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认真分析、准确、全面把握所给材料:
这是做好题目的基本前提。那么,我们该如何准确、全面把握材料呢?首先,不管是一个材料还是多个材料,我们在分析的时候,应该分别分析,如果是多个材料,我们还需要找出材料与材料之间的关系。其次,我们应该准确地用所学的经济、哲学、政治常识的术语或理论概括出材料的中心思想,这是审题当中重要的一环,也是我们能否准确答题的关键,学生往往在这个环节中把握材料有难度,需要在平常的做题当中勤于训练,以求熟能生巧。最后,应该用笔划出题目中的关键词,因为这些关键词对理解题目与答题都很重要。
比如,2004年江苏卷第35题:近几年来,食品安全问题受到社会越多的关注。“毒火腿”、“注水肉”、“劣质奶粉”、“有毒粉丝”等事件接连被曝光和查处。这些事件,严重破坏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对人们的身体健康构成了严重的威胁。这则材料的中心思想就是:“商家的制假售假行为破坏了市场经济秩序,损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而这个题目的关键词就是“破坏市场经济秩序”,到此为止,我们仅仅完成了审题的第一步。
二、准确把握题目的问法、角度及答题方法:
怎么办,是近年高考题目的难点,也是考察学生能力的一种重要提问方式,所以我们应该特别注意。对于这类题目,第一,我们要准确把握问题的角度,这是切题的关键,第二,就是答法,这类题目的答法,要求我们首先弄清楚怎么办的主语是什么,比如1997年第37题:该地区在脱贫过程中是怎样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在此,我们首先要知道“实际,”是什么,那么我们就怎么做,实际、实事是什么呢?我们从理论上分析,实际就是普遍联系的、变化发展的、一分为二的,所以,我们要做到从实际出发就要坚持联系的观点、发展的观点、一分为二的观点,而要做到这一点,我们还必须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这样,我们再结合材料,就可以做出正确答案了。
再比如,2004年江苏卷的第35题:运用市场经济的法制性特征的知识,说明怎样才能有效地防止此类现象的发生。这就是一个典型的怎么办的问。题目的角度是学生比较容易忽视的一个问题,我们再就这个题目而言,它明确要求用市场经济的法制性特征的知识来回答问题。至此,这个问题的答案就明朗了,我们同样用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这一思路来回答问题就可以了,即什么是市场经济的法制性,为什么要加强市场经济的法制性,以及如何加强市场经济的法制性。我们看一下参考答案:(1)市场经济的法制性,是指社会经济运行有健全的法制基础,生产者和经营者的经济活动必须依据市场经济法律、法规进行。(2)为了维护公平竞争,国家要严格执法,依法打击扰乱和破坏市场秩序的行为。(3)消费者要增强权利意识,依法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答案正是如此回答的。
三、准确使用经济、哲学、政治常识的术语:
首先,在平常的学习中,要熟记书上的理论,有些同学在理解上的功夫比较多,而忽视记忆,其实,理解和记忆是学习中密不可分的两个方面,不可偏废。平常的学习,功夫一定要下足,当然,也不可陷入死记硬背中去。必须把两者结合起来。
其次,在审题中,一定要用经济、哲学、政治常识的术语概括出题目的中心思想,这当然也需要平常的练习,熟能生巧,是做题的一个重要的方法。
总之,做简答题与论述题,除了教材熟悉之外,要想获得较高的分数,我们一定要通过平常的练习,来提高我们的答题技巧,从而做到不丢冤枉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