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兔子已死,那狗也没用了,不如烹了吃了。把鸟打尽了,打完了,那良弓就没有用处了。
这里是指一个人失去了利用价值,就被杀掉或者落下个比别人更惨的下场。
出自:
《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范蠡遂去,自齐遗大夫种书曰:「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越王为人长颈鸟喙,可与共患难,不可与共乐。子何不去?」种见书,称病不朝。人或谗种且作乱,越王乃赐种剑曰:「子教寡人伐吴七术,寡人用其三而败吴,其四在子,子为我从先王试之。」种遂自杀。又《淮阴侯列传》:“果若人言,‘狡兔死,走狗烹;高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天下已定,我固当烹!”
翻译:
范蠡即离开了越国,从齐国给大夫文种写了一封信,信上说:“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勾践颈项特别长而嘴像鹰嘴,这种人只可共患难不可共享乐,你最好尽快离开他。”文种看完信后,便称病不再入朝。后来有人向越王进谗言说文种将要作乱,越王勾践便送给文种一把剑,对他说:“你教给我七个灭人国家的方法,我只用了三个就把吴国灭掉了,还剩下四个方法,你替我从先王开始试下吧。”文种于是自杀了。
范蠡为早期道家学者,楚学开拓者之一。被后人尊称为“商圣”,"南阳五圣"之一。虽出身贫贱,但是博学多才,与楚宛令文种相识、相交甚深。因不满当时楚国政治黑暗、非贵族不得入仕而一起投奔越国,辅佐越国勾践。
传说他帮助勾践兴越国,灭吴国,一雪会稽之耻。范蠡深谙鸟尽弓藏,兔死狗烹的道理。“吴王亡身余杭山,越王摆宴姑苏台。”举国欢庆之时,范蠡功成身退,浪迹天涯。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 飞鸟尽良弓藏
意思是兔子死了,不需要再抓兔子了,就把原来抓兔子的狗给吃了,天上的鸟打光了,原来用来射鸟的弓就藏起来了,用不着了。概括起来就是没有用的东西就不会留着。
跟过河拆桥、卸磨杀驴一个意思。
汉朝刘邦平定天下之后屠杀开国功臣就是这个道理。
扩展资料:
鸟尽弓藏兔死狗烹的典故:
春秋时期,吴国和越国都要争相当霸主。最初的时候,越国实力不足,向吴国求和臣服。经过勾践十年卧薪尝胆,大肆改革整顿,有效运用文种、范蠡等人,国势逐渐好转,最后一举歼灭吴国,一雪前耻。吴王夫差弃城逃走,但是仍不甘心,在此期间多次向越国求和。
当时的大功臣文种和范蠡自然是不会善罢甘休,要一战到底,彻底歼灭吴国。吴王夫差无奈,给范蠡写了一封信:
“飞鸟被杀光了,弓箭自然得藏起来;兔子都猎光了,猎狗再无用处,可以杀来吃了;敌国灭亡了,帮助君主出谋划策夺天下的谋臣也就没了用处。两位为什么不让吴国存留下来,好让自己日后有个转圜的余地呢?”
文种、范蠡自然是忠心耿耿的待在越王勾践身边,并且一举将吴国灭亡。眼看大势已去,吴王夫差拔剑自刎。勾践灭掉吴国之后,举行所谓的庆功宴之时,发现大功臣范蠡没有到场,不知去向。勾践派人寻找,第二天在太湖边上找到了范蠡的外衣,于是人们就想当然的以为范蠡是投湖自尽。没过多久,文种收到一封信,上面写着:
“飞鸟被杀光了,弓箭自然得藏起来;兔子都猎光了,猎狗再无用处,可以杀来吃了;现在吴国已经灭亡,身为谋臣的我们再无用武之地。而且就越王为人而言,只能‘共患难’,不能‘同享安乐’。文种大夫至今还不离去,难免日后会招致杀身之祸。”
至此,文种才知道范蠡还活着,只是隐居在某个地方。对于范蠡的忠告,文种不全相信,但是他也开始称病不上朝。日子久了,越王勾践就起了疑心。某一日,越王勾践来到文种家中探病,走的时候留下一把剑。文种仔细一看,剑鞘上刻着“属镂”二字,恰好是当年吴王夫差逼迫忠臣伍子胥自杀时所用的那把剑。
自此,文种明白越王的意思,悔不当初。要是听了范蠡的话,何至于落得今天的下场。
无奈之下,文种只得拔剑自刎,遗恨终身。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鸟尽弓藏,兔死狗烹
意思是:狡猾的兔子一死,狗也很快成为人们的食物。鸟被打尽的时候,人们把良弓也束之高阁不用了。比喻被人利用后,失去利用价值的下场。
出自《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范蠡遂去,自齐遗大夫种书曰: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越王为人长颈鸟喙,可与共患难,不可与共乐。子何不去?种见书,称病不朝。人或谗种且作乱,越王乃赐种剑曰:子教寡人伐吴七术,寡人用其三而败吴,其四在子,子为我从先王试之。种遂自杀。又《淮阴侯列传》:“果若人言,‘狡兔死,走狗烹;高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天下已定,我固当烹!”
