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帮我找一些森林乱砍滥伐的资料

多方面,主要从原因,害处,图片等等……
2024-12-18 22:34:35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WWF:卫生纸等家用纸制品威胁世界森林资源

国际在线消息:欧洲环保主义者日前表示,欧洲的卫生纸生产商和其它家用纸制品生产商由于未能向消费者提供足够的可循环利用产品,因此它们事实上助长了对世界范围内的森林乱砍滥伐的行为。

据法新社11月20日报道,总部设在瑞士的国际性环保组织——世界自然基金会(WWF)欧洲森林计划的负责人邓肯·伯拉德表示:“在世界范围内,每天约有27万棵树木被人们冲进了厕所下水道或是被当成没用的垃圾扔掉。如此这般地利用森林资源实在是既浪费又没有必要。”

世界自然基金会的相关研究显示,欧洲5个规模最大的一次性纸制品生产商分别是宝洁公司(Procter and Gamble)、SCA造纸公司(SCA)、金佰利公司(Kimberly Clark)、梅采纸巾公司(Metsa Tissue)和佐治亚-太平洋包装公司(Georgia Pacific)。这5家生产厂商控制着大约70%的欧洲纸制品市场,而在它们生产的绝大部分产品中,可再生纤维的含量都非常低。

世界自然基金会在其公报中表示,这意味着,从世界一些天然林地和树木种植园中获取到的“未被使用过的纤维”在消费者不知情的情况下,就被当成垃圾处理掉了。伯拉德说:“消费者去洗手间的时候,并没有意识到他们可能对世界的森林资源造成了威胁。”

报道说,每年欧洲卫生纸贸易总额约为85亿欧元(约合100亿美元),占全球销售总额的26%。每年每个欧洲人平均使用掉13公斤重的纸制品。目前,世界自然基金会已经要求这些纸制品生产商应更明确地告知消费者,家用纸产品中含有多少可再生纤维,同时建议他们购买可再生的产品。(国际在线独家资讯 王高山)

联合国:中国植树造林使地球森林减少速度放慢

新华网消息:美国《纽约时报》15日发表文章认为,中国植树全球受益。

据联合国的一份新的报告说,中国广泛的植树造林工作已经放慢了地球森林不断缩小的速度,但是热带森林的砍伐现象仍在不断增加,其中许多是在以前从未砍伐过的地区。这份调查报告是总部设在罗马的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昨天在它的网站上公布的。

联合国粮农组织负责森林工作的助理总干事胡斯尼·拉卡尼说:“尽管在许多地方正在取得可喜的进展,但是不幸的是,森林资源仍在以令人吃惊的高速度减少或者退化。”

一些森林问题专家说,森林面积减少的速度不断放慢是令人鼓舞的,但是生物学家们则认为,通过植树造林增加的森林面积大多数遏制了一部分随着原始森林的摧毁而摧毁的动植物多样性。在中国,森林覆盖面积总的来说正在不断扩大,与此同时,热带森林的面积正在缩小。这份报告将最近5年中的森林发展趋势同整个20世纪90年代的森林发展趋势作了比较。在这份报告中,南美洲每年森林的净减少面积超过了非洲。

联合国粮农组织的梅特·威尔基说,亚洲在10年中的变化特别大:它在20世纪90 年代每年减少的森林面积大约为7800平方公里,但是自2000年以来它的森林面积每年增加了将近10000平方公里。她说,但是这种变化几乎全部都是由于中国采取了新的森林政策而发生的。报告说,在亚洲别处的热带森林仍在以不断增长的速度被砍伐。

亚非拉贫穷国家大片森林被毁 欧盟要负责任

新华网消息:据路透社报道,世界野生动植物基金会(WWF)21日在一份报告中说,欧盟成员国从经济落后国家大量非法进口木材,加速破坏了这些国家的主要森林资源。

报告说,英国是“欧州最大的非法木材输入国”,应对亚非拉每年60万公顷森林资源的消失负责。这一数字是卢森堡国土面积的两倍多。

总部设在瑞士的世界野生动植物基金会报告中认为,这种乱砍滥伐是出于商业利益,但却剥夺了当地民众的生计,并将导致未来10年非洲和印尼大片森林的丧失。

该组织森林问题专家在研究了欧盟国家同亚马逊盆地国家、刚果盆地国家和东非国家以及印尼和俄罗斯的木材贸易状况后,完成了这份调查报告。这些专家也调查了已成为欧盟成员国的波罗的海诸国的情况。

非法砍伐指的是一些非法经营的公司违反了有关国家的森林保护措施对树木乱砍滥伐。这些非法砍伐的木材在进入世界市场前,先走私到另一个国家。英国的非法木材进口量居欧洲首位,紧随其后的分别是芬兰、德国、法国、意大利和荷兰。

