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儿有对三字经的评述

2024-12-26 09:57:48
推荐回答(2个)
回答1:

  钱文忠:讲《三字经》,我不是一个启蒙者

  像许多人一样,初听钱文忠登百家讲坛讲《三字经》,都有些不以为然——百家讲坛带起了国学热,但是这真的就意味着要把压箱底的童蒙读物都翻出来说说吗?这是我的疑问。现在,逐字逐句读完《钱文忠解读〈三字经〉》(上册),我开始检讨自己的轻率,因为钱文忠让我认识到了这是一部大书,而且是书中书,是你在行万里路阅万卷书后方能悟透的书。简洁的三字句形式,包含了中国传统文化中一整套世界观、人文价值观以及格物致知的方式,而能读懂,需要一次次反刍。钱文忠自己也说,讲《三字经》,对他而言就是一种有益的反刍。

  钱文忠是百家讲坛我最看好的讲者,抛开他身上诸多光环与争议不论,钱文忠的好,在于他总能回到经典的原点,让你先建立起对文本的正确认识。与之相关的书,他也涉猎其中,因此,一部《玄奘西游记》讲下来,至少让我们了解了围绕着这一壮举而留下的数部经典是怎么回事。它们彼此怎样佐证,又会有哪些矛盾之处以及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不同。

  现代人离经典远矣,但又时时渴望经典的滋养,从中汲取生命感悟。而我要说,感悟其实是非常个人的事情,而就经典而言,最可怕的是还没明白经典是怎么回事,就被人装进了一个或肯定或否定的框中。在这一点上,钱文忠会让人觉得相对放心。即使和他聊经典中一些最容易被质疑的观点,你也能感到他的审慎,不是他不知道这些质疑之声,而是他更清楚,经典可能不是被你误解的那样。

  讲一部产生于宋代的《三字经》,钱文忠其实也无法脱出儒家这个框。但还是那句话,我们首先得明句读,方能知道它好在哪里,局限在哪里。钱文忠做的就是这样的基础工作。

  古人排列的读书顺序有它的道理在

  孙:《三字经》如您私下所说,好像人人都熟,实际上熟的也就是前几句。我的情况也是这样。所以这次读您解读《三字经》,仿佛面对一本崭新的好书。坦白下,我是看的书,而不是听的讲座。

  钱:可惜少了一个收视率。没关系。《三字经》小时候背过,现在要讲的时候拿起来重读,的确有些个人感悟。这里先和大家表个态,千万别以为我讲《三字经》,是在做启蒙者,我是在和大家一起接受再启蒙。我们中国人普遍对这本童蒙读物的看法太轻率了,以为它就是给小孩子的,大了还读它干什么。这是误解。

  孙:这一点我特别有共鸣。我甚至觉得,这哪是一本童蒙书,这是一本大书。书中书。我特别注意到您在其中不断提醒大家注意的,古人在这里排列的读书顺序。所谓四书之后是六经,“经既明,方读子”,“经子通,读诸史”。这种顺序好像不能颠倒,为什么?

  钱:中国古代人讲教育,会有一个次第。先从根本上来。什么是根本,在中国的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家传统当中,认为是大经大典。读完这之后,作为人的基础就打好了。就等于你的身体的基本体格已经完成。防御能力有了。为什么先读经,后读子,是认为子里面,不像大经大典那么纯粹。面对良莠不齐的东西,你必须有免疫力才行。

  孙:读史在这个框架下,被排在后面。但它会不会先形成一个框架,让你读出的历史都是如出一脉,一种眼光?

  钱:是有这个问题。《三字经》我也讲过,它是一个儒家这一系的传统童蒙读物,当然会有自己的立场,但它绝对没有一种强迫的东西。我们把它看成一种比较强势的建议。它给你提供一种选择,而不是非要如此。它的建议是最好如此。

  孙:这和当代人写史正好反着。现在流行草根历史,你可以看到什么人都可以读史、写史,您怎么认为?

