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小学生的作文联想素质

2024-12-16 10:00:02
推荐回答(3个)
回答1: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作文联想素质
 1.比喻式联想。就是由一种事物或现象想到和它在形态上相似的另一种事物或现象,比如,《桂林山水》中描写到:“桂林的山真奇啊,一座座拔地而起,各不相连,像老人,像巨象,像骆驼……”由桂林的山的形态想到和它相似的老人、巨骆驼等等,使语言表达形象、逼真。
  2.拟人式联想。就是由物想到人,把物当作人来写。如《林海》一文中:“兴安岭多么会打扮自己呀;青山作衫,白桦为裙,还穿着绣花鞋。”把兴安岭当作一位漂亮的姑娘来写,突出了兴安岭的美丽。
  3.对比式联想。就是由现在想到过去,由今天想到昨天,由现在的幸福生活想到过去革命者的流血牺牲。例如,《十里长街送总理》一课中,当灵车驶过长安街时,作者写道:“就在这十里长街上,我们的周总理检阅过多少次人民群众,迎送过多少位来自五湖四海的国际友人”,突出了对周总理的回忆。
  4.引用式联想。就是由事物或现象想到和它有关的名言、警句、谚语等,例如,课文《第一场雪》中的“瑞雪兆丰年”“今冬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用谚语突出作者对雪的喜爱之情。
  5.对比式联想。就是由物想到和它相反或相对的特点,起到反衬效果。例如,唐代诗人杜甫的诗“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就是鲜明的对比。又如,《桂林山水》一文中课文第二自然段内容:“我看见过波澜壮阔的大海,玩赏过水平如镜的西湖,却从没看见过漓江的水……”作者拿大海、西湖的水和漓江的水作对比,突出漓江水静、清、绿的特点。
  二、灵活运用联想的方式
  当然,联想的方式还有很多中,我只是总结出小学生作文常用的几种,但是如何让学生在作文写作中灵活运用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方面做起。
  1.仿写课文语言,提高联想素质。现行的小学语文教材中,不管是写景状物的,还是写人叙事的。这些文章的语言表达艺术高超,大多都运用了多种联想方式,是培养学生联想素质的最佳模仿材料。教师如能去启发诱导学生从学过的课文中,选择适合于自己习作要求的语言联想方式进行仿写,作文内容就会更生动、准确、形象。如学生在写《校园的柳树》作文中,开头模仿《桂林山水》中对比式联想这样写道:“我看见过高大挺拔的白杨树,欣赏过粗壮茂盛的梧桐树,却从没有留心观赏过婀娜多姿的校园柳树……”写出了自己对柳树的喜爱之情,文中还运用了引用式联想写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等。作文内容极其生动、形象,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
  培养学生联想素质,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养成运用课文中联想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形式的习作习惯,同时也要让学生在阅读课外书时习以为常,善于积累联想语言,最终使学生达到触类旁通,推陈出新,有创新能力,真正提高学生的写作联想素质。
  2.运用新课程理念,培养联想素质。新课程要求教师改变多年来习以为常的教学方式和教学行为,确立一种崭新的教育理念。不仅要求教师有扎实的学术根底、广阔的学术视野,还要有追逐前沿的学术意识。发展学生智慧,挖掘学生潜力,激发创造性。开发学生自主探索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如能大胆尝试新的教学方式,利用新的教学理念来教学,既能提高学生联想素质,又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人们看见鸟在空中飞翔。制造出了飞机,看见鱼儿在水里游泳,制造出了轮船。可见没有联想,就没有创造。
  我在教学中尝试了图文并茂的教学方法。先让学生由熟悉的事物开始想→画→看→说→写,层层深入,培养了学生语言、逻辑、联想等多方面的素质,提高了学生整体的写作水平。如在写景状物作文教学中,我用《校园的柳树》为示范材料,首先,让学生在脑子里想象柳树春、夏、秋、冬的样子,然后用笔画出来,在画的同时,培养了学生的思维品质和动手、动脑的能力。看着自己成功的作品,让学生展开联想:春天的柳树想穿上绿色的新衣裳,像刚出生的婴儿在贪婪地吮吸着春天的甘露;夏天的柳树像一把撑开的绿伞,又像在翩翩起舞的少女;秋天的柳树像一群群飞舞的蝴蝶,又像给校园铺上了金色的地毯;冬天的柳树像美丽的珊瑚,又像一位坚强的战士在守卫着学校等等。然后课堂分小组交流,看谁想得更形象,更有创意。这样必然会激发学生说的欲望,在说的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逻辑性思维。最后,让学生用生动的语言运用多种联想方式写出来。从而进一步让学生联想思维向外拓展到“花坛”“公园”“彩虹”等其他景物的描写方法,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如能在平时作文教学中持之以恒,加强训练和培养学生的联想能力,学生的联想素质就会妙笔生花,越来越“神”,使小学生写作的难题迎刃而解。
  当然,“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只要教师能运用新的教学理念,采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在作文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联想素质,学生的习作水平一定会不断提高,甚至会让学生走向写作的成功之路。

回答2:

就小学生写作来讲,习作的过程就是以生活为原材料创作、想象的过程,学生习作水平赖于其想象力的高低和教师的正确训练、引导。正确培养和引导学生良好的想象力是指导小学生习作想象作文的关键,也是体现新课程标准的必然要求和有效途径。  1、广泛阅读,加强积累,激活想象力。阅读是学生接受母语熏陶,丰富语言积累,感悟文化内涵和精华的主要途径。指导学生广泛阅读不仅能够提高其阅读能力,而且还能拓宽视野,增长知识,促使其丰富语言积累,为想象充实原材料,进而提高写作能力。  2、拓宽思路,活跃思维,培养想象力。正确的思考线索可以让学生在表象、概念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科学的认识活动,通过分析、综合、判断、推理实现有意想象。就习作训练来讲,教师要充分利用一切学习、生活、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学会对事物从不同角度观察、拓展分析思路,适时调整、培养、发展学生的思维方式,有效促进学生想象力的培养。  3、善教巧拨,丰富想象,提升想象力。提升学生想象力并非一日之功,也并非难不可攀。常言到“善治水者,必识水性”,作文教学和其他教学与治水一样,教师只有吃透了课程标准和教材中的习作训练要求,清楚学生实际,善于以标准而立,据本而教,借物联想、假想和幻想,指点迷津,在教学中真正把教学要求落到实处,丰富学生想象,提升想象力,指导学生提高作文水平就会水到渠成,事半功倍。

回答3:

正叶圣陶说过:"重视联想,就是重视文章内容的质量。"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是一个普遍性的难题。但是难题的关键是如何写好文章的内容,尤其是中高年级小学生,要想使作文语言生动、准确、形象地描绘一种事物,联想是必不可少的,没有联想的作文,就像一具没有血肉的骷髅一样,使人看了觉得枯燥、无味,没有兴趣。针对学生实际,通过不断的教学实践,我探索出了几种常用的联想方法,现在提出与大家共同探讨。一、联想的方式1.比喻式联想。就是由一种事物或现象想到和它在形态上相似的另一种事物或现象,比如,《桂林山水》中描写到:"桂林的山真奇啊,一座座拔地而起,各不相连,像老人,像巨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