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片以“慢”著称,没有特殊的镜头语言,甚至一个全景机位结束一场戏,不会有多余的对切镜头,而且都是以景带动人物,人物在环境下发生心理情绪变化,好的文艺片都是娓娓道来。
静下心去慢慢欣赏。在我真正看文艺片已经是我观影量300以上才开始接触,有和同龄人一起看过孔雀,立春等,她们都已经要睡着了但是我看的津津有味(有一种自己是奇葩的感觉啊)……归根结底,一定要慢慢地摆脱掉被好莱坞惯坏的口味,好莱坞过于强调戏剧性和冲突了,看多了好莱坞确实会对情节温吞的文艺片感到很不适应,会觉得很无趣。但是电影这门艺术本身就不是只为剧情而生的,静静地去感受它特别的视听语言会是一种非常奇妙的体验。比如朴赞郁的很多电影,像《斯托克》这种故事,只能说是及格的分数,但是在各种蒙太奇中所呈现出来的,就远远不是那个剧本可以给人带来的感受了。
《亲切的金子》也是如此。发自内心地去感受电影所带来的魅力,摆脱浮躁的心情,真心地去融入电影。
这样就不是提高品位这个问题了,而是所有电影都想真诚地去接近,去触摸。你爱着电影,电影也会爱你。
实际上文艺片也不是纯粹地就为了艺术的表达,这里面有很多门类,像很多商业片也是具有作者电影的因素,举个栗子,刁亦男的《白日焰火》就是最近几年国产中结合商业和文艺很成功的电影,所以文艺和商业并不是对立的,只是看主创比较倾向于哪一方而已。至于太过于小众的就是cult片了。
在观影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就可以摸索到自己喜欢什么口味的,然后去发掘,而不是一味地随着大众而走,也不是说文艺片就一定高于商业片。
题主说的几个电影恰巧都看过,像《春风》这种,娄烨风格真的很重。可能对于很多初看这种类型的片子的人确实不太适应,我看的第一部娄烨的电影是《浮城谜事》,这已经是很有商业感的一部影片了,当然我觉得他最好的一部还是《苏州河》。很同意楼上的观点,循序渐进吧,很多电影都是很闷的,真的是要耐住性子,小津安二郎那种长镜头确实是很难熬。所以不如从顾长卫,贾樟柯,王小帅等看齐。第六代的导演都比较艺术啊……循序渐进这个事确实是很重要,参见今年的现象级作品《刺客聂隐娘》,就算最佳导演又怎样?在大陆上映的那几天,猫眼评分和豆瓣评分完全两级,更不用说专业影评人和普通观众了。普通观众甚至有很多直接离场或是短评两个字烂片。
可是这能抱怨那些普通观众品位不高吗?我相信,如果是贾樟柯的《小武》这种冲突感比较强的文艺片,也不会造成《刺客》这种话题性现象。我看很多影片的方式是,发现王小帅的《17岁的单车》不错啊,然后就会继续看导演的作品,这样不知不觉就会对每个导演的艺术风格比较熟悉。人生短暂,终其一生也不可能把所有电影都看完,所以一定要找到自己喜欢的,像我的口味就是《克洛伊》,《斯托克》,《爱的曝光》,这种并不是普罗大众意义下的好片子,但就是特别符合我个人口味。
我就完全不强迫自己去看我不喜欢的,对于《华尔街之狼》,《为奴十二年》这种实在是提不起兴趣啊!233综上,沉淀下来感受电影是最主要的,其次循序渐进地去接触,这样一开始看来很闷的电影也会觉得十分有趣,最后就是不要太去纠结文艺和商业,这二者中间是没有线的,很多被定义的文艺片也是有商业的考量在里面的,贾科长的《二十四城记》这种题材该是不折不扣的文艺片吧,可是里面还有陈冲陈建斌等明星,文艺和商业没有墙!最重要的是自己喜欢。这和第一点所强调的也是相辅相成的关系,正因为喜欢,才能用心去感受。
我非常喜欢文艺片的安静叙事风格,那种默默讲述的镜头语言,常常会让你进入角色真正的内心世界,而不是任由动作片的刀光剑影一瞬间轰炸过来,文艺片是一种绵绵入心的熨帖,就好像你在静静听身边某个好友,静静讲着很久之前的故事。
当然文艺片的观看是有门槛的,理解起来更需要一些感情上的共鸣,以及调动自身的感性力量,在音乐和镜头的渲染中,尝试理解角色的内心,这是一种真正和观众进行心灵交流的电影类型。
这些年的电影市场不可否认越来越火爆,以前5亿票房都可称为罕见,然而如今十几亿的票房遍地开花,但却鲜有文艺片出现,或者类型片也少,大多都是被纯工业体系下的商业片所占据,我是真的很想有一部文艺片走向所有人的视野,不用太高的理解门槛就能看懂,还能跟着角色真正的哭,真正的笑,不像许多商业片那样,连个故事都讲不完,而是真正能发掘出人性的深层次情感。
而且解读文艺片也非常有意思,正如那句名言所说:“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文艺片的有趣所在,正是一千个观众很可能看到一千种意思,而每一种的视角都足够独特,所以要说如何理解,我的建议是你只需要在看过之后理解是什么样子,那么它就是什么样子,不必过度解读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