  钱:按照《三字经》的观点来讲,它是有问题的。历史这个空间,病菌与营养共存。《三字经》是这么看的,代表了儒家传统对历史的一贯看法。儒家传统认为,历史必须真实。史官修史的传统多实录,所以皇帝好的坏的行为,甚至包括每天召见妃子,都会记下来。你可以看到,一个史官因此招祸了,被杀了,接着下一个史官还是这么写。第三个拿着刀和竹简,还是去了。这就注定了历史中是有有害的成分的。如何让你从中获益,同时回避它不好的一面。《三字经》建议你从读大经大典开始,先把基本价值观建立起来。带着这种免疫力,去进入历史这一复杂环境。当然,《三字经》也是一种建议,作为作者,当然会认为他所代表的传统是最好的。所以我们今天来看《三字经》,也应该把它看成一种向我们推荐的方式,一种选择的可能性。我个人认为,这种选择是比较好的。

  孙:不过让现代人先读大经大典再读史,已经不可能了。

  钱:这也是无可奈何的现实。社会环境不一样了。但是不妨看到积极一面。当代人以这样的方式写史,至少可以摆脱开预设的一些基本前提,直接活生生、哪怕是血淋淋地接触历史事实。所以,这也有它好的一面。

  孙:所以现在的草根历史写作,基本都用流血的XX之类字眼。

  钱:对,就是直面复杂的历史。

  过去的童蒙读物,对接受者有更大的信心

  孙:读您解《三字经》,我还从中看到中国人非常大的宇宙观、世界观。就是让小孩子从小就在头脑中建立这种整体性的对人性、自然的看法。这对当代教育也是值得借鉴的。

  钱:你的这种感觉很敏锐。我相信它是有这样的考虑的。因为中国人相信,人是万物之灵,以人为大。教育与接受教育的都是人嘛。所以要先讲人。而人首先要讲根本的东西,人性是什么。讲人性又和自然联在一起,因为中国文化中还有一个传统,天人合一。天地君亲师,天第一,所以它要从天入手,讲进来,从宇宙自然往里讲。天人是不相隔的。

  孙:所以我就想,这哪是一本教育小孩的书啊。大人都未必能领悟。

  钱:其实不然。中国传统的教育观与现在不一样。不大会考虑小孩会不会理解,而考虑的是能不能让他多记一些东西。都懂吗?不尽然,但他认为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或者说,随着你人生阅历的增加,温故而知新,总会懂的。这什么意思呢?类似于动物的反刍。你记忆中的东西会在你的人生经验里反刍,通过这种方式,你会在旧的食物里面得到新的养料。同时把旧的东西消化得更彻底。

  我们原来总批评说,传统教育让孩子死记硬背,不给他解释,这怎么行?但现在我们可以再想,它是不是暗含着另外一个意思,就是相信,孩子是有这个理解力的。现在我不急着向你灌输一种理解的工具,是怕这一套东西约束了你。这反而是非常尊重教育者呢?

  说到古代童蒙读物,和我们现在最大的不同,在于,今天我们读小学课本,工、刀、布、天,识的字都是无意义、毫无关联的字。而传统的三百千,它的“赵钱孙李,周吴郑王”,每个字都有意义。你慢慢会知道,赵为什么是大姓,因为宋朝皇帝姓赵。钱,为什么是钱呢,因为那时候有吴越国嘛。比如千字文,“天地玄黄,宇宙洪荒”,都有意思在。把意思放进简单的字里,实际上是对接受教育的人,对他的消化能力与接受能力,抱有更大信心。

  孙:那回到您个人读《三字经》的经历,您是什么时候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了呢?

  钱:小时候跟家里的长辈读过,背过一点,这一次讲,就是一次重新反刍。这里面有好多质疑它的东西,重新解释的东西。虽然我不能保证它都对,但是我个人的看法。

  孙:难道在这次之前,您就从来没把它拿出来看过吗?

