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补充一点知识。“凡是分子结构相似的物质,都是易于相互溶解的”。这是从大量事实总结出来的一条规律,叫做相似相溶原理。由于分子的极性是否相似对溶解性影响很大,所以相似相溶原理又可以理解为“极性分子易溶于极性溶剂中,非极性分子易溶于非极性溶剂中”。
有了上述原理,理解起来就简单了。水是极性分子,而大多数的离子化合物也是极性分子,据相似相容原理可知,大多数离子化合物易溶于水。
水是极性分子,极性的一端被离子吸引,另一端继续吸引其他水分子,理论上能吸引无穷个。形成的新键合的水合焓要比离子键大,就溶解,反之不容,MgO不溶就是这个道里。
氯化氢是极性分子,也吸引水,一个道里,水合焓比键焓大就溶,小就不溶,具体溶不溶看焓的相对大小,不看结构
离子化合物溶于水后,溶质是以水合离子形式存在的。比如氯化钠溶于水,就以水合氯离子和水合钠离子存在。——所以离子化合物溶于水是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
离子化合物加热熔融后是以离子态存在
两者作用不一样,一个是水(溶剂)作用使离子键破坏,生成稳定的被水包围的水合离子,一个是高温提供能量,使离子键破坏
不要被无知的人误导
应该是离子的水和热大于晶格能,可以溶解,NaCl并不会水解,真正的反应是生成水合阴离子与水合阳离子
离子化合物(以氯化钠为例)的阴离子和水中的氢离子结合,产生的分子比如HCL分子,使得水中离子浓度变小
而根据反应平衡,所有的电离水解反应的方向都是往离子浓度变小的方向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