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佛教日益中国化,建筑也渐渐走向中国化。从原来印度以塔为中心的布局向以殿堂为中心的布局演变,一是受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影响,因中华民族的传统建筑结构,常常以殿堂为中心,配以层层院落,殿堂对于家族而言,是侍奉祖宗排位的地方,对于国家而言,是帝王议论国家大事、举行大典的地方,也是祭祀天地,社稷、神灵和历代帝王牌位(类似于祖宗排位)的地方,殿堂传统建筑群中的位置是崇高的、神圣的、威严的,因此中国人在传播佛教的过程中,把这种结构也赋予在寺院当中,把寺院中供奉佛像、礼佛、诵经的地方置放在殿堂中。二是在佛教传入中国后,一些王公、贵族、富商、甚至皇帝,出于对佛教的崇敬,往往“舍宅为寺”,这些宅第都以大殿为主体建筑,改成寺院后,对佛教寺院建筑布局和设计产生深远的影响。
因此,中国汉地佛寺的建筑布局,在近两千年的发展过程中,基本上采取了中国古代官署和传统院落的形式,以坐北向南为中轴线,把山门和各主要殿堂分布在中轴线上,其余建筑物依据中轴线的左右对称布局。现在见到的寺院大多数是这样的布局,当然,比较完整地保留了我国早期佛寺“寺、塔一体,塔踞中心”的典型布局的寺院也有,如创建于唐代的四川成都市新都区的宝光寺,是这种印度式结构表现比较明显的代表性建筑,在全国众多的寺院中殊为少见。
依据以上知识,我们可以很好地理解一般寺院的常规结构,不须导游解说,我们自行游览寺院时,通常可以这样来判断寺院的建筑布局:
1、山门——寺院的大门,古时称寺庙为丛林,通俗地理解,意即前来修行的人们如同树们聚集在一起,共同学习和接受佛陀的教诲,同时“天下名山僧道尽占之”,寺院常常在山林峻岭中,“深山藏古寺”,故寺院的大门常常称之为“山门”。又一说法是,山门是“三门”的谐音,因寺院一般有三道门,象征佛教“三解脱门”,即空门、无相门、无作门。山门内,两侧龛中各有一尊执金刚杵护持佛法的天神,名叫金刚力士。
2、天王殿——护法神,类似于现在企业的接待大厅,其中包含了安全保卫和前台接待,那么掌管四大洲的护法国王——四大金刚分布左右,而中间则由憨态可掬的弥勒佛笑脸相迎,弥勒佛身后,通常设龛供奉护法韦驮像。因此,天王殿也有人称其为“弥勒殿”。如果寺院比较小,山门往往会和天王殿合二为一。
3、神道+钟鼓楼——神道一词,源于中国古代的传统说法,对于寺院而言,通俗地理解就是从山门到大雄宝殿的通道;左右通常会设立钟鼓楼,所谓“晨钟暮鼓”即如此,是佛教寺院作为实施佛教礼仪的重要法器,有着专门的仪规。早晨,钟声继以鼓点;迟暮,鼓点继以钟声。“钟敲鹤起,鼓击龙飞”;“惊醒世间名利客,唤回苦海梦迷人”,使得钟鼓不仅成为类似于“企业上下班的铃声”,还在钟鼓声中注入了深沉的佛教教义,其作用是寺院以外的钟鼓所远远逊色的。
4、大雄殿——或称大殿,即寺院的正殿,所谓“大雄”,是佛的德号,意即“大”者,包含万有;“雄”者,摄伏群魔。因为释迦牟尼佛具足圆觉智慧,能雄镇大千世界,因此佛弟子尊称他为“大雄”。而“宝殿”的“宝”,是指佛、法、僧三宝,人们有了烦恼,要到这里请求高僧们指点迷津,这就是“无事不登三宝殿”的由来。大雄宝殿一般侍奉两种佛像:一种为“一佛二弟子”,中为释迦牟尼说法坐像,左右分别为迦叶、阿难尊者侍立像;或单纯的释迦牟尼佛像;一种为三世佛,按时间序列分有“纵三世佛”,即左为过去的迦叶佛或燃灯古佛、现在的释迦牟尼佛、右为未来的弥勒佛;按空间序列分为“横三世佛”,左为东方琉璃世界的药师佛、中为婆婆世界的释迦牟尼佛,右为西方极乐世界的阿弥陀佛。
大雄宝殿左右两侧多塑十八罗汉,也有塑五百罗汉的,甚至还见过二十四诸天的雕像,忘了在哪家南方的寺院了(如果没记错,应该是温州的头陀寺)。
