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公平?
这本书是关于政治哲学的核心问题:Justice (公平)。书的标题是 What's the Right Thing to Do?。可究竟什么才是 Right Thing? 在阅读的过程中,我迷惑了很多次。
例1)你开着一辆车在轨道上行驶,突然发现刹车失灵而前往不远有四个人在铁轨上。同时有个岔道,在这个方向铁轨上只有一个人。你应该为了避免更多人(4人)的死亡而扭转方向盘去撞死较少人(1个人)吗?
例2)同样这部刹车失灵的车,同样前往铁轨4个人。这次你不是开车而是站在车上方的桥上。你旁边站着一个胖壮的人。如果你把这个人推下桥在车前方,他体积重量较大可以有效减缓车速,并救下前方4个人。那么你应该为了救4个人把这个人推向死亡吗?
究竟什么是正确,什么又是公平?我斗胆把进行判断的人分为三类:1)被动陷入某种既定基础,在此基础上毫不怀疑的判断;2)对因教育工作经历而产生的既定基础,能够产生怀疑,并也能够从中抽离探索另一种可能性 3)没有任何既定基础,所有判断完全高于人类“小我”的约束……
对于普通人群,懵懵懂懂处于第一类问题不大,毕竟这类人的判断影响范围很小。但如果是参政人员,决策和判断会直接影响到社会公平,此类人就必须至少具备第二类人的素质,同时具备坚强的毅力向第三类人孜孜不倦靠拢。
作者把人们对于公平性问题判断时,常会持有的三种立场列了出来。不得不承认让人觉得醍醐灌顶,让我意识到原来我的很多判断居然如此偏执我居然也不自知:
1)Utilitarianism (实利主义) :这种立场的基本点是 Seek the greatest happiness for the greatest people。也就是“确保大多数人快乐的最大化” 。比如说,古罗马人会把基督教人扔给狮子,并在人狮搏斗间获取快乐。按照utilitarianism主义,这种做法没错,因为一群罗马人的快乐,远远大于一个基督教徒的痛苦。在此基础上衍生出来的“公平”,有时会发展成一种很畸形的东西。事事物物均用cost和benefit来衡量。比如烟草公司觉得推广香烟没错。原因是:虽然吸烟者可能因肺癌等疾病造成大量公共医疗费用支出,但是这些人相对来说死地早,所以从长远而言,实际上是节省了更多的医疗费用!
2)Liberalism (自由主义) :此种立场基本点 “每个人在对其他人无主动损害时,应该享有行为的自由” 。这个基础上建立的“公平”在欧美国家已经深入社会经济结构每个毛孔,并也成为 “自由言论,自由市场”的理论背景。但这种公平甚至给西方人自己也造成困惑。比如佛罗里达州的飓风过后,建筑商材料商哄抬物价,无视受灾人民的疾苦,把一棵树丛房顶移走需要1500美元。但政府对此无法禁止,因为这是一种“你情我愿”的自由市场行为。再或者一个更极端的例子: 一个德国人在网上发出召集贴,召集愿意被他杀死并吃掉的人。结果真的和一个人签署了协议,并把他杀死后肢解冻在冰箱,分期吃掉。结果被发现时,他的辩解就是这是在双方自愿的协议基础上进行的。不应该构成谋杀罪,或者故意伤人罪!
3)Virtune (道德): 这种立场没有很坚实的数字或理论基础, 而是来源于宗教,或者普通社会习俗中的一种“向善为善”的理念。其中包括类似“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之类的基本社会道德准则。但由于在西方,道德和宗教的关系过于紧密。如果政治人物过于强调道德,会被人诟病把宗教和政治结合。而且道德本身,边界模糊,很难界定。
大家仔细想想,我们平时遇到某种社会现象,是不是都会潜意识的从以上一种或者几种角度考虑?书到这一步,还不算非常难。但进一步下去的时候,我真的开始觉得要挣扎了。比如说我们国家遭受外国恐怖主义分子袭击,很多平民遇难。现在我们逮到了一名外国恐怖分子,他掌握着下一次恐怖袭击的情况但是非常死硬,我们对他反复动刑也不张口。这个时候我们也找到了他的女儿(无辜),由于时间紧迫,面对马上可能出现的恐怖袭击,我们应该不应该在他面前,给他的女儿动刑,迫使他招供呢?
