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恋母情结一样,只不过对象不是母亲,而是主人而已。
“恋母情结”一词其实是源于古希腊悲剧《俄底浦斯王》。“恋母情结”也称“俄狄浦斯情结”,它是弗洛伊德有关幼儿性欲理论的概念之一。弗洛伊德发现,他的许多病人都有杀父娶母的冲动,他相信,所有的人都有这样的冲动,在男性表现为“杀父娶母”,在女性表现为“杀母嫁父”。他把这种现象命名为“俄底浦斯情结”,翻译成中文就是“恋母情结”和“恋父情结”。
奥地利精神病学家弗洛伊德把以本能冲动为核心的一种欲望称为“俄底浦斯情结”。 翻译成中文就是“恋母情结”和“恋父情结”。
恋母情结的形成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恋母情结的本质是相似和互补。以男孩为例,他与父亲同性,所以相似,而相似引起认同,使男孩以父亲为榜样,向父亲学习,模仿父亲,把父亲的心理特点和品质吸纳进来,成为自己的心理特征的一部分。男孩与母亲不同性,两性可以互补,取长补短,相依为命,这就是恋爱或对象爱。于是,男孩与自己的父母形成了最基本的人际关系,这种人际关系可以用“恋母仿父”来概括。恋母和访父常常相互促进。父亲爱母亲,而男孩模仿父亲,他就会越来越爱母亲;母亲爱父亲,男孩为了获得母亲的欢心,必须让自己越来越像父亲。
恋母情结是最基本的人际关系,也是最早发生的人际关系,长大以后的各种人际关系都不同程度地受恋母情结的影响。可以说,后来的各种人际关系都是恋母情结的变形。我们把恋母情结及其变化进行编码,3-6岁出现的恋母情结是第一恋母情结,进入青春期后出现了第二恋母情结。
第二恋母情结的对象不再是自己的亲生父母,而是父母的替代者,即家庭之外的两位长者,可以是父母的朋友,也可以是自己的老师、历史上的名人或当红的明星。相似作用表现为与一位替代父母认同,模仿他,学习他,崇拜他;互补作用表现为爱上一位年纪比自己大许多的异性,这种现象叫做“牛犊之恋”。
许多人否认恋母情结的存在,因为他们没有发现自己有恋母情结。按弗洛伊德的说法,这是压抑的结果,没有发现不能作为不存在的依据。英国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虽然同意欧洲人有恋母情结,但不承认恋母情结的普遍性,原因是太平洋诸岛上的原始人没有恋母情结。这个结论是他在深入调查了原始人的生活以后得出的。他发现,在某些母系部落中,儿子从来不会与父亲发生矛盾,他们永远是好朋友,“杀父”的念头决不会发生。同时,他还发现,男孩对舅舅却是既敬又恨。显然,马林诺夫斯基误解了恋母情结。恋母情结中的父母不是生物学意义上的父母,而是心理上的父母。如果一个小孩一出生就被人领养了,他的恋母情结不可能指向亲生父母,只能指向养父母。在母系社会里,父亲是族外人,在家里没有任何地位,倒是舅舅在母亲的家里行使男主任的权力。家中的男主人就是心理上的父亲。男孩恋母仿舅、亲母疏舅或杀舅娶母,正是母系社会的恋母情结的表现。中国作为文明古国,进入父系社会的时间一定是非常早的。但是,母系社会的残余影响迄今为止仍然存在。例如,虽然舅舅是外姓人,但舅甥关系一般都比较密切,兄弟分家都要请舅舅来主持公道。中国人的恋母情结完全有可能表现为“恋母仿舅”。在“沉香救母”的神话中,沉香“抗舅救母”其实就是“杀舅娶母”的一种变形。由此可见,恋母情结是一种普遍现象。
恋母情节就如同恋父情节一样无处不在,人类的情感就是在这两种感情的变化中分化。也许你喜欢了某位姐姐,没关系,这是很正常的事,这种爱情是允许的,也是提倡的。心理正常的人,他(她)的恋母恋父情节都会正常地分化。
应该指的是宠物,他们离开主人后,很想念自己的主人,不吃也不喝的。
我家小狗是我妈一手喂养的。有一天我们出门,把他放到邻居家了,一天没吃东西,而且很蔫,平时欢蹦乱跳的他,连动都不动就在那爬着。邻居还以为他生病了呢。等我们回来,马上又好拉,这一趟那一趟的乱跑拉。这就是恋主。好象一对恋人一样,一刻舍不得离开。
心理学专业名词中并无此词,如果这个词有解释也不是心理学的专业解释,只是别人在文学创作时模仿“恋母情结”或“恋父情结”写的,所以应该没有什么规定的表现,你要怎么理解就怎么理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