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我也是2010届的,对于中考,我也担心害怕,尽管自己能够考上,但就是怕自己考不好,让父母老师失望,月考·周考和自己以往的成绩相差甚远,真担心考不上尖子班。 还有几天时间,我也像你那样想过,但是,中考还要有良好的精神状态呀,只有根据自身情况,做到学形兼备,效率才会提高呀,不是每个人都要熬到深夜学习才会好起来的。时间比较紧,还要抓住自己的薄弱环节,不能盲目复习。 调整好精神状态,微笑着迎接中考吧。 希望你能考出满意的成绩!
心态很重要。不要心烦,心烦就会乱。心态决定很多事。
07年到09年的陕西省历史中考试题整体来看是本着“正确导向、重视基础、强调能力、全面考查、科学规范”的原则。试题难度在逐年增加,试题内容不回避当年的热点问题,地方史在考查中有一定的分布。
一、试卷命题的主线索清晰。
07年这套试卷以中华民族文明的发展与交流为主线索,突出了中华民族文化与世界文化间的交流与发展,以及它们对中国乃至世界所产生的巨大影响和作用。如(2007年陕西省)13题我国历史上派遣张骞出使西域的是;(2007年陕西省)18题 学完中国现代史后,小华同学得出这样的认识: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下列叙述能够体现这一认识的有;(2007年陕西省)21题中外交流。
2008年这套试题人类文明发展是其主题。例如13、都江堰、17题的郑和、18题的新航路、22题的世界三大思想家、23题铁路发展史。
2009年国家的独立与民族的统一为主题。例如14题明清维护国家统一、19题的中外制度维护统一、20题法国、俄国通过不同方式维护国家统一和发展、21题共产党发展历程。
二、注重对基础知识的考查,突出三维目标的考查
三套试题都非常注重对基础知识的考查,了解和掌握历史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是历史学科的基本功,是中考着重考查的内容。历史基本知识包括重要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历史概念和历史线索;历史基本技能包括对重要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时间、地点、文献的正确表述,对重要历史地图、图像的识别;正确阐述或说明、简要评述重大历史事件、历史人物活动的背景、内容、作用和意义。
三、注重关注社会现实和热点问题
历史事件和社会热点的结合是这三套试题共同的特点,从三套试卷我们可以看出陕西省中考历史命题没有回避热点的情况。例如07年的16题卢沟桥事变、08年13题都江堰(5。12)、21题的奥运切入;09年看似没有明显的热点试题,但是第13题墨子的“兼爱、非攻”反映出的是当今和平、发展的主题。第14题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统一反映出对于今天的民族问题我们应该具有什么样的认识。第15题土地改革反映了民生问题。第16题则通过20世纪初的经济危机影射今天的金融风暴。
四、注重对知识的综合性、开放性考查
历史知识涉及学科领域广泛,知识综合性强。三套试题都充分体现了对历史知识的综合性考查,如古今的综合、中外的综合、专题的综合等,这种综合的跨度、广度、深度均充分体现了历史学科的特点;同时,试题的开放性程度较高,占全卷的30%。因此,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面向国际的意识,是今年试题的最大特点。
五、注重地方特色,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08年的15题(西安事变)、21①题(丝绸之路),通过对陕西历史上有代表性的两个事件的考查,意图使学生了解家乡,培养热爱家乡的情感和长大建设家乡的责任感。这点整体上在命题方面比较薄弱,在后面的考试中应该会重视起来。
基于以上的分析,在这里笔者就初三历史的教学和复习中应注意的一些方面谈一些不成熟的看法。
一、基础知识不牢固可以说是部分学生的一大硬伤。
由于是开卷考试,题目不可能是过于直白的,而往往是提供材料或创设情景,通过引用知识卡片、漫画、示意图、以及发表宣言等等形式让学生经过对比、分析、概括后才能得到正确的答案。有鉴于此,对基础知识的把握就显得更为重要,对比、分析、概括都需要建立在扎实的基础之上。因此在教学中应始终将侧重基础知识的掌握做为基本功来抓,紧扣教材和提纲,理清思路,把所学知识条理化和模块化。不仅要掌握每个具体知识点,更要把握每个历史时期的阶段性特征,善于从整体上理清知识脉络,避免只看树木不见森林。理清线索,突出重点,点面结合。
09年中考就其形式看,给人最大的一个感受就是大量图片和翔实的文字材料。因此,要善于从各种材料中(图片、表格、文字)提取有效信息和关键词,有的放矢,并结合课本相关知识点进行阐释,材料出自课外的可能性较大,但万变不离其宗,不管怎样变,内容还是最终回归课本。
因此,要培养训练学生能够熟练快捷的将考点定位,从操作步骤上说,可以分为三小步:首先是定方向,确定该考点是哪一学年所学。其次是选定教材,根据每册教材的前后断代进行,应熟练化、自动化。最后是根据目录精确定位。打开相应教材的目录,快速确定该知识点是属于那一课,并立即定位。从教法上说,主要从两方面加以训练:一是根据目录查找考核点的能力。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将教材划分为各个单元;二是训练学生的速度.。
二、注意理论与实际的相结合,强调能力。
开卷考试的特点是在考察基础知识的同时,寻求历史与现实的最佳结合点,比较注意知识点的相互联系和综合。随着中考越来越趋向交叉性、综合性,主要以时政热点,历史渊源等综合命题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只要我们学会运用历史知识分析,准确把握知识点之间和知识点与热点间的联系,热点问题不回避,图表寓于其中,考前梳理基础知识,解晰重点,把握开卷考试的开放性特点,此类问题解决起来问题不大。
三、重视乡土史的复习和重大历史事件的周年复习。
陕西是革命老区,红色资源丰富,这也是教学和复习中一个要关注的地方。比如说西安事变、长征等。同时还应注意相关知识点的整合,形成一个知识链,不能简单的就该事件谈该事件,应注意横向与纵向的联系。
四、强调探究性,看重创新能力,引导培养创新意识和发散思维,根据材料得出结论。
比如说材料题、识图题,多考察人物或事件,应重视将材料题与识图题结合起来,即将图形做为原始材料,进行设问,让考生从图形和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并结合课本上的内容归纳、概括、提升,透过像看本质。
五、注重历史的教育功能,在感知整理历史知识,分析探究历史认识的同时总结升华历史情感。
07到09年的试题中充分体现了这一点,三大综合题当中都涉及了此精神。
六、平时一定要加强学生应试方法的训练。
诸如审题意识、细心程度、对关键词的把握、答题一定要字迹工整、语言规范、条理清晰、最忌讳“眉毛胡子一把抓”。在平时教学中要多次强调考试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合理把握时间和答题的节奏,认真审题,先易后难,尤其是在做综合题是更要注意,先看问题,再读材料,有针对性的寻找相关重要信息点并迅速定位,找到课本上的相关知识点,善于捕捉材料中有效信息,并要注意材料的出处。要善于把握知识的迁移,切忌只看一方面,一定要将材料和课本上的知识点相结合来做答(审、读、链、答)。总结答案要文字表达清晰,切忌杂乱无章,更忌答非所问,要讲究答题的条理性,点点明确(标题化、序号化、规范化)。
命题启示:选做题的出现,给学生更多的选择,降低了试题的难度,但考生要注意选做题的要求。
09年的试卷中客观性试题(选择题)减少为6题12分,而主观性试题(非选择题)则增加到28分。反映出在今后的历史考查中,材料信息的容量将加大,培养学生如何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运用所学知识,判断、归纳、比较、概括等方法论证问题的能力要求将进一步得到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