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不合格的学生,只有不合格的老师”。第一次看到这句话的时候,是在我班主任老师的笔记本上,她是把这句话作为座右铭写在笔记本首页上的。我的老师是个年轻漂亮的女子,那时她还没有结婚,和我们像是好朋友,无话不说。她是用那句话来约束自己的,她知道她的学生性格迥异,一定要用不同的方法去教育、开导他们。在她眼里,我们都是很优秀的,各有千秋。可现在,很多家长把这句话放在老师身上,强烈要求老师必须是全能的,并且,自己或者是孩子可以不配合老师。我倒是认为“没有不合格的孩子,只有不合格的家长”,这句话更为贴切一些。
我不完全赞同这句话。这句话说的不太绝对,造成不合格学生的原因有很多,每位学生自身条件和生活环境都是完全不同的,因此出现不合格的学生老师不能完全负责。但对老师对待资质不高和成绩不好的学生绝对不能视而不见听而不闻,任其自生自灭,对待此类学生,老师应该积极努力帮助学生找到落后原因,平时多关心,多辅导,尽快帮助学生把成绩赶上来。
说得有点绝对,但是也有些道理。这句话实际强调了老师的能动性,强调了学生的可改变性、可发展性,这是非常有道理的。这意味着,作为老师,你不要轻易给任何孩子贴标签、扣帽子,只要你加以正确的引导,或多或少会有作用的。小学到高中这个阶段,是孩子逐步社会化的过程,外部评价越来越重要,老师的作用是相当强大的。实际上,面对任何事情都一样,我们要想“能做什么”,而不是先入为主地认为事情不可改变。
太绝对了。一个班里学生不止一个,老师没有那么多精力单独照顾一个孩子,即使你要说一对一,这也得建立在学生是“正常”的情况下。仍然存在一个特殊情况,问题孩子怎么办,比如先天理解能力,记忆能力偏低,这属于有心无力类型 。还有家长没教好学习习惯和学习心态,导致孩子本身就是心理发育不健全。想要让这个学生合格,实在是难如登天。
父母对孩子的影响比老师更大,特别是早期教育。如果父母造成了孩子严重的缺乏安全感,等到幼儿园时期,老师的介入,一方面已经迟了,另一方面,老师再大的正向力量,也抵不过父母的负面力量。此外,即使碰到极品老师,父母在这时能否信任、支持、保护孩子,也更重要。无论怎么说,老师是外部因素,父母是内部因素,后院起火比外敌进攻要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