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让城市“体面的”走出去,当今世界的竞争是以经济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竞争,由于国家中的各种政治、经济、文化活动都是在城市中举办,城市称为一个国家的组成细胞,从这个意义上说,国家之间的竞争就体现在城市之间的竞争上。全球化的社会发展趋势让每个国家都主动的走出去,走向世界,脱离狭小的空间,实现与国际的接轨,城市作为人类一切活动中最核心的节点,反映了人类发展的进步,人类的文化文明,人类的生存状态,是一个国家走向世界的文化名片。
2010年上海世博会给上海传递城市形象一个强大的“扩音器”,从历史上每次世博会的举办看,世博会都会成为该城市迅速发展的催化剂,上海世博会的举办将会引发7000万的旅游人数,将会产生近3000小时的媒体报道,这些数量庞大的游客群体和报道将在世博会期间极大的推动上海的城市形象,通过媒体在世界范围内形成一个核心的议题,改变、影响、提升、强化、放大着人们对上海的印象。
上海世博会助推上海在世界的文化认同,世博会的本质是一种旅游事件,是古代集市发展的必然结果,但它的根本目的和意义已经由产品的交换转化成对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塑造和宣扬,从根本上讲是通过文化的交流、传递,实现本民族、区域的文化在更大范围的认同。上海成功的申办了2010年的世博会,并选择了城市作为它的展示主题,在世博会选址所在的黄浦江两岸区域中,浓缩了上海近现代的城市发展轨迹:19世纪以前的老城厢、20世纪早期形成的外滩、20世纪后期形成的陆家嘴CBD以及正在建设中的北外滩国际航运中心正是全力展示上海近现代以来所有的文明成果的主力平台。面对全球化的激烈竞争,大约在20世纪90年代后,城市的发展和更新就具有了城市硬件设施建设以外的软的因素,这是对城市发展更适合人的居住踢出的高层次的要求——对城市形象的塑造和推广来提升城市竞争力以谋求更高的竞争能力。
上海世博会的举办,正是切合了当前上海城市发展的热点与重点,不仅涉及到上海历史的沉淀和历史文化遗产的综合开发,更涉及到上海作为一个国际大都市在世界特别是西方国家中的形象,又是对上海综合实力中软实力的充分表达和拓展。
上海世博会:非凡的世界回声
新华社北京5月6日电 (新华社记者)2010年5月之初的世界媒体,“中国、上海世博会”占据了突出的位置。一篇篇华美篇章打动着世人的心灵,令人难以忘怀。
上海世博会以世博史上罕见的激情引发世界对中国举办这场人类文明成果盛会的热切赞誉,推动世界各国相互交流与借鉴,同时吸引人类社会对最先进科技成果的关注,启迪人们对发展问题的深刻思考。
世界,回荡着上海世博会的非凡回声。
中国因素,世界瞩目
自5月1日上海世博会开园后,世界平面媒体、电视、网络上这样醒目热烈的标题令人目不暇接:《走向繁荣的中国向世界展示魅力》《上海熠熠生辉》《上海世博会:世界联姻中国》《世界为之惊叹》,等等。
上海世博会是第一次在发展中国家举办的注册类世博会。国际展览局秘书长洛塞泰斯感慨地说:“中国与世博会的历史,从一个方面叙述了一个国家与世界的故事。”
是中国因素,让世博会迸发出空前的凝聚力和感召力。
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以战略眼光深有感触地说:“从1972年我第一次访问上海到今天,世界发生了深刻变化,而中国发生的变化是所有这些变化中意义最为深远的。”
美国馆的筹办一度陷入停顿。为美国馆筹得数千万美元的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在一次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每个人都知道中国将会成为21世纪一个非常有实力的大国。他们将举办世博会,而我们不在那里,这会表达什么呢?”
