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人称为黑珍珠的大溪地珍珠,是南海法属波利尼亚境内盐湖的特产。澳大利亚和南美洲之间的南太平洋,有一系列珊瑚岛屿。这一带盛产“黑嘴唇〕珍珠贝,一种会分泌灰色和黑色珍珠质层的软体动物。
据传说,和平与丰产之神Oro踏着彩虹来到凡境,把此珍珠贝TeUfi献给人类。也有传奇说OrO把贝中珍珠送给漂亮的公主BoraBora作为他对公主爱情的象征,还有一种说法,珊瑚精灵Okana和沙神Uaro为TeUfi珍珠贝披土一件锦袍,让它闪耀着波利尼亚水域里万千鱼儿的色彩。
TeUfi的学名是珠母贝。在上世纪为满足欧洲钮扣工业的需要,它和无数其他牡蛎在Tuamotu和冈比亚一带的盐湖内被大量采摘。这两个群岛是法属波利尼亚五个群岛其中的两个。
当赤身的采贝者在近三十米深,常有鲨鱼出没的水域裹打捞珍珠时,偶然会发现异常珍贵的天然黑珍珠。但这种发现是非常难得的:每打开15,000只牡蛎才找到一颗天然珍珠。黑珍珠早在人工养殖前就有了罕有和珍贵的名声。历来各国皇家贵族都喜欢佩戴嵌有黑珍珠的首饰,这使它享有“皇后之珠”和“珠中皇后的美誉”。这种天然黑珍珠中最负盛名的一枚叫Azra,是俄国沙皇御用首饰中一条项链上的中心装饰。在中国古代黑珍珠象征智慧,并被守卫在龙齿之间,谁想得到黑珍珠,谁就要先征服巨龙。
六十年代,由于牡蛎滩出现滥捕现象,法属波利尼亚的天然珍珠濒于绝种,导致采珠作业停顿。在一九六一年,人工养殖实验在BoraBora岛上的盐湖开始进行,一九六三年的大丰收证实了于该区发展珍珠养殖业的可行性。不少养殖场在Manihi、 Marutea、 Mangareva各岛上相继建立。养殖珍珠贝的过程很长,而且,因为珍珠贝苗根容易死亡,所以在养殖过程中需要细心培育。“黑嘴唇”珍珠贝生活在波利尼亚盐湖的珊瑚中,每年定时产下卵子并在水底受精。这些名为蚝卵的贝苗四处蜉蝣一个月,有些粘在珊瑚上生长,而另一些则死亡并被埋进沙里。珍珠养殖人在水底投放采苗附着器来搜集天然繁殖的贝苗,然后用三年时间在水底培养。在这三年中,珍珠贝被细心培育,并需要清洗数次。当珍珠贝育成时便可接受插核施术,其目的是刺激贝体的外套膜做出珍珠质层的分泌而渐渐形成珍珠。整个过程包括在珍珠贝内植入一个球形珠核及从另外一只珍珠贝取出一小块外膜细胞片,在这之后几年,它可能会把珠核视作入侵物,用珍珠液将它一层一层地包裹起,亦有可能把它排出珍珠贝之外。在收获时必须小心取出珍珠,然后把珍珠贝放回湖中。这个过程听似简单,可是这类软体动物柔软纤弱,每一百只接受抽核施术的珍珠目,只有三十只会产下珍珠,而且其中只有一两颗会成为十全十美的产品。珍珠在养殖过程容易受天气和水质影响,如龙卷风或水温上升。正是这些因素,导致不规则形,半不规则形与环状珍珠的形成。也正是这些因素,完美的珍珠十分罕见。养殖人结合二十多年丰富经验,对贝种的精心培养,配合天时地利,使大溪地珍珠的培育得以重新恢复。
在大溪地黑珍珠进入市场的初期,因为市面上早有白珍珠被人工染成黑色或灰色这一现实作为竞争,反应并不热烈。但随着美国宝石学院(Gemological Institute of America)正式公认大溪地养殖珍珠的天然色泽,和国际珠宝首饰联合会(CIBJO)开始使用“大溪地人工养殖珍珠“这个商业名称,它的国际知名度便大为增进。在一九七七年至一九九四年间,法属波利尼亚的珍珠出口量由六公斤暴升至2,8l5公斤。与此同时,产品外销价值更由USD 2,000增至USD 208亿。虽然大溪地养殖珍珠销量出人意料的高速发展,但它们的产量还不到全球珍珠产量的百份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