报告认为,对欧盟来说,当前至关重要的是尽快出台一项严禁非法进口木材的命令,以改变现行的鼓励其25个成员国与木材生产国达成进口协议的政策。

世界野生动植物基金会欧洲森林保护计划负责人邓肯·波拉德认为:如果欧盟想要在保护世界上最主要的森林资源和帮助贫穷国家脱贫方面有所作为的话,它必须采取更为强硬的行动。

该基金会的官员安德鲁·李指出:英国已将“脱贫”作为其在欧盟轮值主席国的任期内的中心任务。他说:“英国对木材巨大的消费量掠夺了印尼和非洲国家的收入,而卷入木材交易国际大公司则赚得盆满钵满

从青岛停产一次性筷子说起
2005-9-20 11:23:44
青岛市近日出台规定,从2005年9月初开始到2006年1月30日,青岛市的厂商将不能再生产一次性筷子和不可降解塑料餐具、塑料袋等导致“白色污染”的制品。2006年1月30日之后,将对生产、销售、使用这些物品的企业、单位或个人处以最高额为2万元的罚款。

青岛市经贸委、市工商局、市环保局、市建委日前联合发布《关于禁止使用一次性筷子和不可降解塑料餐具、包装袋的通告》。据初步估算,目前青岛每天要使用100万双一次性筷子,而农贸市场等所使用的可降解塑料包装难以统计,而目前青岛市还没有回收、利用这些餐饮垃圾的单位。青岛市经贸委市场网点处的负责人介绍了他们发布这个通告的考虑。

音响——

网点处负责人:一开始这个事儿提出是在2000年,那时从环境污染的角度出台规范性文件。里面包括与管理执法单位职责的分工,如果是违反了这方面的要求怎样处罚。这个政策在这些年里,从环境保护和治理环境污染的角度,是一直管用的文件。这次国家、省、市都提出来创造节约型社会,餐饮这一块能够先走一步。我们从这个角度来考虑,正好借鉴以前的个人分工,借鉴以前的法则,从建设节约型社会的角度上又做了重新的要求。

主持人:全面叫停一次性筷子生产,对于这些生产的企业,推广起来您觉得难度会在哪些方面?

网点处负责人:青岛也不是一个独立的市场、孤立的市场,包括周围的生产企业,包括山东省内省外全国的生产企业,这种情况不在少数。消费者从卫生角度来考虑,也有卫生消费的习惯。现在我们给餐饮企业一个缓冲的期限,我们了解到国内有一些省市,也有一些替代品,在这个过渡期里面,从技术上有这方面的联系。现在是一个过渡期,选择一下其它替代的产品,真正到了那个时间,不至于措手不及。

主持人:这种替代产品有可能是什么样的?

网点处负责人:公告发出去之后,社会反响挺大的,包括省外的一些替代品的企业也给我们打电话联系。这种替代品,包括质量、成本都比目前木筷、竹筷成本要低很多。主持人:总体来说这些商户和企业什么态度?网点处负责人:从老百姓这个角度,大多数表示欢迎,因为节约是全社会的事儿。企业、商家反映比较平静,而且企业了解的信息比我们多一些,他们也感觉到有一些替代品,成本上不会给他们增加非常大非常多的成本。

在许多饭店餐厅,一次性餐饮用品,包括一次性筷子、一次性纸杯、饭盒等随处可见。尤其是一次性木筷,自从上世纪八十年代推广以后,迅速普及开来,如今成为餐桌上不可或缺的就餐用具。那么,一次性木筷为什么能够大行其道?

一家餐厅老板说出了商家的考虑:我们一个月至少要用掉4000多双一次性筷子,一次性筷子既便宜又省事。在某商品市场里,可以买到两块钱一百双的一次性木筷。一次性木筷的确价格低廉。

而一家餐馆的服务员说,他们餐馆为消费者首先提供的是可以重复使用的消毒筷,可很多消费者都要求换用一次性木筷。中小餐馆的饭菜质量和环境卫生让人很难放心,这就使得消费者对一次性用品表现出较强的依赖性。

据有关资料显示,我国每年消耗一次性筷子450亿双,耗费木材约2200万立方米,需要砍伐大约2500万棵树,减少森林面积200万平方米。如果把这些筷子头尾相连,相当于绕地球赤道330圈!

