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防止遗忘所学知识

如题从反射角度来说
2025-02-02 21:04:45
推荐回答(3个)
回答1:

反射?
应该是遗忘的规律吧
我依稀记得这个理论
对于刚存入记忆中的知识,第一个24小时是比较容易遗忘的,举例说会遗忘70%
在接下来的72小时一共会遗忘10%
大概是这个意思
所以防止遗忘,就要针对这个规律 在第一个24小时,追加一次复习。这样就可以保证你记住大部分知识。
关键还是活学,比如联系例题记知识点,提起一个知识点你能联想到3个以上的相关例题。死记硬背就容易遗忘

回答2:

科学复习,避免遗忘:
1、及时复习与经常复习结合;
2、集中复习与分散复习结合;
3、反复阅读与尝试回忆结合;
4、复习的方式要多样化;
5、科学用脑,劳逸结合。

回答3:

对于我们的学习记忆而言,知识遗忘是一件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根据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规律),当我们学了一个新知识或暂时记住之后,很快就会开始遗忘,随着时间的推移,遗忘的程度大致是:20分钟后会遗忘百分之42,1小时后遗忘56,8小时后遗忘64,1天后遗忘66,2天后遗忘72,6天后遗忘75,31天后遗忘79。
想要减少知识的遗忘,就要及时的在遗忘速度较快的区段进行巩固记忆,也就在学习和记忆之后的20分钟后、1小时后、8小时后、1天后、2天后、6天后、31天后等这些时间段再重复学习、记忆。当然,实际的间隔时间不需要如此频繁,通常以一天、一周和一月的时间来间隔记忆即可。具体可以根据你想记多久,也就是考试时间来设定。如果你一星期后要考试,那么你应该今天复习完后,隔一至两天进行再次复习;如果你一个月后要考试,那么今天复习完后,应该隔一个星期进行一次复习;如果你三个月后才考试,那么你今天复习完,可以过半个月再进行复习,然后再按照前面说的间隔时间“倒推”复习。如果觉得次数不够,那么就按照时间间隔再增加几次。
间隔重复学习和记忆的方法不是简单重复,而是在“间隔复习和记忆的时间段”提取记忆(或者叫检索记忆)。这涉及到了大脑中的“必要难度法则”我们提取一项记忆时越费劲,在想起来后,这项记忆的提取能力和储存能力都会得到提高。具体的方法包括:①卡片法,比如背单词的时候,在卡片的正反两面分别写下中、英文,看中文想英文、看英文想中文。②回想法,比如读完书或上完一节课之后,在一张白纸上写下记得的所有内容。③提问法,比如读完书或学习完某章节后,自己设计一些问题,通过回答问题来检测自己对知识的掌握情况。④思维导图法,比如阅读一本书之后,把主要内容梳理成思维导图,然后在“间隔复习和记忆的时间段”通过思维导图中的“关键词索引”来回忆书本内容。
除了上面的间隔重复和提取记忆,学习掌握一些记忆法也很重要。记忆法,就是把抽象的信息转译成具体、有趣、容易记忆的信息,比如谐音记忆法、图像法、联想法、结构法等等。不过这些方法需要自己去刻意的练习才能熟练掌握和运用。像我练习过的《精英特速读记忆训练软件》中的“编码定位记忆”就用到了谐音转化记忆、意义转化记忆、形象转化记忆、位置记忆、联想记忆,思维导图就是一种结构式记忆和图像记忆。这些方法的掌握,在学习和记忆这件事上也是一大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