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为全球生态安全做出贡献。
我们一定要更加自觉地珍爱自然,更加积极地保护生态,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
扩展资料
党的十八大报告将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独立成篇集中论述,并系统性提出了今后五年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要求,强调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要纳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
报告提出要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
报告提出,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报告提出,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
报告提出,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
报告提出,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
参考资料腊月:百度百科-建设美丽中国
从理论意义上来讲,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美丽中国是我们党对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关系问题所取得的最新理论成果。
从实践意义上来讲,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美丽中国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从世界意义上来讲,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美丽中国是我们党为全球生态安全做出的重大贡献。
党的十九大报告对生态文明建设进一步强调,将“美丽”二字写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将“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作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十四条基本方略之一,意味着我国“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更加全面,标志着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美丽中国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要求,生态文明建设是建设美丽中国的必由之路。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美丽中国意义重大。
一方面,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我们党在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和认识的基础上,在深刻把握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规律、自然资源永续利用规律和生态环保规律的基础上,在经济快速发展而资源环境代价过大的严峻现实中,在破解人与自然日益突出的尖锐矛盾中,加以提炼和概括的最新理论成果,标志着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达到新的水平。另一方面,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一判断,一部分原因也是因为在我国多年的经济高速发展过程中,由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导致环境保护不力、生态环境破坏,人民群众对良好生态环境的需求得不到满足的反映。必须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到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全过程和各方面,才能更好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生态环境没有替代品,用之不觉,失之难存。在生态文明建设上,首先要树立大局观、长远观、整体观。正如十九大报告所要求的那样,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高度重视自然环境的保护与优化,充分考虑资源环境承载力,统筹当前发展和未来发展的需要,既关注经济指标,又关注资源环境指标,既积极实现当前任务,又为未来发展创造有利条件。第二,要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美丽中国重在建章立制,用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保护生态环境,健全自然资源资产管理体制,加强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监管,推进环境保护督察,落实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完善环境保护公众参与制度。同时,我们不仅要重“建”,更要重“管”,以最严格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格的执法和最严格的追责,以改善环境质量为核心,不断加大水气土污染治理、污染物总量减排和农村环境整治力度,切实保障环境安全,努力提供更多优质的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第三,要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这是发展观念的一场深刻革命。从发展模式来讲,要摒弃损害甚至破坏生态环境的发展模式,摒弃以牺牲生态环境换取一时一地经济增长的做法。从生活方式来讲,就是要倡导绿色消费,推广节约适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消费模式。生态文明建设不是某一个部门、某一个企业的事,每个人都应该做践行者、推动者,要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良好风尚。
“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等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的观念与“数罟不入洿池”、“斧斤以时入山林”等尊重自然规律的行事法则自古以来就渗透在中华民族的思维观念中。中国传统的生态文明观念既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也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独特贡献,是全世界共有的精神财富。从我国的发展道路来看,我们是在推进工业文明进程中建设生态文明,在发展中不断总结与反思,坚持走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这既是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特色,也是对人类社会文明进程的有益尝试。从世界发展进程来看,我国是最早提出并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国家之一,我国的生态文明战略深刻把握了世界发展的绿色、循环、低碳新趋向,是对可持续发展的拓展和创新,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全人类的发展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在解决国内环境问题的同时,我国也积极参与全球环境治理,引导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成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
意义:
建设美丽中国顺应人民群众追求美好生活的期待,也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客观要求
建设美丽中国,描绘了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的美好蓝图。作为建设生态文明的一个具体目标,这顺应了人民群众追求美好生活的新期待。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人民群众对环境质量、健康水平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当前,中国社会正步入一个特殊的环保敏感期,由环境问题引发的群体性事件也不断增多,这些问题处理不好,就会影响经济发展、社会和谐。
建设美丽中国,就是坚持科学发展,着力满足人民群众生态需求,维护人民群众生态利益。这不仅是我们党对人民群众迫切诉求的现实回应,而且将使我们执政的群众基础更加深厚坚实,实现永续发展、长治久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