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Q/K(Tr-△t)
式中A为换热面积.
Q为总换热量.
K为导热系数,不同的材料导热系数不一样,相同的材料采用的介质不同其换热系数也不同,相同的材料如采用换热器的结构形式不同其K值选取也不同.由于题中未说明工艺条件,K值无法选取.
Tr为较热介质的平均温度.
△t为次热介质的平均温度.
我的回答你还满意吗?望采纳,谢谢!
设:空气的比热d[j/(kg*k)],密度p(kg/m^3),管厚h(m),铜的导热系数λ[j/(m*k)]。所求散热面积为S(m*2)。
平均温差ΔT=(82+33)/2-29=28.5(k)
则散热功率为:
A=ΔT*12000*p*d/3600(j/s)。
同时A=λ*S*ΔT/h,由此可以解得S。
A=Q/K(Tr-△t)
式中A为换热面积.
Q为总换热量.
K为导热系数,不同的材料导热系数不一样,相同的材料采用的介质不同其换热系数也不同,相同的材料如采用换热器的结构形式不同其K值选取也不同.由于题中未说明工艺条件,K值无法选取.
Tr为较热介质的平均温度.
△t为次热介质的平均温度.
换热面积计算公式:F=Q/kK*△tm
F 是换热器的有效换热面积;Q 是总的换热量 ;k 是污垢系数一般取0.8-0.9;K 是传热系数 ;△tm 是对数平均温差
设置:空气的比热d[j/(kg*k)],密度p(kg/m^3),管厚h(m),铜的导热系数λ[j/(m*k)]。所求散热面积为S(m*2)。
平均温差ΔT=(82+33)/2-29=28.5(k)
则散热功率为:A=ΔT*12000*p*d/3600(j/s)。
同时A=λ*S*ΔT/h,由此可以解得S。
扩展资料:
对数平均温差因为在冷凝器 板换 一系列的换热器中,温度是变化的,为了我们更好的选型计算所以出来一个相对准确的数值,
当 △T1/△T2>1.7时 用公式: △Tm=(△T1-△T2)/_(△T1/△T2).
如果△T1/△T2≤1.7时,△Tm=(△T1+△T2)/2
二种流体在热交换器中传热过程温差的积分的平均值。
逆流时△T1=T1-t2 △T2=T2-t1
顺流时△T1=T1-t1 △T2=T2-t2
其中
T1 —— 热流进口温度℃
T2—— 热流出口温度
t1—— 冷流进口温度
t2——冷流出口温度
ln——自然对数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换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