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问的是自贡天车,楼上答得是行车,完全是两码事。
自贡天车是将若干杉木连结,以竹篾绳捆扎成的木头支架,竖于盐井的井口,天车的顶部装有滑轮,底部也有巨大的转轮,用于采卤、淘井、治井。四川自贡在近两千年的盐业生产过程中,遗存有一大批古井、天车,鼎盛时期,数以万计,最高的大德井高达118米。天车井架十分壮观,不管从采卤或者古建筑角度来说,都是盐都自贡特有的、不可多得的文物。据史书记载,自贡在近两千年的盐业生产过程中,遗存有一大批古井、天车,1914年仅自流井就有“水火两井共960眼”,而废井则有11800多眼,所以流传有“自流井盐井(天车)多如麻筛”的说法。2006年2月12日,被称为自贡标志的“东方埃菲尔铁塔”——“天车”模型和燊海井模型双双在当天开幕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展上亮相。
自贡天车,不论是它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真的是让人感概万千……
由于天车结构复杂,它们一个个都是庞然大物,有的高达数十公尺,拔地而起,直入云天,气势雄伟,令人叹为观止。可谁能想到,天车的前身是既原始又简陋,几乎到了令人难以置信的地步,然而正是这些原始简陋的井架,却闪烁着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光芒。制盐史上第一个井架起于何时,已无从考据。
现在人们能见到的最早的井架,是1956年成都附近羊子山出土的东汉墓《汉代制盐画像砖》上的图案。图中,井上置四脚方形层楼架,架顶有一固定滑轮,长绳通过滑轮,两端各系一桶,四个劳动者立于两侧,相向协力,一桶入井汲水,一桶汲满拽出,一上一下,如此反复,盐卤便源源不断被采汲出来。这是有据可依的我们祖先最早利用井架汲卤的情景。这时的井架,还没有担负凿井的功能。据《华阳国志·蜀志》载,早在秦昭王时期,蜀守李冰“穿广都盐井诸陂池”,开始了井盐生产。“广都”系指今成都、双流一带,“陂池”是指很浅的盐井。当时的盐井很浅,井口大,很像池子,似无须运用杠杆机械。
最令盐都人引以自豪的,是燊海井这口被称作世界上第一口最早由人工钻凿的超千米深井。它在钻井技术之上,堪称世界之最。该井开钻于清代道光十五年(公元1835年),历时3年,方始凿成。井深1001.42米,既产卤,又产气。
1988年,燊海井正式被四川省人民政府列为全国重点保护文物。井灶修葺一新,恢复了当年用牛汲卤,用井里产的低压天然气熬盐的真实情景;保留了那巍然挺立,用一根根圆木、蔑索捆制而成的、高达18.3米的“天车”;运用杠杆原理,由数人在碓架上一脚脚蹬踩冲击打井的木碓架。这座古盐井的旧遗迹对外开放,供中外游人参观。
桥式起重机是横架于车间、仓库和料场上空进行物料吊运的起重设备。由于它的两端坐落在高大的水泥柱或者金属支架上,形状似桥,所以又称“天车”或者“行车”。
在两个跨之间架着的一个钢结构横梁,此横梁带有轮子,电驱动在固定的轨道上,可操作的行车就叫天车。
天车也叫桥式起重机,在冶金等行业应用比较广泛,属于特种起重设备
行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