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认为功夫1评价是否过誉了?

2025-01-27 13:14:31
推荐回答(5个)
回答1:

我认为《功夫1》并没有过誉,从该影片在2004年上映之初便已火爆全国。经过岁月洗礼,周星驰已入中年,青春不在,但《功夫1》依然被广大影迷视为经典,是周星驰极具个人魅力的一部影片。

仔细品味《功夫1》这部电影,我们能感受到这部影片的故事逻辑、主角三观、武打、天马行空的想象力、配乐、笑点、演员阵容、群演等等几乎是完美无缺,全程无尿点,没有一丝多余。十年前观影时的捧腹大笑,而今日重温居然未笑一声,感慨万千,思绪难定,忍不住向大师致敬。在我看来,《功夫》绝对算的上是周星驰创作的巅峰影片之一。

《功夫》的成功是由许多因素造就的,但不得不说《功夫》让我们记住了太多经典人物,斧头帮老大,酱爆,包租公包租婆,阿珍,火云邪神,盲女芳儿等等,一部电影有这么多深入人心的角色,足以证明有多成功。

武术指导是《功夫》的另一大特点,影片中有各种天马流星般的武术招式,也有三大高手大战斧头帮这样硬桥硬马的真功夫动作,再掺杂上周星期招牌式的无厘头,无疑都造就了整部影片丰满的动作效果。洪金宝、袁和平两位武术大家的合作为这部电影注入了力量,影片中三大高手与琴师的对决,是一大看点,高意境的侠者对决,天涯何处觅知音?周星驰最终与斧头帮和火云邪神的对打的动作设计,如来神掌的从天而降就是最高的境界。

《功夫》另一极其重要的成功因素便是小人物形象的塑造。电影里小人物和配角人物的塑造一向是很出彩的,让人过目难忘。至今还有很多角色不断地被延伸运用。包租婆:会狮子吼!当时把火云邪神还给惊到了。江湖中失传已久的武功绝学,威力不穷,巨大的音波带有强大的能量。为人彪悍,看似整天凶巴巴的。其实她是最菩萨心肠的。她那里住的很多人都是比较穷苦的,她从来没有因拖欠房租把谁赶出去的。包租公:耍得一手好太极!借力打力那个场面现在都记得。龅牙珍:没啥绝活,最醒目得就是那两颗龅牙,但她又极其爱美。让人怎么看都怎么别扭。但是最后却还是一个有情有义的人。这部剧我一直认为这是周星驰形式上的颠覆!重温《功夫》,每一个小人物都是经典。

  

依我来看,《功夫》之后难再经典,这是周星驰的巅峰影片之一,这是真正的周星驰。更不会可能有过誉一说了

回答2:

我个人认为功夫这部电影,可以算作是国内经典的喜剧电影。无论横向还是纵向对比,其评价都并没有过誉一说。

一、横向对比

功夫延续了周星驰一贯的无厘头风格,笑料包袱不断。虽然影片名叫“功夫”,在我眼里,它和成龙大哥的“功夫电影”大有不同,它更倾向于武侠小说里的“武功”,比如电影最后那招从天而降的掌法。星爷将故事背景设定在“上海滩”那个时代,却又天马行空的加入武侠招式,这使得整部电影有种架空世界的感觉。


而纵观国内喜剧电影,我敢说近十年来都没有哪部能超过功夫的。这里有人可能会提开心麻花的几部口碑不错的电影,演员好,剧本笑料多,票房成绩也有目共睹,为什么不能跟功夫相提并论呢?难道就因为电影里有星爷,我们就必须为情怀买单吗?

当然不是,我认为一部电影,如果能称得上“经典”二字,就必须有跨越时代的主题和立意。而开心麻花的电影正是缺了这一点“意思”。好电影无论放在什么时代,无论看过多少遍,总能品出味道,而商业气息浓厚的爆米花电影则只是带给人短暂的欢愉。

星爷的电影一直致力于描绘本性善良的小人物的成长,平平无奇的小人物经历磨难,最后完成身体与心灵的升华。这种心灵鸡汤在别的电影也有提及,但大多是都是直接用台词来阐述,而功夫则是通过主角的行为、语言和态度来表现。就比如最开始主角想通过打劫加入黑帮,实现自己飞黄腾达的美梦,但经历了种种,他最后还是没能放任自己作恶,而是开了一家棒棒糖店,靠自己的努力去赚钱。


二、纵向对比

星爷的所有电影中,功夫说不上最经典的那个,但绝对是星爷最特别的作品。而且功夫这部电影可以说是星爷的一个转折点,因为从功夫开始,星爷的喜剧慢慢收敛起来。夸张的面部表情和肢体动作少了很多,整部电影的色彩也更加单调,没有了以往大红大紫的调色,这使得整部电影多了一些严肃的气氛。



可以看得出,这个时期的星爷在寻求突破,他已经不满足于单纯的喜剧,不满足于仅仅让观众笑满整场电影,而是开始想以喜剧的形式去认真的讲故事。所以功夫中“喜”的部分被削弱了不少,整个故事相较星爷以往的作品更加完整连贯,不会给人一种混乱的感觉。

不得不说星爷的这个转型作品相当成功,不仅保留了自己的招牌无厘头喜剧风格,又将想要表达的主题和故事完美融合,寓教于乐,使得电影档次提高不少,从一部好电影变成经典电影。所以我并不认为这部电影过誉了。

回答3:

