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对联(300字)

赏析对联(300字)上交作业
2024-12-13 20:57:06
推荐回答(2个)
回答1:

  请任选其一:

  新年纳余庆;
  嘉节号长春。
  这是五代十国蜀国国君孟昶的一幅桃符对联,也是我国有历史记载的第一副春联。《宋史蜀世家》云:“孟昶每岁除,命学士为词,题桃符,置寝门左右。末年,辛寅逊撰词,昶以其非工,自命笔云:‘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
  孟昶所书的这副对联是题写在桃符上的。题桃符乃古时风俗,元旦(即今春节)那天用桃木板写上传说中的“神荼”、“郁垒”二神名,悬挂门旁,以驱鬼避邪。据《山海经》记载,传说神荼、郁垒兄弟俩住在度朔山上大桃树下,这桃树曲蟠三千里,万鬼出没于东北方的鬼门。神荼、郁垒见有恶鬼,便把他们绑去喂虎。于是自春秋战国以来,人们便将神荼、郁垒视作“卫凶”的“门神”。直至孟昶在桃符上题写了对联后,桃符就由原来驱魔除鬼的字牌,变为作者用来表达某种主题思想的一种特殊文体,这便是“春联”的开端。一般认为,联语始于五代的后蜀。从这时起,过春节贴联语,渐成一种民间习俗。王安石《元日》诗“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足以证明这一点。
  从字面上看,“纳”即“享受”;“余庆”,旧指“先代的遗泽”,《易经•坤•文言》:“积善之家,必有余庆。”上联的大意是:新年享受着先代的遗泽.下联的大意是:佳节预示着春意常在。全连蕴含着喜迎新春、祈求幸福的意思。对联的头尾还嵌入新春两个字,中间嵌入了“嘉节”两个字,合起来“新春嘉节”,非常巧妙。
  这样看来,此联只不过是迎春祈福之辞,没有什么新意。况且,严格说来,此联在平仄上也不甚合律。尽管人们都认为它是迄今所见记载最早的联语,但它如此出名,并非由于它是首创,更不是因为艺术水平高,而是宋人认为它是谶语,预示了宋将灭蜀:公元964年春节,孟昶作此联,965年,宋太祖赵匡胤派兵统一了后蜀,将孟昶等掳走,同时委用了一个名叫吕余庆的人去做成都(原是后蜀的都城)的地方长官。另外,宋太祖已于建隆元年(公元960年)将每年的农历二月十六日自己的生日定名为“长春节”,即所谓“圣节”。孟昶降宋之时,正是宋太祖诞辰之日。这种情况与联语是一种巧合,还是预先知道,今亦不可考了。不过,孟昶写下的这副春联在我国对联发展史上留下了重要的一页,却是无可否认的。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
  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这是现悬于东林书院依庸堂内的一副著名对联。此联为明东林党领袖顾宪成所撰,后来人们用以提倡"读书不忘救国",至今仍有积极意义。上联将读书声和风雨声融为一体,既有诗意,又有深意。下联有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雄心壮志。风对雨,家对国,耳对心, 极其工整,特别是连用叠字,如闻书声琅琅 。总体的意思就是说:在这样的校园(书院)里,无论是周围环境的声音,还是读书的声音,都很好听。表示学生要好好读书。 第二句:但是光读好书,对一个读书人来说是不够的,小到家事,大到国家大事,都要关心。这对联是劝勉读书人要以救国为己任,其实就是“天下兴旺,匹夫有责”的意思。
  传闻当年被罢黜里居的顾宪成、高攀龙等人先后主盟东林书院,聚众讲学。讲学之余,往往评议朝政。顾宪成所撰的“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这副心怀远大抱负之名联,后被广为传诵,成为许多学人、志士的共同心声和座右铭。
  这副对联至今仍有启迪、教育意义,也就是要求读书人不仅要读好书,还要关心国家,关心政治,关心天下之事,多用心用体会世间百态,学以致用,而不要死读书,读死书。