一次性木筷的浪费还不仅仅限于木材。大多数一次性木筷有一层塑料薄膜作为包装,这层塑料薄膜一旦被撕下就变成了毫无用处、污染环境的白色垃圾,而生产塑料薄膜用去的石油也就被白白浪费了。

另外,一次性筷子还可能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杀手。

每个人都有在外就餐时使用一次性筷子的经历,还有很多人在外就餐时只愿意使用一次性筷子,认为这样的方式比较卫生、安全。但最近有研究证明,这种一次性筷子的危害远远大于消过毒的非一次性餐具。

专门研究一次性餐具的北京环境科学学会副秘书长董金狮表示,与普通木材的颜色比,很多餐馆的一次性筷子的颜色都很白,这并不是什么好事。正规厂家生产一次性筷子所用的原料都是质地比较好的木材,不用经过特殊加工。但是一些小作坊为了降低成本,使用的都是劣质木材,看上去较黑,为给筷子“美白”,一些不法分子会用硫磺熏蒸漂白。

经过硫磺气体漂白,会产生大量二氧化硫成分,而且二氧化硫遇冷会凝固。因此,用这种筷子进餐时,二氧化硫随着空气的流动很容易凝固至呼吸道,导致咳嗽、哮喘等疾病。

20世纪80年代中期,市场经济蓬勃发展,人们生活节奏加快以及旅游业的发展,一次性筷子飞速发展起来。为了防止疾病传染,我国开始推广一次性筷子,许多饭店也开始使用起一次性筷子来。

90年代中期,人们开始认识到筷子造成的环境问题。塑料袋、塑料饭盒、木筷子丢弃在公路、铁路沿线;乱砍滥伐造成了1998年的大洪水,这些现象再次引起人们对一次性筷子的关注。同时,其他亚洲国家也开始关注一次性筷子。韩国从6年前开始使用金属筷子来替代一次性木筷。

中国的环保人士已经在对这种简单、方便的吃饭用具开战,不用一次性筷子。自觉使用勺子。司机康大虎经常跑运输,每次到餐馆吃饭,就拿出自备的筷子。他吃完饭就把筷子洗净,再装进随身带的小布袋里,以实际行动来抵制一次性筷子的使用。餐馆的服务员每次看到他这种举动,都嘲笑他。但他从来没有动摇过。

24岁的张哲上大学时成了环保志愿者。她在大学里组织了一支自带勺子和筷子的队伍,起先他们只有5人,后来发展到了200多人。这些志愿者还成功地说服了学校食堂停止使用一次性筷子。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生绿色协会负责人朱水清说,刚上大学的时候,在食堂吃完饭,可以看到几大桶用过的一次性筷子。1999年,‘绿色协会’向学校提议取消一次性筷子,并倡议同学使用竹筷子。学校很快买了几台新的消毒机器,解除大家使用竹筷子的后顾之忧。现在在哈工大的食堂已经看不到一次性筷子了。

音响——

学生:以前在我们学校的食堂里面,我们用的都是一次性筷子。我们发动我们全学校的人,自己带勺子去吃饭。我们每天会在食堂那边贴一张海报,宣传反对一次性筷子,杜绝学校里面的一次性筷子,这件事情坚持了一年,学校的食堂才真正地答应,要换一次性筷子。它买的成套的消毒设备,到现在我们虽然在学校里已经杜绝了一次性筷子。但是在社会上,我们能看到非常多的只用一次性筷子的饭店。在一些学校当中我们也依然看到很多在使用一次性筷子的食堂。所以我们就想,我们应该用我们的经验行动,去改变大家使用一次性筷子的习惯。从去年开始就启动一次性筷子的项目。

主持人:你们在学校当中向同学宣传这种不用一次性筷子环保理念的时候,你觉得大家接受起来容易吗?学生:我觉得一次性筷子相对来讲大家接受起来还是比较容易的。如果你每天都用一次性筷子,我们学校有4万人左右,一天就要用12万双的筷子。

前不久,一家公司出台这样一条规定,在员工当中引起了不小的震动:为厉行节约,传承美德,自8月28日起,凡我公司员工,外出就餐必须自带筷子,凡违反规定者,每人一次处以10元罚款,连续违反3次或拒不执行者予以开除。

一名员工说,为了不被罚款,他只好带着筷子上班,但感觉很别扭。节约是好事,定成制度罚款就变质了。还有员工说:用不用没法监管,对节约本身没有多大意义。带和用是两回事。而一些对规定表示赞成的员工认为,在对自己没有坏处的情况下自带筷子,对环保也是一种贡献。

一家酒楼的主管说,我们不欢迎自带餐具。客人自带筷子,对酒店的财力、人力都是一种节约。一家高档饭店的刘经理说,在正常情况下不允许顾客自带筷子,否则由此引发的卫生纠纷无法解决。如果客人坚持要带,酒店不会干涉,但必须提前打招呼,客人保证使用筷子的卫生。酒店、餐厅一般都使用竹筷,经过消毒再使用,自带筷子对酒店没有多大意义。