意大利《共和国报》为上海世博会排出专版标题:“为世博会欢聚上海,世界向中国致意”。该报在一篇署名文章中写道:“这是创世之举,189个国家与数十名各国政要出席上海世博会开幕式,中国向世界传递了一个世纪信息:中国国家的软实力正在增强。”
上海世博会,注定将成为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进程中具有历史意义的重大事件。
全球互动,包容互鉴
世博会选择了中国,意味着选择了相知、交流、包容和互鉴。
作为人类历史上参展方数量最多的一届世博会,共有189个国家和57个国际组织参与了上海世博会。参展方的广泛与多元,意味着上海世博会是一届真正意义上的全球跨文化交流盛会。
举办上海世博会是中国的机遇。
“世界博览会对于很多国家意味着巨大机会,上海世博会使中国站在了历史的助推器上。”布鲁塞尔“原子球”管理处主任西蒙斯深信世博会蕴涵的历史机遇。“原子球”诞生于1958年布鲁塞尔世博会,是布鲁塞尔的现代标志。世博会有力地提升了比利时的国家地位。
俄罗斯世博会组委会副主席瑙莫夫认为,本届世博会促进着世界文化交流和不同文明之间的对话。对俄方来说,上海世博会具有重大意义,这将加强中俄两国睦邻关系。
坦桑尼亚新闻、文化和体育部下属的新闻局副局长霍克洛洛认为,世博会是世界各国加强交流、增进了解的一个良好契机,有助于促进中国与非洲国家、中国与发展中国家的关系。
举办上海世博会也是世界的机遇。
东帝汶,一个位于东南亚努沙登加拉群岛最东端的岛国。“这是东帝汶独立后第一次参加世博会。我们要在上海世博会上向全世界展示,尽管东帝汶很小,但我们拥有光明的未来,”东帝汶部长会议国务秘书佩雷拉动情地说。
投资超过10亿元人民币的沙特阿拉伯国家馆“月亮船”成为引人注目的一道风景。它不仅创造沙特参展世博会以来投入人力、物力、财力之最,也创造了本届世博会单个馆投资最多的纪录。上海世博会沙方联络负责人谢赫博士认为,上海世博会是更加高端、便捷和全面的交流平台,世界各国人民将有机会通过更为先进的方式加深了解与友谊,加强不同文明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展示人类文明共同的伟大成就。
日本《朝日新闻》的社论说,今天的中国已经与世界密不可分,世界的未来也与中国的未来密切相关。因此,上海世博会应当成为各国相互学习、增进理解的舞台,这正是在泱泱大国——中国举办世博会的意义所在。
绿色科技,引领未来
上海世博会充分展示可持续发展理念,必将影响人类经济社会长远发展。
世博会见证了人类进步的足迹,推动着人类的科技创新。小到蛋筒冰淇淋、瓶装水、电灯,大到电梯、汽车、飞机,这些都是从世博会走入公众视野并最终融入人们日常生活的。
上海世博会倡导的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体现在许多方面,不胜枚举。 《纽约时报》在报道中说,这次世博会在环保、节能方面有不少举措,不少场馆都使用了节能新技术。上海修建的地铁和轻轨等交通设施将有助于在未来减轻市区拥堵与污染。
日本馆“紫蚕岛”,外披一层透光薄膜,可吸收太阳能用于夜间发光;
德国“汉堡之家”案例,用上了最先进的节能环保技术,无需外输电,也不用空调暖气,室内始终保持25℃恒温;
美国馆的“屋顶城市农场”,将有机垃圾置于屋顶,冬天供暖产生的热能促进废物分解成土壤,可以种草养花;
世博中心正南面的双层玻璃幕墙,暗藏金属丝网和惰性气体,实现遮阳保温的良好平衡;
城市最佳实践区里,“沪上·生态家”屋顶的“追光百叶”,自动跟踪太阳方位,实现遮阳照明多种功能;
等等,诸如此类。
国际展览局秘书长洛塞泰斯预言,人们在世博会上所见到的包括环保建材、可再生能源的使用等,都将进入普通人的生活。
意大利环境部长普雷斯蒂贾科莫表示,上海世博会是针对气候变化促进全球合作研发新技术的特殊机会。她说,当今世界各国都意识到经济发展关乎能源消耗和碳排放,也会导致污染和气候变化。因此,发达国家必须帮助发展中国家避免重复发达国家当年发展碳排放经济所走过的弯路。国际社会只有通过技术合作的手段才能达到这样的目标。
英国财政部经济事务大臣皮尔逊表示,1851年英国在伦敦水晶宫举办了第一届世博会伦敦万国工业产品博览会,开启了世博会的历史。而现在,中国在上海举办的世博会则代表了世博会未来发展的方向。
全球智慧,探求发展
探索人类未来发展之路,需要借鉴全球智慧。
世界自然基金会在其《生命行星报告》中分析,自20世纪80年代始,人类的全球生态足迹出现了“赤字”。
