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为340m/s。一、传播速度与哪些因素有关: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与阻碍物体的密度有关,因为声音的传播容易被阻碍或吸收,先说阻碍,密度大的物体容易把声音阻挡使声音反射回去,这样一反射,就会使速度变小,密度小就容易让声音穿透过去一部分,这样速度也改变了;而吸收就是在传播过程中声能有减小的可能,声能减小就会使声速也随之减小,其实使声能减小的、阻挡声音的物体就是传播中的介质,只是在同一介质中密度及其摩擦力几乎一样,所以同一介质对声速的影响并不大。?所以改变声速的因素是:介质的密度、同一介质的摩擦力(它改变的不多,所以人们把每一种介质的声速统一起来,实是不同的。)二、在空气中传播最慢的原因:如果产生声音的波源不变,波的频率就不会变,所以声音的传播速度与介质有关。声音在不同的介质中,所传播的速度也不同。实际上,介质的反抗平衡力的大小决定着声音的传播速度,并且成正比,反抗平衡力越大,声音的传播速度越快;反之,则相反。那么什么又是介质的反抗平衡力呢?我们都知道所有的物质都是由分子或原子组成的。当物质的某个分子或者原子,不想平衡而与平衡位置偏离时,那么其四周的分子或者原子就会不允许它偏离,进而一起挤压它再次回到平衡位置。液体的抗平衡能力比空气的大,而固体的又比液体大。因此,我们说声音在空气中传播最慢,而在固体中传播最快。声音的传播速度还与介质的密度紧密相关,并且成正比。介质的密度大,声音的传播速度便快,反之,则相反。那什么样的介质是密度大的介质呢?组成物质的原子或者分子排列越紧密,其密度越大,越坚韧。因此,固体、液体、空气中,密度大小的排列方式应该是这样的:固体>液体>空气。因此,声音在空气中传播最慢,而在固体中传播最快。声音的传播速度还与温度有关,并且成正比。温度越高,声音的传播速度越快,反之,则相反。因此,如果声音在传播的过程中,遇到了上升的热气流,那么声音的传播速度便会立即加快。反之,如果是遇到的冷空气,那么声音的传播速度也会慢下来。
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15℃) 340m/s 或者是(25℃) 346m/s ,在软木中的传播速度是500m/s,在蒸馏水的传播速度是(25℃)1497m/s ,海水传播速度是(25℃)1531m/s。声音的传播是需要介质的,在不同物质中的传播速度也不一样。
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是不一样的,而且固体>液体>气体,举个例子软木传播速度是500m/s,小于煤油(25℃)、蒸馏水(25℃)等,此外声音的传播速度还跟介质的温度有关。
声音在温暖的空气中的传播速度要比在冷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稍微高一些。在0℃的空气中,空气每秒钟只能传播331米;在21℃的中温天气里,每秒钟可以传播343米。
影响声音传播速度因素:
1、声音的传播速度跟介质的反抗平衡力有关,反抗平衡力就是当物质的某个分子偏离其平衡位置时,其周围的分子就要把它挤回到平衡位置上,而反抗平衡力越大,声音就传播的越快。水的反抗平衡力要比空气的大,而铁的反抗平衡力又比水的大。
2、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还与压强有关。
3、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温度每上升/下降5℃,声音的速度上升/下降3m/s。
4、声音的传播速度随物质的坚韧性的增大而增加,物质的密度减小而减少。一般情况下,同温度下,固体传声最快,液体次之,气体最慢;而在同种介质中,温度越低声速越慢。
5、声音的传播与阻力有关。声音会因外界物质的阻挡而发生折射,例如人面对群山呼喊,就可以听得到自己的回声。
声音传播的速度大约是1050千米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