大雄宝殿的背后佛龛,设奉的佛像就比较种类繁多,通常比较相通的有三种,一为阿弥陀佛,他左手下垂,接引众生,右手当胸,掌托莲台;或以阿弥陀佛为中心的“弥陀三圣”(也成为西方三圣),左为观音菩萨、右为大势至菩萨(因为释迦摩尼曾重点推介过西方极乐世界是修行人的好去处,若此组佛像另设殿堂,通常会设在大雄宝殿的后面,则叫弥陀殿)。其二通常塑观音菩萨,或单人像或两边塑有善财童子和龙女(若另设殿堂则叫观音殿);其三塑“三大士”,中为骑吼狮的观音菩萨、左为骑青狮的文殊菩萨、右为骑白象的普贤菩萨(若另设殿堂则叫三大士殿)。
5、说法堂或藏经楼(亦为“藏经阁”,一看到这名词估计阁下一定两眼放光,因为少林寺的藏经阁似乎藏了不少武功秘籍,包括易筋经,呵呵)——这些建筑物通常都是堂楼结合,既有供奉、祭拜、说法教化的功能,也有收藏的功能,不过实际上藏经阁往往珍藏着佛教经、律、论三藏典籍及其它法宝、法器,除了特许“阅藏”(专心专一闭关学习的僧人,少则数日,多则数十年)者外,一般僧人、俗人是不得随意上去的。
6、附属建筑——其余的建筑一般会以大雄宝殿为中心建筑,仿宫殿廊院式布局,对称排列若干个较小的院落,如菩提院、般若院、塔院、方丈院、法堂、祖师殿、罗汉殿等,现在常见的是在回廊中基本设置有五个部分的建筑物,即所谓“五大堂口”:禅堂、客堂(接待处)、库房、斋堂(厨房)、衣钵寮。
佛教在线讯 在佛寺的殿堂中,常有一些佛家专有的、比较固定的陈设。
背光:是佛像背后的屏风状的饰物,意在表示佛光普射四方。细观之下,就会发现背光中有许多用祥云卷草和吉祥动物组成的各种图案。而背光图案的差异实际上反映了佛寺类型和时代的差异,如华严寺薄伽教藏殿内三身佛的背光,其内饰网目纹,为典型的辽代的装饰图案,而外侧却是纹络粗犷的火烟纹,有些类似唐代的风格。这就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此殿是深受唐代文化影响的辽代时期寺院的特点。而按照《造像量度经》的规定,背光上的图案应有六种,即大鹏——表慈悲,鲸鱼——表保护,龙女——表救度,童男——表资福,狮子——表自在,大象——表善师。实际上更多的背光是由各种吉祥图案,诸如七珍八宝等构成的,有的甚至只有一些花草卷纹图案而已。
宝盖:是罩于佛像上面的平顶圆柱形伞状物,质地不一,有丝质的,也有木制或金属制的。宝盖是由古代王者出行时的承尘伞状物演化而来的,作为佛的庄严饰物,其寓意是“佛行即行,佛住即住”。
幡:是布列于佛坛四周的长条状的丝织或棉织物,上面书写经文或敬语。
幢:是佛殿内悬挂的长筒形庄严饰物,一般用丝织品或棉布制成。幢身周围分置八或十个间隔,下附四条垂绦。上面或绣佛像,或施彩画,或书写经咒、敬语等。
欢门:是悬挂在佛前的方形大幔帐。上面绣以飞天、莲花或珍禽异卉等图案。因其两侧常垂有幡带,故又称幡门。欢门前常当空悬挂一盏琉璃灯,称“常明灯”。
佛殿除了这些比较常见的庄严饰物以外,还有一些常规的供养佛与菩萨的物品,即供具。最常见的是“三具足”,即一香炉,二花瓶,二烛台。因其个数为五,也称“五具足”。这是最简单的供物,比较讲究的在供有“三具足”的长香案之后,还设一方供台,上设六种供具,即花——表示布施,涂香——表示持戒,水——表示忍辱,烧香——表示精进,饭食——表示禅定,灯明——表示智慧,合称六度。另有“五欲供”,即明镜以戒色,琵琶以戒声,涂香以戒香,水果以戒味,大衣以戒触等五种欲望。
在汉传佛教寺院的装饰艺术中,壁画是一种不可或缺的艺术装饰和宗教宣传形式。根据壁画的风格和技法,可以大致判断出壁画的创作时代。实际上,寺院壁画有一渐进的发展过程,其中最灿烂的时代是唐朝,元明以后渐趋衰落。画风叠变多样、流派众多,内容丰富是汉传佛教寺院壁画的特色。(信息来源:香港宝莲禅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