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么,上海的人总是有点优越感的,当然那是和他们觉得比他们差的地方比。
可是,人不是说都是这样的,在乱的地方也是有好人的,那些排外的当然是少数的人啊 。去那玩当然是不错,就是消费有点大。
上海人还是不错的,还是比较儒的。所以去上海玩是个不错的选择,只是多带点钱,还有管好你的东西,大城市人蛇杂,什么人都有。本地上海人还是8错的。
呵呵!有的好,有的也不怎么样哦!
说说我的经历,和朋友去的,人生地不熟,想去浦东玩呢,就在外滩问了一个人,那人很热情,指路也很仔细,告诉我们往前走有渡头,我们可以坐船过去只要两块钱哦
我们就一直走,可是走了很久也没看到渡头,正好路边有一个书报亭,里面坐了一个看起来很慈祥的老爷爷.我们就过去很有礼貌的问他,谁知道我刚说了两个字"请问",老爷爷就马上朝我摆摆手,一言不发的从面前拿起一张硬纸板,上面用毛笔写了一行字"问路两元",简直把我晕死了!我之前对上海所有的美好的印象都没了,我很气愤地就走了,然后问了路边的一个路人,那人也很仔细的告诉我怎么走,最后我终于找到渡头了!但是总觉得心里有点别扭!
所以好不好呢很难说,要看你遇到怎样的人啦,但是大多数的人还是挺不错的!
8月份去过,比较有优越感,即使是一个小小的保安,小卖铺或者看厕所的,个人不太喜欢,尤其是他们多数讲上海话,上海博物馆里我没见到本地的历史文物,说明上海的定位不只是一个区域城市。
以前上海人还是比较排外的,不是很好,不过去年和今年去了几次感觉他们很热情,当然哪都有坏人外出还是要注意
上海女子称呼
上海称女子为小姐,称妇人为太太。女子相称曰阿姐。妇人相称曰阿姨。现在女子,喜欢人家称“Miss”。称幼女为小姑娘、小妹妹,称洗衣婆为娘姨,称青年女佣人为大姐。
上海的风俗习惯大与全国相同,只是上海的佛教信徒很多,因此在节日当中佛教节日在上海很盛行。
除夕和春节
每年除夕之夜 龙华寺新年撞钟
除夕,又名"年三十",指阴历一年最后一天或这一天的晚上,故又称"大年夜"。除夕的"除"字,原意除去,所以除夕又叫"岁除"。按旧俗腊月廿三日为灶日,应祭灶君。腊月廿四日为小年,从这天起直到除夕,家家都要打扫卫生,购置年货,农村要杀猪宰羊,磨糯米粉、做各种点心,腌制各种腊味。另外还要贴年画。城里人则往往买些水仙花、腊梅、天竺等插在瓶中以增添节日气氛。当夜幕降临时,合家团聚,吃年夜饭,又叫团圆饭,席上菜肴一般是十分丰盛的。
夜间通宵不睡,市民一般在家观看电视节目,名曰"守岁",当新的一年钟声敲响时,霎时鞭炮齐鸣,迎接新春。
春节是我国人民最重视的一个传统节日,一片喜气洋洋。旧历正月初一,是我国传统的新年,初一拂晓,人们都穿戴整齐,合家向长辈拜年,平辈间相互拜年。长辈还要给孩子们送红纸包的压岁钱,祝贺他们增加一岁。初一下午以及初二、初三出外向亲友贺年,现在通讯发达了,不少人都用电话或网上拜年。
初四,不少人都买了活鲜鲤鱼"接财神"。因"鲤"和"利"读音相近,再因从水里抓出活鲤鱼穿丝绳贴红纸的时候,头尾翘起,像大元宝似的。初一到初五,街巷十分热闹,往寺院进香或逛庙市者络绎不绝。
商号店铺在初一至初三都告停业,叫做"封关"。有的停业到初五,这是一年中职工们惟一休息的日子。初五接财神,晚上吃财神酒。