  钱:没有专门拿出来看。过去也是抱着一种轻率的心态,现在还看它干吗。再次重读,发现不是那么简单。

  《三字经》是中国传统文化关键词集

  孙:虽说共同启蒙,但我仍然觉得,大家所受的启蒙不可能像您那样。因为这真是一本书中书,里面提了那么多经史子集……

  钱:你提到书中书这个概念很棒。实际上我认为,《三字经》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关键词集。三字一句,每个都是关键词。

  孙:所以说,如果没有您这样的知识储备,我们也只能反刍您给我们的那些了。这么想就有些悲观。

  钱:倒也不必这样。但确实是书读得越多,越能理解某个部分。知识就是这样积累的。我还差得远了去了。重读《三字经》对我也是读了那么些书之后一次再消化,所以也能看出,一方面我们需要新的,同时传统不能丢弃。

  孙:说到读书这么多,我还有个问题,现在强调读书有疑,知识分子更是看重这个。我看您这本书,感觉您对传统肯定的力量大于否定。

  钱:这跟我对传统的态度是有关的。我一贯强调对传统首先要敬畏。所以不会轻易质疑。当然也不是全然没有批评。比如这次争论最大的是我对五行的看法。我认为它是古人认识自然的一种方式,不能把它推到太过分地步。这都是招致观众骂我的地方。但对孝、礼,我都是肯定的。

  孙:你是我接触的知识分子中,否定传统少的那类。

  钱:我的确如此。因为我觉得传统当中,我们需要发掘养分。我们过去对传统的否定足够多。批判已经足够多。

  孙:鲁迅那一代对孝、礼否定最大。而你们又肯定,是不是对“五四”一代也在进行反思?

  钱:有。书中我也讲到了一些。比如“五四”反三纲,打倒孔家店。但这是有误解的。孔家店里没有三纲。《三字经》里讲“君臣义,父子亲,夫妇顺”,比较接近孔子的原意,而那种作为批判靶子用的“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妇纲”,是汉朝董仲舒的提法,所以应该打倒董家店才对啊。由此我们可以看到,“五四”对传统的抨击,有它值得反思的地方。

  孙:我感觉台湾的知识分子比大陆知识分子反思“五四”要早一些。

  钱:这里有很多复杂的原因。但大陆也有好多知识分子在做这样的工作。当然反思并不意味着要去否定它,而是要重新认识重新评估。反不是要反掉,而是要反复的意思,还不能忘了后面还有个思。

  关于《三字经》中那些失传的思想……

  孙:您在书中谈到《三字经》中一些失传的思想与失传的书。比如诸子百家中的名家,我觉得这一派很有意思,那里的诡辩术甚至让我想到您在《玄奘西游记》中玄奘的辩经。为什么它们失传?是因为和中国人的核心价值离得远吗?

  钱:有这个因素。百家这个流派的思想,你不妨把它当脑筋急转弯,挺有意思的。也没什么坏处。

  孙:那对它们没有留下来您持什么态度呢?

  钱:要惋惜,但也不必哭天喊地。

  孙:那像百家这种思辨思维,对应到别的国家或者别的文化,您会觉得在哪种文化里比较放大?

  钱:西方有,历史上就有诡辩学派,印度的因明学里,也有这种东西。

  孙:在中国扎不下根,是不是意味着中国文化缺这种东西?

  钱:对,尤其是抽象思维。中国人擅长整体、综合性思维,对分析不擅长。

  孙:格物致知做得不像西方人那么好?

  钱:是格物的方式不同。

  孙:您在书中考证这本书是谁写的,用了世传、相传王应麟这样的字样,我反倒觉得,这么浓缩了中国文化精华的一本书,不像一个人写出来的。您有没有做过猜测:它是集体智慧?

  钱:也有这种说法啊。我在前言中也提到过。再说我讲的《三字经》也是一种版本,而且讲到明末。网友因此质疑说,你说它是宋朝人写的,为什么讲到明末,他没有看清我的前言,而且我会在后面讲到这个。

回答2:

百度一下,你就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