。”当你的地位比对方高,生活比对方好,希望比对方大,有能力帮助对方时,你才有资格去怜悯对方。而漂泊异乡的茅盾先生显然不具备这些条件。
第四不是同情。“我心底里钦佩他们那种求生存的忠实的手段和态度。”那些小商贩在潮湿的泥土上铺一片薄席,和货物一同挤在上面,冒着寒风,拼命“夸卖”招徕顾客。他们吁出的热气在天空中“凝集为一片灰色的云”。相比于自身,文人对痛苦的承受力和对生命的渴望是远不及穷苦人的,(老舍、傅雷、翦伯赞等人在文化大革命中的结局就是明证)所以面对劳动人民,知识分子收获更多的是感动。
四次排除后,我们知道茅盾先生横亘心中的“愁”,不是因为自己的名利荣辱、儿女情长,而是因为广大的挣扎在社会底层的无产阶级劳动者,既然不能叫做廉价的“怜悯”、“同情”,那么就应该是对黑暗的社会、不公正的命运的无限感慨。这种忧国忧民、悲天悯人的情怀直可以上溯到战国时代:“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7、《雾》,“雾”作为景语,也作为意象,贯串全诗:“雾遮没了正对着后窗的一带山峰”,“晨雾把什么都遮没了,就是稍远的电线杆也躲得毫无影踪”,“渐渐地太阳光从浓雾中钻出来了。那也是可怜的太阳呢!光是那样的淡弱,随后它也躲开,让白茫茫的浓雾吞噬了一切,包围了大地。”在这几个对“雾”的描写语句中,“遮没”、“什么都遮没了”、“吞噬”、“包围”等意象显得特别突出,好像有一股十分强大的力量,要遮没一切,包围一切,吞噬一切,所以“我诅咒这抹煞一切的雾!”作者把强烈的主观感情与具有象征意义的景象融合在一起,表达了隐蔽在景物描写背后的主题,作者用“雾”来象征当时的险恶时局是非常贴切的。大革命失败后,全国都笼罩在白色恐怖中,到1929年12月,这种白色恐怖并没有减弱,只是方式有所改变,狂风暴雨般的大屠杀有所收敛,转而用封锁、孤立、收买、软化、窒息等方法来消磨一些革命者的意志,或者造出种种假象,使观望中的人更加迷惘惶惑。

8、《天窗》是我国现代著名作家茅盾写的一篇抒情散文,描写的是乡下的房子只有前面一排木板窗,夏日里下雨,夜晚孩子们被逼着去睡觉时,所有的木板窗都关闭起来,屋子里黑洞洞的,这时候,屋顶上小小的天窗便成了孩子们唯一的慰藉,透过小小的天窗看到的唯一画面,听到的点点声音,都呢能够使孩子们的想象丰富起来,这小小的天窗便成了心灵飞翔的窗户。表达了孩子们对大自然奥妙的向往与追求,表现了其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9、《霜冷长河》中收录了关于友情、名誉、谣言、嫉妒、善良、年龄等诸多经典之作。这些作品风格平实自然,行文简洁流畅,充分显示了作者深厚的文字功底和丰富的人生阅历,以及对社会现实和真实人性的深入思考。
10、《千年一叹》是余秋雨先生的又一力作,与以往不同的是,这是一本日记。在千年之交的时候,余秋雨先生随香港凤凰卫视"千禧之旅"越野车队跋涉四万公里,这本书完全记录了四万行程中的经历。在本书中,作者以感伤、厚重而平实,却不失优美的语言,记录了伊斯兰文明、两河文明、阿拉伯文明、印度文明、古埃及文明、希伯来文明等文明的衰落,并探讨了衰落的根本原因,在对比中又逐渐找到了中华文明之所以延续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