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来主义是一篇驳论文,鲁迅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

2025-02-08 13:50:18
推荐回答(2个)
回答1:

鲁迅写作这篇文章时,正是中国现代史上政治极为黑暗、斗争极为复杂的时期。1931年“九一八”事件发生后,日本帝国主义加深了对我国的侵略,而当时中央政府却奉行“不抵抗”政策,以全部力量投入了“围剿”红军的反革命军事行动。他们一方面不断对日妥协;一方面为在文化上实行专制统治而大力推行“尊孔读经”和“新生活运动”。对外妥协投降,实际上就是把包括国土在内的祖宗留下的遗产拱手让人;“尊孔读经”和“新生活运动”核心就是宣扬封建道德。这二者又有内在的联系,更深层的意义且不说,即以日本帝国主义为达侵略目的也大肆鼓吹“王道乐土”,说建立“东亚新秩序”就是“恢复孔子之教”,就可见一斑。这就表明,当时的中国社会,对于我国进步的文化是采取拒绝即“关门”的态度,在强大的帝国主义势力面前则一方面将自己的宝贵财产呈献上去,另一面又听任人家的“赐予”和影响。在当时的形势下,鲁迅写了许多杂文,直接揭露帝国主义侵略(包括军事侵略和文化侵略)和反动当局卖国投降,更在文化战线上积极作战,对许许多多具体事情(具体的人、事、作品、思想及种种问题)作出了及时的反应。

回答2:

你好
因为中国在鸦片战争后数次败于列强之首,于是从政府到民间形成了崇洋媚外的不良风气,这其中甚至包括同属革命文艺阵营的同志。这些人偏执地认为国外的一切都是好的,主张不加思考、全盘借用。
与此同时,另一些人却极力反对外国的舶来品,大力推崇中国文化传统,他们的观点是外国的一切都不适合中国国情,是会毁灭中国的。
鲁迅先生的这篇文章是从理性的角度去批判这两种极端思想,基本态度是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