我相信很多人会觉得,应该对这个人的外国女儿动刑。因为为了保护我们自己的家人自己的国家。当人面对比自我利益更大的利益群体,包括家庭,团体或者国家的时候,会无视其它局外人作为人的基本权益。这样是不是正确的做法?这个问题研究下去很严重。
作者做了一个总结,目前大部分国家的“公平”,都是在以上三种理念的混合形成的。可“公平”的目的到底是为了什么?为了最大效益的发展经济?保护个体权益? 作者认为, 真正有远见的领导人, 必须要把”道德”深入结合到”公平”里,从社会结构整体上对个体影响,使个体能够心怀善良,从社会整体考虑问题和行动.
如何解决收入分配中的差距问题?
城镇居民:
1、工资收入;
2、出租房屋、门面收入;
3、储蓄及投资金融产品收入;
4、自办企业收入;
5、低保收入。
农村村民:
1、出售自产农产品(包括粮食、菜蔬、家禽等);
2、出售劳动力收入(打短工或外出打工);
3、出售自制手工产品收入。
我认为产生贫富差距的还是教育问题!!不光是城市与农村,城市与城市之间的差距也是巨大的.越发达的地方越吸引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才,变得更发达.越穷的地方越留不住人才也就越穷.
一个国家,是否能保持实力增长,要看他有多少人口得到了充分的教育。文盲国家能发展成世界强国,这根本是在说笑话。为了让最广大人民能读的起书,全国实施普遍义务制教育。这个义务制教育不是你有读书的义务,而是国家在教育上投入大量金钱,让适龄儿童可以免费上学,虽然从当时看,每年投入那么大笔金钱到教育中去,经济投入比例要下降,好象经济受到一定影响,可大批经过良好教育的青年,却成为国家经济潜在的收益来源。学校要办,老师工资不能少,教学仪器需要购买,学校校舍需要维修……怎么办?头脑灵活的官员想出来教育产业化一说,义务制教育也要收费了,学校经费不足之处,全由学生家长出。于是原本不用出钱就能读书,现在却要有小孩的家庭掏出大笔资金供孩子读书,偏僻农村农民家庭,在教育上投入与收入相比更是吓人。读个小学一年也要好几百元,要是上了中学,学费更是过千,大学学费过万。于是大学成了富人学校,学习好,没有钱是不能进入大学了。大学可以不读,这种教育产业化严重破坏了普遍义务制教育,城市里还好,父母双方只要有工作,咬紧牙关省吃俭用还能供小孩读书,农村怎么办?很多农村农民一年收入都不过几百来元,几百元的小学学费他们又如何交得起?就连借钱,也没地方借啊?小学还好说,中学学费对不少农民来说,更是天文数字,于是大批儿童失学回家。一方面只要是中国人,都要接受义务制教育,另外一方面却不问你是否有钱,学费一分钱也不能少的,在农村,看到儿童光着屁股拣柴火、放牛羊。这样的教育只会造成城乡百姓之间素质越拉越大,有钱的你是白痴大学也会收你,没钱的哪怕你是天才,连中学你也上不了。贫者越贫,富者越富,到最后不出社会问题才有鬼了。
国家在前段时间出台了相关减免费政策.到了下边执行时就变了味道.学生报到时少交了钱,怎么办?少发书本,上到哪门课再叫你买哪本书.结果算下来比以前还要多花钱!!!!!!
