厌离世间,又如何生起慈悲心,菩提心

2024-12-26 05:31:22
推荐回答(2个)
回答1:

现在的人,吝啬,嫉妒,有诸多的不善根,学好难,学坏容易,因此现在世界的人,很容易就堕入恶道。
我们厌离,实际上就是让我们断除对于轮回的贪欲,它并不是说,我讨厌某个人,我不喜欢吃苦这类型“厌”,而是对于轮回的厌离,楼上也是误解厌离心,我们一般使用“出离心”比较准确,就是表示佛教徒有这样一种发心:六道轮回太苦了,太恐怖了,我将放下对这世间一切的贪欲,证悟出离之道。如果这出离心再提升一层,我们称之为菩提心,它的发心即是:这六道轮回太苦了,太恐怖了,我不仅要独自觉悟,我也要带众生醒悟、出离。
菩提心按照学者的根性也分几种类型,分别是:损人利己、自利利他、损己利人。损人利己类型的菩提心发心者其菩提心类似这样:众生尚未觉悟,应该多让我得到一些,毕竟我在道上,因此众生应该帮助我成就,比如一些居士为非佛教徒解答佛法问题,收取好处费,我们不能说他没有菩提心,这也是一种菩提心的类型。自利利他型的典型代表就是观世音菩萨,除了利益众生,观音菩萨也因此获得了高度的名誉,众生的爱戴,这些感恩之心,也是观音菩萨的福田。第三种,损己利人,这类型菩提心一般人难以发起,有这种发心的人,甚至可能被人当成傻子、好欺负对待,这类型的人在佛门中也有一些实际案例,比如阿难尊者,他尚未成就佛道,却发心:我未得度,先度一切众生。(原文见《楞严经》)再比如地藏王菩萨,都是损己利人的典型。
慈悲心,则和菩提心、出离心不相关,可以说,是平行相关,慈悲心,就比如我们看到一只小虫子好可怜,想要拯救它,这就是慈悲,不过慈悲心不是说悲了就是慈悲,慈悲的重点和菩提心的损己利人类似,它不是以自我为中心的,比如有人对美女有慈悲心,对丑女则没有慈悲心,这就是重合心理,他对于美女的慈悲心是因为他对于美女的美色产生了贪爱,在这种贪爱之上产生了一种变态的慈悲,这种错误的认知,也可能对修行者本人产生伤害。
这里只是解释含义,实际修行的时候,出离心、慈悲心、菩提心都不一定是我们修行的范本,根据修行者根性的不同,应该修行不同的法门,对治自己的烦恼完成解脱,不过因为众生太多,没有时间和精力这样做,因此一切众生应该自己对自己负起责任,自度而不求度,或者说,随时自度,应缘求度。
修行的重点大家心知肚明,都是念佛,这就像大家同一起跑线,都知道目标了,都知道游戏规则了,然后真干就行了,老实听话的,几年就成就了,不老实的,一辈子没成功的也是有,所以想得度的人跟着我一起念“南无阿弥陀佛”。

回答2:

只有爱,你都讨厌这个世界了,你又怎能生菩提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