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地利动物学家洛伦兹于1975年提出了著名的“关键期”理论,并因在个体和社会行为方面作出的重大贡献与弗利希、庭伯根共享了1973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关键期理论的提出源于洛伦兹一个非常有趣的研究:早在1935年,洛伦兹就发现,刚孵出的小鹅在几个到十几个小时之内,有明显的跟从行为。小鹅会本能地追随刚孵出后第一次见到的移动物体,如果第一眼看到的是鹅妈妈,就会跟着鹅妈妈走;如果第一眼见到的是洛伦兹,就会把洛伦兹当成跟从对象。然而,如果在小鹅出生后20小时内不让其接触移动的物体,那么1、2天过后,不管是母鹅还是洛伦兹本人再怎么努力与小鹅接触,小鹅也不会出现跟从行为。这说明,这种现象与小鹅的特定生理时期有着密切的关系。洛伦兹将其命名为印刻(imprinting),指的是某些雏鸟的早期追随行为,可以确保幼崽与母亲保持亲近、有食物供给并免受威胁的保护,它发生在幼崽发展早期有限的时期内。洛伦兹将这一有效期称为关键期,即在个体发育过程中某些行为在适当环境刺激下才会出现的时期,如果在这个时期缺少适当的环境刺激,这种行为便不会再出现。
我们生活中有很多这样的现象。比如小狗把吃剩下的食物埋在土中的能力的关键期也是有一定期限的,如果在这段时间内把它放在一个只有水泥地而没有土的房间内饲养,那么,它的这种能力也就永远丧失了。此外,印度发现的狼孩也很说明问题。狼孩卡玛拉被发现时正值8岁,因环境的改变和多年与狼群一起生活的影响,虽然有人的遗传基因,却没有人的心理和行为。专家们对其进行了多年语言和行为方面的专门训练,效果甚微,17岁时她的智力才达到3岁儿童的水平。因为错过了掌握数概念的关键期和语言学习的关键期,她仅知道一些简单的数字概念和说简单几句话。这是一个关键期缺失的典型事例。这个事实说明了,一旦错过了发育的关键期,这种损失是很难弥补的。
2.敏感期与蒙台梭利
虽然毕生发展的早期研究者大力强调关键期的重要性,但近期的研究思潮却认为,个体在很多领域,尤其是在人格和社会性方面有很大的可塑性,即使是生理层面也如此。因此,当代发展心理学家倾向于用“敏感期”(sensitive period)来代替“关键期”,敏感期这一术语比关键期这一概念更适用于人类发展。然而与关键期不同的是,特定刺激在敏感期阶段的缺失并不总是会带来不可逆转的坏结果。
意大利幼儿教育家蒙台梭利在其著作《童年的秘密》中正式将敏感期的概念应用在了儿童身上,并指出可以将敏感期运用在教学上。蒙台梭利认为,自然赋予正在发育成长中的生命特有的力量。一个“人”或其他有知觉的生命个体在生命的发展过程中,会对外在环境的某些刺激产生特别敏锐的感受力,以至影响其心智的动作或生理反应,而出现特殊的好恶或感受,这种力量的强弱,我们称之为“敏感力”。
蒙台梭利所称的“敏感期”是指这样的一段时期,当敏感力产生时,孩子在内心会有一股无法抑制的动力,驱使孩子对他所感兴趣的特定事物产生尝试或学习的狂热,直到满足需求或敏感力减弱,这股力量才会消逝。在某一敏感期内,幼儿对这个能力的获得特别敏感,如果收到与之相对应的适当刺激的影响,那么这个能力就能轻而易举地获得发展;反之,这个时期内没能接触到适当的刺激,虽然这个能力也会发展,但发展的效果却会大大降低。
蒙台梭利经过研究发现幼儿身上有9个敏感期,主要包括语言敏感期(0-6岁)、秩序敏感期(2-4岁)、感官敏感期(0-6岁)、动作敏感期(0-6岁)、对细微事物感兴趣的敏感期(1.5-4岁)、社会规范敏感期(2.5-6岁)、书写敏感期(3.5-4.5岁)、阅读敏感期(4.5-5.5岁)和文化敏感期(6-9岁)。蒙台梭利认为生长不能归功于一种模糊的遗传预定倾向,而要归功于周期性的或短暂的本能精心引导的结果。
关键期指对特定技能或行为模式的发展最敏感的时期或者做准备的时期。个体发育过程中的某些行为在适当环境刺激下才会出现的时期。如果在这个时期缺少适当的环境刺激,这种行为便不会再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