扩展资料:
飞鸟尽良弓藏成语典故
这一成语也比喻西汉时刘邦将一些建国时建功立业的大将们悉数杀光的情形。刘邦当皇帝后为削弱韩信的势力,把当时是"齐王"的韩信徒封为"楚王",使其远离自己的发迹之地,然后又有人适时告发韩信"谋反",刘邦又再将他贬为"淮阴侯",不出几个月皇后吕雉又以谋反之名将韩信诱至长乐宫杀死。刘邦于公元前202年得天下,韩信于公元前196年身首异处,这对共过患难的君臣在天下大定之后只相处了五年多一点的时间,韩信在临刑之前发出了“狡兔死,良狗烹;高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的浩叹。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飞鸟尽良弓藏
意思是:把鸟打尽了,打完了,那良弓就没有用处了,兔子已死,那狗也没用了,不如烹了吃了。这里是指一个人失去了利用价值,就被杀掉或者落下个比别人更惨的下场。
读音:fei niao jin,liang gong cang,jiao tu si,zou gou peng
出处:出自《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范蠡遂去,自齐遗大夫种书曰:「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越王为人长颈鸟喙,可与共患难,不可与共乐。子何不去?」
扩展资料:
成语典故
范蠡离开了越王,从齐国给大夫种发来一封信。信中说:“飞鸟被杀尽了,那么好的弓就被收藏起来了;狡兔都杀死了,那么猎狗就可以烹食了。越王是长颈鸟嘴,只可以与他共患难,不可以与他共享乐,你为何不离去?”
文种看完信后,便称病不再入朝。后来有人向越王进谗言说文种将要作乱,越王勾践便送给文种一把剑,对他说:“你教给我七个灭人国家的方法,我只用了三个就把吴国灭掉了,还剩下四个方法,你替我从先王开始试下吧。”文种于是自杀了。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飞鸟尽良弓藏
意思是:狡猾的兔子一死,狗也很快成为人们的食物。鸟被打尽的时候,人们把良弓也束之高阁不用了。比喻被人利用后,失去利用价值的下场。
出自《史记·越王勾践世家》
原文选段:
范蠡遂去,自齐遗大夫种书曰:“蜚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越王为人长颈鸟喙,可与共患难,不可与共乐。子何不去?”种见书,称病不朝。人或谗种且作乱,越王乃赐种剑曰:“子教寡人伐吴七术,寡人用其三而败吴,其四在子,子为我从先王试之。”种遂自杀。
译文:
范蠡于是离开了越王,从齐国给大夫种发来一封信。信中说:“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越王是长颈鸟嘴,只可以与之共患难,不可以与之共享乐,你为何不离去?”种看过信后,声称有病不再上朝。有人中伤种将要作乱,越王就赏赐给种一把剑说:“你教给我攻伐吴国的七条计策,我只采用三条就打败了吴国,那四条还在你那里,你替我去到先王面前尝试一下那四条吧!”种于是自杀身亡。
扩展资料:
成语典故
韩信
这一成语也比喻西汉时刘邦将一些建国时建功立业的大将们悉数杀光的情形。刘邦当皇帝后为削弱韩信的势力,把当时是"齐王"的韩信徒封为"楚王",使其远离自己的发迹之地,然后又有人适时告发韩信"谋反",刘邦又再将他贬为"淮阴侯"。
不出几个月皇后吕雉又以谋反之名将韩信诱至长乐宫杀死。刘邦于公元前202年得天下,韩信于公元前196年身首异处,这对共过患难的君臣在天下大定之后只相处了五年多一点的时间,韩信在临刑之前发出了“狡兔死,良狗烹;高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的浩叹。
参考资料:飞鸟尽良弓藏——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