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机关在保护未成年人方面,主要做了哪些工作,还存在哪些不足

谢谢
2025-02-06 12:03:01
推荐回答(4个)
回答1:

我国未成年人享有的合法权利分别规定在不同的法律当中,主要有:
  1、宪法。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其他法律关于未成年人各项权利的规定,都必须以宪法为根据。比如宪法第四十九条关于"婚姻、家庭、母亲和儿童受国家的保护","父母有抚养教育未成年子女的义务"的规定,是未成年人在家庭中享有的各项合法权利的根据;宪法第四十六条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的规定,是未成年人享有的受教育权利的根据。
  2、未成年人保护法。1991年9月4日通过的未成年人保护法,是一部对未成年人的各项合法权利进行专门保护的法律。它具体规定了保护未成年人的指导思想、保护内容、保护工作的原则,对未成年人的合法权利予以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的方法与内容,以及各种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权益行为的法律责任,是一部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利的基本法。
《未成年人保护法》对未成年人的司法保护作了如下规定:
   “第三十八条  对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实行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坚持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
   第三十九条  已满十四周岁的未成年人犯罪,因不满十六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责令其家长或者其他监护人加以管教;必要时,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养。
   第四十条  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办理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件,应当照顾未成年人的身心特点,并可以根据需要设立专门机构或者指定专人办理。
   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和少年犯管教所,应当尊重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保障他们的合法权益。
   第四十一条  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对审前羁押的未成年人,应当与羁押的成年人分别看管。
   对经人民法院判决服刑的未成年人,应当与服刑的成年人分别关押、管理。
   第四十二条  十四周岁以上不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件,一律不公开审理。十六周岁以上不满十八周岁的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件,一般也不公开审理。

回答2:

司法机关只有执法权,除了依法执法,就没别的了吧。
执法工作的内容我不清楚,不足嘛应该是针对执法工作开展的内容进程相对应的漏洞。

回答3:

主要是在法律的适用上体现的明显,在一般的未成年犯罪中都是从轻
减轻

免除处罚的
在审理未成年时都是不公开的,只有特殊情况才公开审理。

回答4:

就是制定了未成年人保护法。只是现在法制还不健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