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个故事:
听一日本朋友说他孩子幼儿园班里有个小孩,性格有点弱,不太爱说话,别的孩子拿他的玩具,他就哭,慢慢的其他孩子习惯惹他哭,老师也没太多精力一直哄他。孩子爸爸人很高大和善,知道自己孩子被欺负的事后,一次到学校跟老师说,给其他家长带个话,让其他孩子离他孩子远点,如果做不到,他会让那些孩子离他们父母远点。
之后他孩子一个人玩再没人欺负。后来听说孩子爸爸说,他其实是黑社会成员,他崇尚哪怕自己孩子在外面把别人打破头,他掏医药费,给人家赔礼道歉,也比被别人欺负,接受别人道歉好。有点跑题,意思只有一个,打和被打,二者之能择一的时候,选择打,后果大人承担,让孩子没有心理负担,以后孩子就有勇气面对一切。当然大人承担后果的同时也要让孩子明白是非和平衡,而不是任何情况下都出手。
作为家长都有这样的心理,既害怕自己的心肝宝贝被别的熊孩子欺负,又担心在自己的怂恿下,自己的孩子变成别人眼中欺负人的“熊孩子”。
首先,我们应该弄清楚孩子被打了,就是被欺负了吗?
先来看一个故事。莉莉和小静,是两个幼儿园的小女孩,平时非常要好。有一天,小静的妈妈去幼儿园接她放学时,却远远的看见莉莉和小静吵嘴了,争执中,莉莉一下把小静推到了地上扭头就走了。平时女儿都是家里的小公主,小静妈妈亲眼看见女儿居然被小朋友欺负,真是心都痛麻了。她一把冲过去抱起女儿,问她:“刚才莉莉推你,你怎么不还手啊!她这么欺负你,你还跟她做什么朋友啊!以后再也别跟她一块玩了!”小静从妈妈的怀里挣开,一屁股又坐回了地上,大声哭了起来……
我们喜欢用成人世界的规则,去对待孩子们的矛盾。可是,孩子眼中的世界是什么样子,其实很大程度上却取决于我们教他们怎么来看待。他们的情绪来得快也去得快,经常前一秒还相互推搡打来打去,下一秒就已经擦干眼泪重新手拉手去追来追去。
莉莉和小静,也许只是一次好朋友之间再正常不过的闹情绪,可是在小静妈妈看来,却是自己的孩子受到了欺负。妈妈要求小静应该“还手打回去”、“别跟她玩了”,对孩子是一种“对方在欺负你,你不打回去就是懦弱。你们不能再做朋友了”的心理暗示,这种暗示,让小静比被好朋友推了一把更加难受。这种暗示的结果,也许小静以后真的受了欺负,却也再不愿意告诉妈妈。
永远都不要小瞧“心理暗示”的作用。当我们的孩子还很弱小,不能保护自己时,家长的这些语言和行为,反而是一种对孩子的心理引导,让他们变得越来越懦弱、自卑。
孩子到底有没有“受到欺负”,不应该由我们来判断,而应该交回给孩子自己。如果对方孩子并没有用武力来达到目的并乐在其中的主观故意,我们的孩子也并没有在被打后产生委屈、恐惧、愤怒的情绪,那我们完全没有必要主动去引导孩子,让他们觉得自己“被欺负”了。不能因为总害怕自家孩子吃亏,就不惜扼杀孩子们单纯的友谊和快乐。
结语:你是怎样教育你家孩子的?
跟孩子沟通一下,问清楚到底是什么情况,再跟他们的老师沟通一下,让老师注意一下,多帮忙看着点,再跟打人的学生家长沟通一下这个情况,
帮他打回去
他是不知道怎么反击的。父母被打了怎么做,孩子也一样。你们自己会怎么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