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马帝国如何干掉迦太基

2024-12-28 19:08:08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就在公元前4世纪,希腊逐步走向衰落后,罗马却在统一了意大利后走向了振兴,而他们下一步的目标同样是地中海。罗马人与迦太基人势必有一场你死我活的惨烈战争,而这场战争从公元前264年打开,一直到公元前146年彻底结束,前后历时近120年。因为罗马人称这些来自腓尼基的迦太基人为“布匿人”,因此,这场百年战争又被称为是“布匿战争”。
1第一次布匿战争的结果是:公元前260年,罗马舰队在西西里岛北部的米里海角取得了大胜。公元前256年,罗马远征迦太基,在获得一些胜利后撤回。公元前241年,迦太基舰队又在西西里岛西部被罗马舰队击败。曾经以海军傲视地中海的迦太基,数次败在罗马海军手下。在战争打了23年以后,迦太基于公元前241年向罗马求和,以迦太基全面撤出西西里岛和向罗马赔款为条件,结束了第一阶段的战争。 2、第二次布匿战争结果:迦太基被逼于公元前201年与罗马人签订了新的合约:迦太基失去了除非洲以外的一切领地,还将其引以为傲的舰队全部交给罗马,只允许保留10艘船防御海盗;此外,迦太基还要支付庞大的战争赔款,未经罗马允许,不得对外进行战争。这场战争一共打了16年,迦太基看似已经垂死,失去了与罗马一战的可能。
3、第三次布匿战争在第二次布匿战争过去半个世纪以后,迦太基又开始欣欣向荣,恢复了元气。公元前149年,为避免迦太基彻底复苏,罗马决定先发之人。他们派出一支8万余人的大军在北非登陆,并向迦太基提出了更加苛刻的条件:撤出城市,迁往内地。迦太基人拒绝了罗马的无理要求。双方进行了长达三年之久的围城战。最终,迦太基城内弹尽粮绝,被罗马攻陷。城内5万居民被卖为奴隶,城市也被夷为平地。据说罗马人还在迦太基的田野里撒了盐,以防止其死灰复燃。
作为曾经地中海最强的商业帝国,迦太基的陨落,其实不光是战争的原因。在战争背后,有更多的原因,值得今天的人们去深思,一个经济上空前强大的国家,为何会走向灭亡?
1、商业繁荣的负面后果迦太基人善于经商,他们务实、理性,强调个人意志,缺乏集体意识。因此,整个迦太基社会都在追求利润的最大化,在涉及到国家民族的问题上,自私自利的心理往往占了上风。在汉尼拔远征意大利时,多数迦太基人是犹豫的,更有许多富商公开指责汉尼拔挑起战端。他们认为,一旦开战,不仅要支付大量的军费,还会封锁海上的商路,这将极大影响自己的商业利益。而当汉尼拔提出不需要迦太基提供财力支持,还把攻占西班牙所获得的大量战利品运回迦太基时,唯利是图的商人们又立马改变了态度。在迦太基早期,迦太基人主要从事农业生产,尚有朴素的尚武精神,他们通过一系列开疆拓土,建立了自己的商业帝国。然而,等到商业贸易成熟以后,他们的心理也出现了变化,失去了开疆拓土的野心,也尽量避免战争,仅有的战争也只是维护商路的目的。 2、商业寡头的负面影响 在公元前3世纪早期,地中海上希腊人势力开始衰落,亚历山大帝国也已分裂,而罗马人正忙于统一意大利的战争,无暇顾及地中海的争夺。因此,在如此良好的外部环境中,迦太基几乎垄断了整个地中海的海上贸易。商人的地位一跃而起,并掌握了国家的权力,成为社会的“中流砥柱”。他们依托强大的国家实力和经济优势,建立了商业寡头统治。但这样的后果是,普通公民只片面追求个人的经济利益,认为国家都是那些商人寡头的,他们对迦太基普遍存在着保守和冷漠的心态。这也决定了在面对强大的外敌入侵时,迦太基难以形成强大的向心力。
3、内部势力的分崩离析 迦太基的经济结构,决定了它的统治阶层,是由商业寡头和大农庄主组成的二元结构。但是,在战争面前,二者存在着根本的利益分歧。大农庄主主张维护和巩固在非洲的既得利益,但商业寡头则将目光专注于海外,主张扩大海上利益。在第一次布匿战争期间,大农庄主占据了上风,他们忙于在非洲的领土扩张,甚至把驻守西西里岛的部分军队撤回,从而削弱了迦太基人的战斗力。第二次布匿战争期间,大农庄主与商业寡头之间的矛盾,使得汉尼拔的军队处于孤立无援的境地,商业寡头认为汉尼拔的战争将影响他们与地中海国家的贸易,因而急于结束战争,甚至不惜出卖国家利益,尽快与罗马缔结合约。等到第二次布匿战争失败以后,迦太基的海外贸易几乎断绝,担任执政官的商业寡头还试图通过征税来进一步挽救颓势,结果此举又加剧了他们与大农庄主之间的矛盾,引发了新的内部斗争。内部的倾轧进一步削弱了其自身的力量,在强大的罗马面前,这必然导致迦太基的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