作为人类文明曾经的产物,今天的城市很难摆脱“城市病”的幽灵。1978年,中国的城市化率只有18%,而2010年将超过48%。
2010年,在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有一半以上的人口生活在城市,到2030年,全世界的城市人口可能将突破60%。
上海世博会以“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为主题,正是为了探索一条人类可持续发展之路。
《印度斯坦时报》网站发表题为《上海世博会:中国揭示未来城市概念 》的文章说,垂直城市、仿生塔、水之城,上海世博会展示了未来城市生活的概念。文章特别指出,所有努力强调的重点都是低碳生活方式。
本届世博会将成为一届凝聚行动的世博会。联合国副秘书长、联合国人居署执行主任蒂贝琼卡说,联合国对于城市的实践,就像以“同一个地球,同一个联合国”为主题的联合国馆所展示的那样,能够促进更多关于城市发展的国际对话,推动实现全球可持续性和公正性这一共同目标。
法国总统萨科齐说,当世界上的城市人口不断增加,与之相关的城市发展、城市改造,甚至城市与环境之间的关系等都成为核心问题。这些令人关注而又必须考虑的问题是这届世博会演绎的核心思想。上海世博会的组织者做出了清醒、果断的选择。
······
上海世博会的世界回声还将继续持久地回荡。上海世博会属于世界。
普通老百姓的好处实际上是融合在国家的发展和上海的发展之中。直接的好处,一个对我们开阔了视野。第二在世博会期间有许多活动,文艺的、文化的活动。我们从这些活动当中也可以满足我们的精神需求、文化的需求,这也是好处。第三个好处通过世博会以后可能对我们观念会有一些冲击,我们能够跟上时代的步伐、跟上世界的步伐,对我们、特别是对一些年轻人,通过这些参观、通过这些文化的体验。另外还有一个就是通过世博会上海整个交通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如到世博会举办时,上海的轨道交通里程数达到了近400公里。同时对市容的整治、绿化的建设、生态建设方面的好处也是有目共睹的。
世博会的本质是一种旅游事件,是古代集市发展的必然结果,但它的根本目的和意义已经由产品的交换转化成对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塑造和宣扬,从根本上讲是通过文化的交流、传递,实现本民族、区域的文化在更大范围的认同。上海成功的申办了2010年的世博会,并选择了城市作为它的展示主题,在世博会选址所在的黄浦江两岸区域中,浓缩了上海近现代的城市发展轨迹:19世纪以前的老城厢、20世纪早期形成的外滩、20世纪后期形成的陆家嘴CBD以及正在建设中的北外滩国际航运中心正是全力展示上海近现代以来所有的文明成果的主力平台。面对全球化的激烈竞争,大约在20世纪90年代后,城市的发展和更新就具有了城市硬件设施建设以外的软的因素,这是对城市发展更适合人的居住踢出的高层次的要求——对城市形象的塑造和推广来提升城市竞争力以谋求更高的竞争能力。
上海世博会的举办,正是切合了当前上海城市发展的热点与重点,不仅涉及到上海历史的沉淀和历史文化遗产的综合开发,更涉及到上海作为一个国际大都市在世界特别是西方国家中的形象,又是对上海综合实力中软实力的充分表达和拓展。
我们知道人类若想更好的生存下去必须依靠智慧,而在拥有更多智慧的同时集体协作的力量也同样不可或缺,我们的祖先在远古时代正是依靠集体的智慧与力量才得以让人类生存、繁衍下来并一直延续至今。每一个国家都好像是一个小集体,那么这些小集体在不断发展、壮大的同时也同样需要更多新鲜血液的注入,而世博会就像是一次盛大的party,每一次都会吸引许多国家的关注。在盛宴上我们可以看到各国的文化与创意,人们把对未来的设想与希望融入各种创作之中,以此展现各国家非凡的科技能力以及创造能力。与此同时,我们可以看到举办这种大规模的盛会不仅仅是对一个国家精神层面的展示,对于一个国家的经济实力也同样是一种展示与考验,虽然每一次世博会在人力、财力、物力方面都会有很大的支出,但通过这样一种途径可以给人们一个非常好的平台去了解、去欣赏、去思考、去借鉴、去交流。每一个国家对于地球家园的健康延续都有一份责任,而我们每一个人对于国家可以更好的发展与建设也都有一份责任,其实所有这些都是为了人们可以拥有更高、更好的生活质量,世博会正是希望通过这种沟通方式来传达这种智慧与责任。
buwe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