收入分配中的公平与效率问题
★因为不知道你目前处于什么学习阶段,也不太清楚这个论述题是出自于多大规模的考试,所以我下面的论述仅仅给你一个参考吧,是按照大学期末考试最后一道论述题应该达到的基本要求阐述的,你可以据此做适当的增加或者减少。希望本文对你有所启发 ★
第一段:☆★经济活动中应始终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
第二段:☆★公平与效率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永恒主题;“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基本的分配原则。随着公平与效率关系讨论的进一步深入,人们已经越来越不仅仅局限于从分配中去认识两者关系,而是将它们放在哲学、经济学、历史学和政治学等学科的综合中考察。
第三段:☆★公平是对人的本质、地位、作用关系的认识与评价。马克思指出,人的需要就是他们的本性。需要表现了社会的人对外界的一种摄取状态。它在现实生活中进一步体现为利益,如物质利益(经济利益)、政治利益、精神生活方面的利益等等。对利益的追求,形成人们的动机,成为推动人们活动的动因。在此,就涉及到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关系是否合理的问题,即公平的问题,就是如何对待和评价人们的物质利益关系。作为经济关系范畴,指一种分配原则,决定着一定的主体应当享有什么样的经济利益
第四段:☆★当我们说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时,所说的公平就是财富收入分配的公平,即人们所说的社会公平。然而经济生活的公平却远不只是财富收入分配的公平或这种社会的公平,而是更应包括经济生活起点和过程的公平。这自然包括经济活动规则的平等,即所有经济活动主体都遵守同样的合理规则。但是,规则的公平只是经济生活起点和过程公平的一部分,即只是经济活动主体在利用资源、互换经济要素、创造价值等方面的形式的公平,而没有涉及经济活动过程中实质的公平。实力上的公平正是这种实质的公平。实力差别悬殊的经济主体在创造价值、追求利润的过程中所具有的利用资源、创造价值的力量是十分不同的。
第五段:☆★与公平相关的效率是人的实践能力和水平的标志。在经济学中效率的实质是如何实现社会资源的有效配置,经济效率是指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实现社会资源(人力、物力、财力)的最佳配置的状态。总之是以投入的量与产出的量(一般意义而非只在经济意义上使用)相比较的结果。以最小的付出获得最大的效果,
第六段:☆★但是,公平与效率之间不是“鱼与熊掌”的关系,它们之间不仅存在着冲突和对立,而且存在着联系和统一。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我们不能离开公平去追求效率,离开公平的效率只能是一种短暂的效率,这种效率在具体行为中虽然广泛存在,但它不可能作为一种制度的基本支柱。同时,这种效率并不代表社会真正的前进方向和需要,因而也决不可能获得长久的推动力和发展趋势。效率优先是在保证公平的前提条件下的效率优先,要始终注意收入分配的协调,不要造成贫富悬殊,不要使由人们之间天然的智能差异、体能差异以及社会规则缺失或偏差等所造成的贫富分化差距过大。反过来,我们也不能离开效率谈公平,离开效率的公平是一种形式上的公平,它虽然能在特定历史条件下激起某种热情,但同样不能作为一种社会制度的现实基础。任何社会长期低效率的背后必然是公平自身的丧失和破坏。一个社会无论多么公平,如果没有效率,必将导致社会集体的贫困,那么也就谈不上存在什么公平。
第七段:☆★总之,公平与效率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辩证统一关系,不能简单地分出先后。保持公平与效率的动态制衡,是我们把握两者关系的重点。人类美好的理想是既要求社会具有较高的效率以创造更多的财富,又能实现对财富大致均等的占有以体现人人平等的社会地位。当然,这种公平是一种理想的社会公平,它的实现有一个历史的过程。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种公平只能是局部的、一定程度上和一定范围内并按照一定的秩序来实现。只有到了物质财富充分涌流、劳动成为人的第一需要、人人都具有高度觉悟和品德的社会层次时,这种公平才能真正实现。
【注:第六段可以做一定的删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