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应多喝水还是少喝水

2025-01-27 13:16:38
推荐回答(5个)
回答1:

晚上是不能多喝水的。晚上睡前,睡觉时血液的浓度会增高,睡前适量饮水会冲淡积压液,扩张血管,晚上睡前喝水过多过量的水确实会加重肾的负担,加重肾小管和集合管系的重吸收负担。

回答2:

不能等口渴时再喝水,口渴是体内轻微失水的表现。正常人每天平均耗水量为2000-2500毫升,体内物质氧化可生水300毫升,故每日应补充水分2200毫升,包括饮食中的含水量。夏天每日补充水分在3000毫升左右,才能满足人体需要。
喝水应该是白天和晚上都平均为原则,不要在单一小时内连续喝太多水。每天应该喝水的时刻是:
※喝水最佳时刻
★早上起床后
早上起床身体可能会有些许脱水的情况,因为已经有一段时间没有补充水份。最好先喝一杯水,让身体开始重新运作。其次每隔一段时间适时地为身体补充流失的水份。
★运动后
虽然我们不是运动员,运动量没有那幺大;但不管做什幺运动,甚至是打扫房间之后,都应该喝水。
★空调环境
在有空调的环境中工作,尤需补充水份。
★节食减肥
节食减肥时,特别需要喝水。「喝水使人发胖」是个错误的观念。
★发烧感冒
发烧感冒的时候,一定要喝水,以补充因体温上升而流失的水份。
水是生命之源,人体一切的生命活动都离不开水。但是,很多人对喝水的理解仅仅限于解渴。其实喝水也是一门学问,正确地喝水对维护人的健康非常重要。
有的人应多喝水,有的则要少喝
对于人体而言,水在身体内不但是运送各种营养物质的载体,而且还直接参与人体的新陈代谢,因此保证充足的摄水量对人体生理功能的正常运转至关重要。那么我们每天究竟该喝多少水呢?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营养科主任李百花大夫告诉记者,一般而言,人每天喝水的量至少要与体内的水分消耗量相平衡。人体一天所排出的尿量约有1500毫升,再加上从粪便、呼吸过程中或是从皮肤所蒸发的水,总共消耗水分大约是2500毫升左右,而人体每天能从食物中和体内新陈代谢中补充的水分只有1000毫升左右,因此正常人每天至少需要喝1500毫升水,大约8杯左右。
通常每个人需要喝多少水会根据活动量、环境,甚至天气而有所改变。正常人喝太多水对健康不会有太大影响,只是可能造成排尿量增多,引起生活上的不便。但是对于某些特殊人群,喝水量的多少必须特别注意,比如浮肿病人、心脏功能衰竭病人、肾功能衰竭病人都不宜喝水过多,因为喝水太多会加重心脏和肾脏负担,容易导致病情加剧,这些人该喝多少水,应视病情听取医生的具体建议。而对于中暑、膀胱炎、便秘和皮肤干燥等疾病患者,多喝水则可对缓解病情起到一定效果。此外,人在感冒发烧时也应多喝水,因为体温上升会使水分流失,多喝水
能促使身体散热,帮助病人恢复健康。而怀孕期的妇女和运动量比较大的人水分消耗得多,也应多喝水。

回答3:

晚上喝水有益身体,可喝水量也要讲究!睡前喝个200毫升白开水,即玻璃杯半杯左右的量就足够了,晚上临睡前喝一小杯水,能够补充人在睡眠过程中因为出汗而损失的水分,同时保持血液的清爽,减轻心脑血管疾病发作的风险。

喝水不足的危害:水摄入不足最容易导致血液粘稠度增加,进而增加粥样动脉硬化、心肌梗塞等一系列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

喝水过多的危害:晚上喝水虽然有好处,也不代表没有坏处,最大的问题就是严重影响睡眠质量。还有可能导致水肿,也会包括起夜所造成的各种危险比如摔倒、着凉等,所以晚上睡前不必喝太多水。

喝水口诀:白天多喝水,晚上少喝水
睡前少喝水,睡后多喝水

回答4:

晚上睡前怎么喝水?
第三行星生物
91人看过2017-04-03更新
01:34
鸿茅药酒官方商城进店
晚上睡前怎么喝水?
工具/原料
晚上睡前怎么喝水?
晚上睡前怎么喝水?
1/5 分步阅读
晚上睡觉之前,喝一杯200~300毫升的白开水。这是为了补充晚上睡眠时失去的水分。
2/5
甚至晚上有起夜习惯的人,在上完厕所回来以后也可以喝一点水,这是绝对没有坏处的。
3/5
这可以降低血液黏稠度。这两杯水,在某些时候可以成为救命的水,减少一些危险的发生。
4/5
除此之外,每隔2~3个小时,喝一杯200毫升的水,而且要一次性喝完。为什么要一次性喝完呢? 有些人喝水的习惯是在感到口渴时才拿起杯子,喝了一口缓解口渴的感觉后就放下了。但这一口水虽然缓解了口渴的感觉,却无法喂饱全身缺水的细胞。
5/5
所以饮水专家告诉我们,要一次喝200毫升的水,可以慢慢地、持续地喝下去。这个表格并不难执行,只要对生活中的一些细节多加注意即可。然而正是这些细节决定你健康的走向。
注意事项
求投票、求评论、求关注~
晚上睡前喝水
编辑于2017-04-03,内容仅供参考并受版权保护

回答5:

晚上喝水有益身体,可喝水量也要讲究!睡前喝个200毫升白开水,即玻璃杯半杯左右的量就足够了,晚上临睡前喝一小杯水,能够补充人在睡眠过程中因为出汗而损失的水分,同时保持血液的清爽,减轻心脑血管疾病发作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