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浴缸事件:身为牛津化学系高材生的福尔摩斯,发现浴缸上有残留的硫酸铜结晶,就知道布莱克伍德使用的化学杀人方法!当时的英国贵族,都习惯用纯铜铸造浴盆,布莱克伍德利用这点,让铜与水反应,使父亲重金属中毒而亡。
铜虽然不算毒药,但却属于有毒重金属,能抑制中枢神经,人接触高浓度的铜盐溶液,就会丧失活动能力。可是高中化学课讲过,铜与水是不轻易发生反应的,所以有很多日常生活的器皿都用铜打造,那铜是怎么进到水里去的呢--问题出在水上,布莱克伍德在洗澡水中加入了硫酸,硫酸无嗅无味,可以和铜缓慢反应,而热水又能加速这一反应,于是洗澡水变成了一盆硫酸铜溶液!(注意:洗澡水的沸腾状是由放入的硫酸引起的)
2.墓碑胶水事件:看着满地的石头碎屑,福尔摩斯捡起一块舔了舔,顿时明白了其中的奥秘。原来,布莱克伍德事先就把石板敲碎,再用蜂蜜和鸡蛋做胶水,把碎石板粘好!用这种胶水粘石板,外表是看不出痕迹的,但轻轻一推,石板就又碎开了,再经过一场大雨,这些天然胶水又被冲刷干净,不留任何痕迹,让人以为布莱克伍德有神力...
用蜂蜜和鸡蛋混合做胶水,早在古埃及就出现了,它就像中国粘陶瓷用的蒜汁,都属于“粘东西看不出痕迹,遇水就失效”型胶水,而且黏合力比动物皮骨熬出的胶差远了,主要用来粘莎草纸。其实在古时候,粘东西都是靠一些有黏性的食物,像浆糊;肉皮等,而古代修筑城墙为了让城砖粘得更牢固,都要在石灰中加入糯米粉做补充黏合剂。(长城屹立千年而不倒,或许就有糯米粉的功劳!)
4.诈死事件:布莱克伍德死而复生,让名医华生颜面扫地,更令他摸不着头脑,因为是他亲自宣布确认布莱克伍德已没有脉搏,宣布他死亡。直到福尔摩斯联想到侏儒实验室里的杜鹃花叶,才明白他是靠杜鹃花叶中,有麻醉效果的杜鹃花毒素做到“瞒天过海”的!
世界上杜鹃花的种类共有600多种,其中很多是有毒性的。花叶中的杜鹃花毒素,能改变细胞膜上钠离子的通透性,造成神经传导障碍。由于各种杜鹃花的毒素分子结构不同,毒性大小不一,轻者可以使人眩晕:麻木,重者顿时毙命!
相传,三国时期名医华佗发明的麻药“麻沸散”就是从一种产自中国西南,叫“羊踯躅”的杜鹃花中提取的,人服用后就好像喝醉酒一般,毫无知觉。而布莱克伍德用的杜鹃花是产自地中海;土耳其一带,毒性并不强,人吃下去后就进入一种无呼吸和脉搏的昏迷状态,但几天之后就会苏醒过来,也难怪连华生这样的名医也被骗了过去。
至于第三个,你说的是电影里的哪一段,请告诉我是哪一段,我会帮您解答!
后续问题的补充:
1.不是只有浓硫酸可以和铜反应,浓硫酸在放入水中时确实会出现沸腾状。但这并不是布莱克伍德父亲的死因,他是因为重金属中毒死亡的,浓硫酸的放入量不会很多,而且电影的浓硫酸浓度肯定也不是那么高,不一定就叫它浓硫酸,浓度可能不太高,但也不太低,但足够在热水环境下让它与铜反应,这可能需要稍长的时间,重金属的有毒物质慢慢麻痹布莱克伍德父亲的神经,使他逐渐失去知觉,而且当福尔摩斯赶到现场,洗澡水已经被伦敦警察局的人放光了,只能发现少许的硫酸铜结晶,所以颜色是不是蓝色他们并不知道,只能从硫酸铜结晶上入手。
如果把浓硫酸直接倒在人的皮肤上,才会被严重烧伤,但也不会被烧成焦碳,最多也就是血肉模糊,不成人形。更何况,电影里是将硫酸加入水中,硫酸会被稀释,不可能会被烧成焦碳,况且电影里加入的硫酸浓度和量都不会很高,从死者的死亡过程来看,是神经和知觉上的麻痹,以上可以说明他是重金属中毒而亡的。(浓硫酸的浓度不一定就非要是百分之九十八,不一定浓度是百分之九十八的硫酸才能被叫做浓硫酸,电影里不一定就是这种硫酸)
4.确实是杜鹃花毒素,这种东西在16~19世纪经常出现在各种小说和戏剧中,就比如最经典的莎士比亚《罗密欧与朱丽叶》里朱丽叶的假死,也是这种东西,很普遍的,呵呵。(我都有“麻沸散”佐证,你怎么还不信...)而且,电影里有提杜鹃花毒素的细节啊,福尔摩斯和华生赶到侏儒的实验室,侏儒实验室有很多东西,死蟾蜍之类的,其中在实验台上有一朵黑色的花,那就是用电被提炼过的杜鹃花,这个情节电影里很明显的呀。
3.这个我还在研究,因为电影我只看了一遍,还不太清楚,不过应该是生活中很常见的物质,会很好找。
你干嘛弄这么清楚,还一副很认真很着急的样子,你该不会有什么不良举动吧。“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法网恢恢,疏而不漏。”
你要知道,我不是为了这10分才答的,为了你这么点分,我至于费这么大劲么我,现在感觉真亏。
反正这个影片根本就和柯南道尔的不能相提并论,太次了,塑造的东西完全脱离了人物和那个时代,拍成现代侦探片还行,安到福尔摩斯身上简直玷污了他。楼主可以完全不用理会。
那是电影,是虚构的。
同学你就别太较真了吧,大侦探福尔摩斯貌似打的也不是推理牌,里面不合理的地方多了,反正也就圆谎过去就成了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