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前工资具体包含工资、薪金所得。是指个人因任职或受雇而取得的工资、薪金、奖金、年终加薪、劳动分红、津贴、补贴以及与任职或受雇有关的其他所得。这就是说,个人取得的所得,只要是与任职、受雇有关,不管其单位的资金开支渠道或以现金、实物、有价证券等形式支付的,都是工资、薪金所得项目的课税对象。
计算方法:
应纳个人所得税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扣除标准3500元/月(2011年9月1日起正式执行)(工资、薪金所得适用)
应纳税所得额=扣除三险一金后月收入-扣除标准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说的税法》(1)中税率表所示,个人所得税分为两种。一种适用工资、薪金所得,一种适用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
工资、薪金个人所得税税率表
案例:例如一名员工一个月薪资收入为12000元,缴纳五险一金需要1200元,那么这个人的应缴税所得额为12000-3500-1200=7300,属于第三档,应上缴20%的税款,那么他应该缴纳的金额为:7300*20%-555(速算扣除数)=905。
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个人所得税税率表
案例:假如一家个体商户一年收入150000元,那么税率为35%,那么他应该缴纳金额为:150000*30%-14750(速算扣除数)=37750。
备注:速算扣除数
当月的个税是11000-364-210=10426(税前工资,扣款也算在税前工资中)
应纳个人所得税=10426-3500=6926*20%-555=830.20元
你的个税计税金额
=你的基本工资-社保个人负担部分-住房公积金个人负担部分-本月扣减
=11 000-364-210-60
=10 366元
本月应缴纳个人所得税=(10 366-3 500)*20%-555=818.2元
本月你的实发工资=10 366-818.2=9 547.8元
其中1. 3500元是个税的起征基数;
2. 6 866元 (10 366-3 500)是你本月的应纳个人所得税的所得额。
3. 20%是你的工资适用的个税档位税率,6866属于4500至9000那档;
4. 555是个税速算扣除数,因为个税采用阶梯计税的方式。
个人所得税计算方法
公式:应交个人所得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应交个人所得税额=(工资-个人交五险一金金额-个人所得税扣除额3500)*税率-速算扣除数;
例:交个人所得税额=(工资9400元-个人交五险一金金额1000元-个人所得税扣除额3500(元)*税率20%-速算扣除数555元=425元。
附:个人所得税税率表(工资、薪金所得适用)
级数 应纳税所得额 税率 速算扣除数
1 不超过1500元 3% 0
2 超过1500元至4500元 10% 105
3 超过4500元至9000元 20% 555
4 超过9000元至35000元 25% 1005
5 超过35000元至55000元 30% 2755
6 超过55000元至80000元 35% 5505
7 超过80000元 45% 13505
注:本表所称全月应纳税所得额是指依照本法的规定,以每月收入额减除费用
3500元后(外籍人员按4800元)的余额或者减除附加减除费用后的余额。