  孙行者;
  胡适之。

  孙行者;
  祖冲之。
  清华大学1932年入学考试国文试题,由陈寅恪教授命题,曾经出过一个三字的上联:“孙行者”。据说只有一位考生对得最精彩,对句是:“胡适之”。
  孙行者、胡适之,都是人名;一古一今、一武一文、一虚一实、一神一凡,又都是名人;这两个名人,可以说,又都是赴西天的取经人。这是意对。胡、孙,都是猴子的别名,是名词;行、适,都有走动的意思,是动词;者、之,都是文言虚词。这是文对。讲音韵:平仄仄,仄平平,是格律对。这副三字的对联,真是言简意赅、妙趣横生、对仗工整、自然天成。
  实际上最佳答案应该是“祖冲之”。因为“祖”对“孙”更工整。 所以“孙行者”对“祖冲之”,梁羽生先生在《名联谈趣》中认为“祖冲之”对“孙行者”最佳,乃天造地设。
  其实事情没有传闻那样繁复,答案就在陈寅恪先生的文字里:1965年,76岁的陈寅恪先生追忆昔日命题经过夫子自道,“其对子之题为‘孙行者’,因苏东坡诗有‘前生恐是卢行者,后学过呼韩退之’。‘韩卢’为犬名,‘行’与‘退’皆步履进退之动词,‘者’与‘之’俱为虚字。东坡此联可称极中国对仗文学之能事”,又说,“寅恪所以以‘孙行者’为对子之题者,实欲应试者以‘胡适之’对‘孙行者”。盖猴狲乃猿猴,而‘行者’与‘适之’意义音韵皆可相对。陈寅老的及门弟子卞僧慧谈及此事,指证当年出版的《清华暑期周刊》,阐明陈先生命题的深意,“欲借此以发见聪明博闻的特殊人才”,而那些“辗转传闻,或又杂以臆想,不免失真”。
  一段文字公案应可了断,而余闻依然流传。辗转传承者似乎从“祖冲之”、“王引之”与“胡适之”的比较里发现中国对仗文学的精深,从而获取审美上的享受;又似乎从陈寅恪先生改变初衷、服膺创造的传闻里,感受一代学者的亮节高风。唯一遗憾的是我们还是不够了解陈寅恪先生的盖世才情,因为我们不敢肯定原拟就是“胡适之”。假如我们认真捧读陈先生的著作,我们应该相信,那个最为精彩的对句本来属于陈寅恪。

回答2:

上联:虚心竹有低头叶
下联:傲骨梅无仰面花
这副春联意思是竹子内心谦逊才向人虚心低头,梅花高傲不屈从不仰面拍马逢迎.此联以物喻人,托物言志.抓住梅竹特点,展现人的美好心灵.上联“有低头叶”,指竹不倨傲自矜,虚心有节.下联“无仰面花”,指梅不媚俗向上的骨气品格.此连语言朴实,构思巧妙.寓意深刻,对仗精工,堪称佳作.
竹中空有节,它的叶子都是两两相对向下生长的,好象一个“个”字,所以说它“虚心”“低头”,“低首虚心”既描竹的外在自然状态,又指人的内在精神品德,二者异质同结构相对应;下联赞梅.梅,不惧冰霜,迎风斗寒傲雪开,所以称梅有傲骨,而且梅还有一个特征,它的花都开在枝的阳面,一律朝上,从无在阴面朝下的,其他的花就不一定(如桃花就有朝下开的花,所以被斥为“轻薄”).因此说“无两面枝”,梅的这种形象特征与人们所赞扬的不向恶势力低头,表里如一的正直人格又是异质同构的.联语虽然是咏竹赞梅,实际上是为人写照、为己写照.上联说的是治学的精神,下联说的是做人的品格.郑板桥在学术上诗书画三绝,在为人上傲岸耿直,在他身上,后人不是看到了竹的精神、梅的风格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