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玄宗李隆基是唐太宗李世民的曾孙子。李隆基其父亲为唐睿宗李旦,李旦之父是唐高宗李治,李治之父是唐太宗李世民。
(1)人物介绍
唐太宗:唐高祖李渊和窦皇后的次子,唐朝第二位皇帝,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军事家、诗人。为唐朝建立立下汗马功劳,玄武门之变后夺得帝位,开创“贞观之治”。
武则天:唐太宗的才人,唐高宗时初为昭仪,后为皇后,尊号为天后,与唐高宗李治并称二圣,作为唐中宗、唐睿宗的皇太后临朝称制,后自立为皇帝,建立武周王朝,成为中国唯一女皇。神龙革命迫使武氏退位,唐中宗复辟,恢复唐朝。后人称其有“贞观遗风”。
唐玄宗:唐睿宗第三子,“唐隆政变”后,取得了国家的最高统治权。前期励精图治,开创“开元盛世”。后期宠爱杨贵妃,怠慢朝政,宠信奸臣李林甫、杨国忠等,加上政策失误导致“天宝危机”了后来长达八年的“安史之乱”。
(2)家庭关系
唐太宗是武则天的丈夫、公公,唐玄宗的曾祖父。
武则天是唐太宗的才人,唐玄宗的祖母。
唐玄宗是武则天的孙子,唐太宗的曾孙。
(3)历史联系
三人都是一代明君,分别开创了“贞观之治”、“贞观遗风”、“开元盛世”。
在贞观年间就提出过“劝农桑”的政策,但是由于各种原因,未能很好的施行。
因此,武则天在建言十二事中就建议“劝农桑,薄赋役”。在她掌权以后,又编撰了《兆人本业记》颁发到州县,作为州县官劝农的参考。她还注意地方吏治,加强对地主官吏的监察。对于土地兼并和逃亡的农民,也采取比较宽容的政策。
唐太宗确定了“安百姓”、“重人才”、“强政治”的治国思想,并通过一系列的制度政策、措施和不懈的实践去实现。首先,唐太宗认识到了统治者与人民是“舟与水”的关系,通过土地赋税制度的调整以“安百姓”。二是认识到了重用人才,虚怀纳谏的意义,得人善任,从谏如流,营造出政治清明的氛围,保证了较为开明正确的政治、经济、民族、外交、文化上的政策得以制定和实施。三是加强政治,完善三省六部制和科举制,以巩固中央集权,提高行政效率,扩大统治基础。
一是武则天重视科举,大开志科。有一次策试制科举人时,她亲临考场,主持考试。二是当时进士科和制科考试主要都是考策问,也就是申论。文章的好坏是录取的主要标准。三是武则天用人不看门第,不问你是否是高级官吏的子孙,而是看你是否有政治才能,因此特别注意从科举出身者中间选拔高级官吏。科举出身做到高级官吏的越来越多,这就大大刺激了诗人参加科举的积极性,更刺激了一般人读书学习的热情。
唐玄宗虽然在清除太平公主之后,彻底巩固了皇权,但当时的形势不容乐观:兵变大大地伤了朝廷元气,吏治的混乱、腐败亟待治理。所以,唐玄宗表示要量才任官,提拔贤能人做宰相。张九龄在这方面唐玄宗还是有伯乐眼光的。如著名的宰相姚崇、宋璟、张九龄都是唐玄宗时期的大臣。
唐太宗打下了大唐盛世的根基,创造了贞观之治。其丰功伟绩惟有汉文帝时期的文景之制可比。
而后武则天继承其基业,人称“政启开元,治宏贞观。”是一个承上启下的作用。
唐玄宗则将这种盛世推向顶峰,据史料记载有一年全国的案件包括偷盗加起来也不过五十件。是封建盛世中最昌盛的
武则天是唐太宗的昭仪,唐太宗之后是李治,即唐高宗。
其后是中宗(李显又名哲),睿宗(李旦) ,武则天改国号为周
后来中宗(李显又名哲)又复唐国号 ,睿宗(李旦)又做了几年皇帝
才是唐玄宗(李隆基)
唐玄宗和武则天的关系:武则天是唐玄宗的奶奶 ,李隆基是睿宗李旦第三子,而李旦是武则天第四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