一次性用品的广泛使用曾被西方发达国家视为消费领域的一次革命。这种消费方式给消费者带来了简捷、方便、卫生等诸多优点,但是一次性用品在给人们带来方便的同时,也日渐暴露了它过度浪费资源的一面。

在韩国,政府明确禁止使用一次性木筷,人们已经习惯了在吃饭的时候使用钢筷子。在日本,虽然并未禁止一次性餐具的使用,但根据日本政府公布的统计数据表明,日本每年消耗的250多亿双一次性筷子中,本国生产的仅占3%%,其余的都从我国进口。

欧洲国家都极少使用一次性物品,餐厅里更看不见一次性餐具。许多超市给顾客装物品的都是大纸袋,塑料袋是要收费的,目的就是限制塑料袋对环境的污染。

在今年政协北京市第十届委员会第三次会议上,市政协委员于艳华提出《关于在北京市限制使用一次性筷子的建议》的第0776号提案。于艳华委员说,在北京,一次性筷子的生产、销售和使用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熟视无睹的现象。使用一次性筷子方便了我们的生活,满足了我们对就餐用具卫生的需求,但是付出的代价是木材资源的浪费,是宝贵的森林资源的缺失。

音响——

主持人:当时怎么会关注到一次性筷子的问题呢?

于艳华:最近这些年来,有一些中小餐馆使用一次性筷子比较多。但是我觉得咱们是使用筷子的大国,大量一次性筷子的使用,对木材是一个极大的浪费。应该说我们国家现在资源并不很丰富,这样大量地浪费下去以后,我觉得对我们的国民生产不利。而且我也听说一些发达的国家,尤其在亚洲,像日本他们也使用筷子,但是他们使用一次性筷子很少。在提案的时候,我也曾经听我们周围居民的意见,我们开座谈会的时候,大家一致反对使用性一次性筷子。虽然说在一次性筷子生产当中安置了一些劳动力,有一些企业获得一些效益,但是长久来说它是不适宜的。我觉得一次性筷子仅仅是在节约的一个方面,应该说咱们现在大力提倡节约型的国家,所以应该从我们身边的每一件小事情做起。当然我们也提出来,是不是到就餐的时候自己带筷子,自己带餐具,但是不太现实。但是要是从餐馆都能注意起来,不使用一次性筷子,我觉得是非常好的。

主持人:您当时提这个提案的时候,您觉得这项工作要是能够比较有效地开展,您觉得关键的环节在哪儿?

于艳华:我觉得这个环节应该从宣传入手,在人们观念转变上应该下工夫。但是我觉得观念转变也不是很难,一次性筷子毕竟是最近刚兴起的。一次性筷子在生产当中并不卫生,人们只是觉得卫生。其实到一些小作坊里面,一次性筷子并不卫生。我感觉到还是在宣传力度上不够,因为企业生产,它牵扯到劳动力的安置,牵扯到政府的税收,这肯定有一定的困难。所以应该从政府方面应该加强工作力度,对于劳动力的安置,对企业的转型下一些工夫。

主持人:您当时这个提案提了以后,北京市商务局也给了您一个回复,他们回复的意见是什么呢?

于艳华:他们回复的意见是一直在努力做这方面的工作。现在在他们的要求下,中高档餐馆基本不用一次性筷子了,但是大量的一些小型餐馆还在使用,重视程度方面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逐步禁止吧。所以,一纸禁令也不一定就能禁得了。

于艳华委员表示,应该通过丰富多彩的形式加强“使用一次性筷子负效应”的宣传,让公众真正了解个人使用一次性筷子的方便会给整个社会带来怎样的后果,从而从心理上认同限制一次性筷子使用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公众的理解和认可会提升公共政策的可行性,大大降低政策执行的成本。但是,相关规定出台也只能是一个引导。逐渐取消已成消费习惯的一次性筷子的使用,还需要全社会成员的共同努力。

快节奏的生活,高品质的追求,让我们毫不犹豫地选择了一次性用品。工业化大生产的廉价更让我们心安理得,花点小钱,买个方便,有什么不对?由此,一次性消费大行其道。然而,就在人们大手大脚地尽享方便时,触目惊心的浪费已经开始。

节约重在更新观念,改变习惯。适度消费,拒绝浪费,不仅是责任公民的表现,更是可持续发展的必须。建立“节约型社会”不仅是一句口号,而是要落实到我们每个人的行动上去。包括一些非常细小的节约,如电器不用,可以拔掉插头;家里的水可以二次使用;办公室的空调调高几度等。这些都是一些不起眼的节约行为,但人人都养成这样的习惯并持之以恒,那产生的效益应是巨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