元宵节
农历正月十五日是上元节,这天晚上称元宵。一般白天吃馄钝,晚上吃元宵,又名吃汤圆。"耍龙灯"是郊县一项热闹的节庆表演,在西郊和嘉定南翔一带尤盛,表演时伴以十番锣鼓,有时数十条龙灯相会表演抢龙珠。
庙会
农历三月 龙华庙会
清明节
农历三月 里清明节,人们借着扫墓的机会到郊野去踏青。
农历三月十五日 多去龙华寺进香。这一天龙华镇上庙市极盛。清乾隆李行南《竹枝词》写道:"三月十五春色好,游踪多集古禅关;浪堆载得钟声去,船过龙华十八湾"。"龙华晚钟"原是上海八景之一。
浴佛节
农历四月初八 浴佛节(释迦牟尼诞辰),这天寺庙要拂去佛像身上尘土,诵经礼拜,城内外大的寺院如静安寺和方浜路的广福寺都有盛大庙会,庙会期间,山门外百货毕集,进行土特产品交流。
地区性节日
四月 南汇桃花节、闸北区的上海国际茶文化节
五月 青浦国际龙舟赛、普陀区的国际花卉节、上海国际服装文化节、
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逢奇数年举办)
端午节
农历五月 忙着过端午节,家家裹糯米粽子,或称角黍,门上都要挂上菖蒲、艾蓬、蒜头,意为"避邪"。正午饮雄黄酒。以苍术、白芷、芸香等药物烟熏室内。以雄黄抹在孩子额上,用来祛湿解毒,消除秽气,意味着安度炎暑,不染疫疠。当令食物是棕子、批把、黄鱼、大蒜。端午节令人最有意思的是看龙舟竞渡。
上海电影节
六月 上海电影节
观音诞辰
农历六月十九日观音诞辰,佛寺里香风又盛了,很多佛教信仰者,云集寺庙。
中元节
农历七月十五日中元节,寺庙中做道场,放"焰口",并在水池放莲灯,称"盂兰盆会"。
地藏王生日
农历七月三十日,佛教传说为地藏王生日,旧俗在街巷地上及居家庭园遍插棒香并点燃蜡烛叫做"地灯"。
国际比赛
八月 上海国际芭蕾舞比赛
中秋节
农历七八月中秋,是赏月季节。人们出游看月华,称做"走月亮"。旧上海很多人喜欢到小东门外陆家石桥观赏桥下月影荡漾。"石梁夜月"便是"沪城八景"之一。中秋等至十八日大潮汛,很多人到东城观江湖,也有人到浙江海宁去观潮。近年来,还有不少人观看"上海桂花节"的各种表演。
特色节日
九 月 上海桂花节、上海国际音乐烟火节、上海旅游节
十 月 上海柑桔节、上海国际魔术节、上海国际旅游交易会(逢偶数年举办)
十一月 上海国际艺术节、上海亚洲音乐节、上海艺术博览会、上海电视节
十二月 全民健身节、上海国际马拉松赛
释迦牟尼得道日
农历十二月初八,相传是释迦牟尼得道日,民间煮食"腊八粥",而寺庙尤为盛行,用胡桃、红枣、栗、蚕 豆、芋艿、慈姑及蔬菜等与白米一起煮成粥,供奉佛像前,然后僧人分食,并馈送檀越(信佛的施主)。
送灶神
农历十二月下旬,人们忙着送年礼。二十四日做谢灶团,以酒、果、团子、元宝糖把灶,送灶神朝天。元宝糖是一种胶牙的饴糖,意为用此胶住灶神的嘴,不让他上奏人间的罪过。
上海市内的风俗,处在不断的变化之中。如新岁吃汤团,清明食青团,端午包棕子、中秋尝月饼、重阳吃糕团、除夕包饺子制年糕等仍成为江南地区民俗。
燃放鞭炮易造成火灾,伤害事故及环境污染,故上海市公安局规定内环线以内区域全面禁止燃放烟花爆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