应该说对大众对《功夫1》的评价是经历过时间沉淀的,它是一部被岁月认可的影片,因此,并不存在评价过誉一说,反而在初期还有低估之嫌。从影片播放初期影迷、观众的不认可、不接受,到最后的奉为经典,《功夫1》的成功绝非偶然,笔者认为它应归功于星爷的执着与自我突破。

一、星爷的执着体现于:

1、影片依然延续以往接地气的路子,讲的还是小人物之间的故事。从猪笼城寨力平民日常生活到斧头帮与鳄鱼帮的帮派火拼,再到旧社会警匪勾结,包租婆对租户的逼租,无不生动展现出市井里弄的真实生活。

2、喜剧效果仍旧是以夸张搞笑见长的无厘头风格。比如阿星与肥仔去敲诈酱爆时,叫一个小孩出来单挑,没想到他竟有八瓣腹肌,叫一个农村妇女出来单挑被打到吐血;在偷袭不成被包租婆狂追的时候,两人的脚都变成了风火轮,并且边奔跑还会边把刀身当后视镜,随时关注包租婆动向;五郎八卦棍高手死前交代遗言,那么悲伤严肃的情况下,突然来了一句英文;把火云邪神所在的监狱命名为“不正常人类研究中心”等等,喜剧效果爆棚。

二、星爷的自我突破体现在:

1、运用漫画风格演绎各式各样的真人打斗场景和武林绝学。这个在天残地缺二人组和三高手对决、神雕侠侣组合对阵火云邪神、阿星和火云邪神决战等场景中表现得淋漓尽致,蛤蟆功、如来神掌、天外飞仙等神功都具象化,令观众仿佛身临其境,大呼过瘾。

2、不再单纯为搞笑而搞笑,影片中更加注重内涵以及对现实世界的批判。区别于以往作品的一味搞笑方式,这部作品以自己的方式对一些社会现实进行了批判。影片中的小男孩原本是位立志儆恶惩奸、维护世界和平的有志青年,为实现梦想,他甚至把自己用来读书的钱都用于买武功秘籍。然而他却因为小哑女出头而被羞辱。这一经历使他一蹶不振,不仅产生了“好人没好报,我要做坏人,我要杀人”的念头,还妄图通过加入斧头帮找回可怜的自尊。最后还是生身父母的一席话点醒了他,才使得他瞬间顿悟归正。原来,虽然残酷的社会现实改变了他原先的模样,但在自己内心的深处始终不曾忘记当时的初心。

以上就是我对《功夫1》的个人观点,欢迎各位看官一起来讨论。

回答4:

剧情:8.5分;节奏:7分;音乐:8.3分;动画制作:9.2分;综合评价:8.28分

由星爷领衔主演的功夫一应该是一代人的儿时记忆了吧。娱乐圈里从来都不缺冻龄男神女神,但是作为喜剧动作片大佬,星爷似乎是难逃岁月这把杀猪刀哇。

呃,不对,应该是岁月这把美容刀。影片通俗来讲就是一个街头混混变成一代武术家,一个本性善良的黑帮流氓改邪归正的故事。嗯!是的没错,这就是功夫一的全部内容。但是,你以为就凭这略显平淡的剧情就能拿各种金像奖金马奖吗,显然不是。

由假冒斧头帮成员,到领悟真正的功夫的意义,再到改邪归正最后制裁恶魔的阿星,也是那个从小被欺负无法保护女伴还很自卑的阿星。两个人的经历不同,身份却一致,从一个卑微的阿星成长到一代功夫大师的阿星,从略显悲戚的剧情到渐渐轻快甚至凸显喜剧特色的画面,每一帧都是功夫全制作对观众的致敬,每一个动作都是无数次抠细节播放出来的画面。

所以,我们扪心自问,《功夫1》赞誉过高了吗?它不应该拿奖吗?答案是否定的。自2004年12月23号在中国香港开始上映,再到如今的豆瓣评分8点几,整体呈上升趋势的影片确实承载一代人的回忆。 

《功夫1》里使用的音乐与影片场景极其吻合,当你沉迷于影片当中时,你自然会感受到那些音乐带来的魅力,它提升的不仅仅是画面感,还有观众的观影体验。而冠以喜剧动作片的《功夫1》,喜剧元素大家自然明了,星爷的魔性笑声,包租婆包租公的上场,租楼里的每一场景,无一不是融入了观众轻易能抓住的笑点甚至是尿点。

且在动作方面,功夫一确实注入太多太多,所以我说,这是一部非常值得观看却也是被过度诋毁的影片。所以,《功夫1》拿各种奖完全无可置疑,因为你无法质疑一些努力并且还很优秀的东西,比如《功夫1》。

回答5:

功夫这部电影是否过誉,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豆瓣上显示在40万人的观影后,依然保持有8.3分,这部电影的质量是可靠的。对于我来说,这部电影并没有过誉,它是名副其实。功夫是周星驰自己导演同时自己担任男主角的一部电影,刚上映的时候引起了巨大的反应。

这部电影主要讲述了底层的阿星为了出人头地假装“斧头帮”,敲诈一些看起来很弱小的居民,结果这里的居民都是身怀功夫的厉害人物。之后,真正的斧头帮出现,与这里的居民发生了一系列的斗争,而阿星也逐渐领会了功夫的真谛。

这部电影最为出名的片段估计就是包租婆催租,元秋扮演的包租婆惟妙惟肖,表面尖酸刻薄,实际心底善良温暖。这部电视剧从人物塑造方面已经是成功的。此外,这部电影以无厘头的风格,幽默风趣但又不失鸡汤,还是值得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